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故宮博物院文物合理利用的原則和方法
[Abstract]:The work of cultural relics is always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directly affects the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urn promotes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Based on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egal documen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takes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Palace Museum as a case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to exp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作者單位】: 故宮博物院審計室;
【分類號】:G2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勵小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統(tǒng)文化和文物保護重要論述精神 努力做好文物工作[J];時事報告(黨委中心組學習);2015年02期
2 單霽翔;;博物館使命與文化交流合作創(chuàng)新[J];四川文物;2014年03期
3 彭卿云;;關于文物“利用”的由來與衍變概述[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4年01期
4 張朝枝;鄭艷芬;;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利用關系的國際規(guī)則演變[J];旅游學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聶曉雨;;民族類博物館文物典藏現(xiàn)狀與對策[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2 黃哲京;;論故宮博物院文物合理利用的原則和方法[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7年03期
3 張生瑞;鐘林生;周睿;王英杰;;云南紅河哈尼梯田世界遺產(chǎn)區(qū)生態(tài)旅游監(jiān)測研究[J];地理研究;2017年05期
4 崔文龍;;二戰(zhàn)類博物館的使命及國際合作模式探討[J];日本侵華史研究;2016年04期
5 周進;;亞洲大型藝術博物館的運營特色與文化交流[J];創(chuàng)意與設計;2016年06期
6 張朝枝;劉詩夏;;城市更新與遺產(chǎn)活化利用:旅游的角色與功能[J];城市觀察;2016年05期
7 張舜璽;;規(guī)范文物合理利用應增設指引性規(guī)則[J];法學;2016年05期
8 石寧;;館際文化交流謅議——以漢陽陵國內(nèi)文物交流展為例[J];乾陵文化研究;2016年00期
9 李慧娟;;塔里木盆地佛教文化遺存現(xiàn)狀及保護研究[J];經(jīng)濟師;2015年10期
10 郝二霞;;應高效發(fā)揮博物館志愿者的作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5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陸建松;韓翊玲;;我國博物館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現(xiàn)狀、問題及其政策思考[J];四川文物;2011年03期
2 陸建松;厲櫻姿;;我國博物館展示教育和開放服務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思考[J];東南文化;2011年01期
3 顧訓銘;柳青;;文明的啟迪 “秦漢—羅馬文明展”的展陳設計[J];中國博物館;2010年01期
4 鄭風田;;講好自己的大故事[J];人民論壇;2009年2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徐禮永;試論版權國際保護[J];出版科學;2005年01期
2 ;國際保護工業(yè)產(chǎn)權協(xié)會及中國分會簡介[J];唐山工程技術學院學報;1992年03期
3 全小蓮;;論TRIPs協(xié)議下版權的國際保護[J];中國出版;2011年16期
4 李媛,郁培麗,寧燁,劉德學;商標權的國際保護等四則[J];中國工程師;1998年03期
5 宋渝玲;論我國對知識產(chǎn)權的國內(nèi)保護與國際保護[J];現(xiàn)代法學;1998年02期
6 劉家瑞;論知識產(chǎn)權地域性在國際保護中的新發(fā)展[J];政法論叢;1998年05期
7 楊廷成,楊迪;中國知識產(chǎn)權法律制度與國際接軌進展[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年02期
8 李媛;專利技術的國際保護[J];中國工程師;1998年01期
9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徐志長;;國際保護文化遺產(chǎn)簡述及有關法律[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護及其現(xiàn)代化管理學術論文集[C];2000年
2 顏海燕;;對于國際保護責任的思辨——以國際法的人本化理念為視角[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3 付明星;;專利國際保護的新動向——兼評《實體專利法條約》對我國的影響[A];專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4 岳潔;;傳統(tǒng)知識的國際法保護[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2輯)[C];2008年
5 嚴中云;;淺談漫畫作品著作權的國際保護[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6 李冬梅;張焱;;WTO/TRIPS協(xié)議下商業(yè)秘密的國際保護[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三)[C];2004年
7 余麗萍;;論馳名商標國際保護對知識產(chǎn)權地域性的突破[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澳大利亞知識產(chǎn)權局商標局局長 羅斯·威爾遜;商標在知識經(jīng)濟中的重要性以及對其進行有效的國際保護的必要性[N];中國工商報;2000年
2 記者 李政 特約記者 龐博;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全世界設立的唯一業(yè)務機構落戶西安[N];中國文物報;2006年
3 ;人權的國際保護與干涉內(nèi)政的基本界限是什么[N];人民日報;2006年
4 記者 朱夢魁;重申巴要求國際保護[N];人民日報;2000年
5 河南 王攀;叫!芭矮F表演”是對人類的尊重[N];中國改革報;2007年
6 駐陜西記者龐博;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阿羅茲到西安考察[N];中國文物報;2009年
7 吳慧;國家主權與人權的國際保護[N];學習時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蘇嶸;把ICOMOS國際保護中心放在西安是再好不過的事[N];陜西日報;2006年
9 聶義峰;文藝作品國際保護的確立[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1年
10 陳朝暉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科技處 鄭 洪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史館;如何實現(xiàn)中醫(yī)藥的全面國際保護[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吳雙全;少數(shù)人權利的國際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劉丹;海洋生物資源國際保護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馮壽波;論地理標志的國際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4 惲軼群;電子商務中知識產(chǎn)權國際保護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燦;商標權的國際保護[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文琦;知識產(chǎn)權國際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3 宋振興;論人權的國際保護機制[D];山東大學;2008年
4 陳曉云;童工權利的國際保護[D];廈門大學;2007年
5 黃立娜;傳統(tǒng)知識的國際保護與我國的選擇[D];吉林大學;2007年
6 張傳鋒;傳統(tǒng)醫(yī)藥的國際保護及我國的可行性選擇[D];吉林大學;2007年
7 劉丹;婦女勞動權國際保護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8 王偉偉;人權國際保護實施機制研究[D];煙臺大學;2013年
9 邱科星;論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國際保護的途徑[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10 易淼;專利的國際保護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對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337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13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