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圖書檔案論文 >

中國古書凡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1 10:46
【摘要】:圖書凡例早在先秦時期就己產(chǎn)生,它是存在于圖書編撰中的共性,是圖書編撰者寫作過程中所遵循的原則和規(guī)范,起著統(tǒng)籌全書的綱領(lǐng)性作用。它包含了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實踐中所積累的豐富多彩的編撰方法和編撰經(jīng)驗,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文化遺產(chǎn),對于弘揚民族文化、繁榮當代圖書編撰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對于古書凡例的研究非常薄弱,還沒有一部關(guān)于古書凡例的系統(tǒng)性著述。有鑒于此,筆者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博覽群書,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擬對古書凡例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探討。文中附圖11幅,表7個。全文約20萬字,分為6部分,主要內(nèi)容如下: 第一章古書凡例概述,包括古書凡例的定義、內(nèi)容、類型和價值作用。該章首先從字源出發(fā),具體分析“凡”、“例”二字之本義,進而對“凡例”進行闡釋,概括出“凡例”的定義。凡例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該章將其歸納為關(guān)于圖書編撰經(jīng)過的說明、關(guān)于圖書編撰內(nèi)容的說明、關(guān)于圖書編撰形式的說明三大方面,每一方面都征引古書原文簡要闡述。凡例種類繁多,該章分別以凡例的作者、位置、適用范圍作為標準,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最后,該章從八個方面論述了凡例的價值與作用。 第二章古書凡例的發(fā)展歷史。該章首先探討了凡例的起源時間,然后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個時期,分別從圖書數(shù)量和種類、凡例創(chuàng)新、凡例研究、凡例特點四個方面研究該時期古書凡例的發(fā)展情況,縱向展示了古書凡例的源流。 第三章古書通例。該章從古書書名、著者題名、計量單位、著作方式、避諱五個方面對古書通例進行了研究。古書書名研究中,介紹了古書書名的歷史,歸納了古書的命名方式,分析了同書異名和同名異書現(xiàn)象的原因;古書著者題名研究中,簡述了著者題名的歷史,歸納了著者題名的方式;古書計量單位研究中,闡述了圖書史上用以計量圖書的單位名稱,歸納了古書卷次標識方式,總結(jié)了古書的分卷方法,分析了古書卷數(shù)變化的原因;古書著作方式研究中,重點介紹了撰、編、傳、注、疏、箋、學、集解、章句等方式;古書避諱研究中,概述了避諱的歷史,歸納了避諱的種類,總結(jié)了避諱的各種方法。 第四章史書凡例。編年、紀傳、紀事本末是史書的三大體裁,有其自身的編撰凡例。該章以此三大體裁為重點,分別介紹其體例特點,闡述了三種體裁在發(fā)展歷史中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的過程。 第五章文集凡例。文集包括別集和總集。該章從編者、命名、內(nèi)容、編排、卷首和附錄五個方面對別集凡例進行了研究;從收錄體例、編排體例以及著者稱謂、己作入選、作者小傳、作品評論等方面對總集凡例進行了研究!段倪x》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詩文總集,對后世影響深遠,因此該章將其作為個案,從《文選》的編選范圍、選文特點、編排體例以及對后世的影響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第六章結(jié)語。該章在前五章研究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了我國古書凡例發(fā)展的四個特點,并分析歸納了影響古書凡例發(fā)展的五個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25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黎仕培;《資治通鑒》和我國古代編年體史書[J];安順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2 張秀芳;淺談簡策制度及其對后世書籍的影響[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周少川;約論會要體史籍[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05期

4 郭英德;論“文選”類總集文體排序的規(guī)則與體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劉建民;;釋“史體”“史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楊軍;古代文集編輯探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王長順;“春秋筆法”與“太史公筆法”之比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梁平;中國古代類書編撰簡史要略[J];圖書與情報;2004年03期

9 王利偉;儒家文化對類書編纂之影響[J];圖書與情報;2004年04期

10 劉治立;;清朝的史注體式[J];圖書與情報;2006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竇懷永;敦煌文獻避諱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源;宋代避諱制度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5932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5932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4e9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