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交互視角下的大學生移動搜索行為研究
本文選題:移動搜索 + 大學生。 參考:《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在移動搜索日趨普遍和手機應用(APP)數(shù)量迅速增長的背景下,研究用戶移動搜索行為與APP交互之間的關聯(lián),可以掌握用戶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搜索習慣,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移動搜索服務。本文通過對在校大學生15天的手機日志挖掘和調(diào)查,分析了大學生的移動搜索會話、查詢式與APP交互之間的關系,以及搜索時間、搜索主題與APP類型要素之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移動搜索會話中,會較多地發(fā)生與其他APP的交互,其搜索途徑更加豐富,查詢式提交過程中的跨應用特征較為明顯;大學生使用不同APP以及搜索不同主題信息時,搜索持續(xù)時長存在差異;大學生搜索參考類、購物類等信息時會偏向使用垂直類搜索引擎,而使用瀏覽與搜索類APP和社交類APP時,搜索主題十分廣泛;大學生對同一主題類型信息的搜索,搜索時間不同也會影響APP的使用類型。圖7。表2。參考文獻30。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mobile search and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obile applications,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search behavior and APP interaction can master the search habits of user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Provide users with better mobile search serv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search session, query form and APP interac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rch time, search topic and APP type elements. It is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will interact with other APP more frequently in mobile search sessions, and their search approaches are more abundant, and the cross-application features in the process of query submission are obvious. When college students use different APP and search for different subject inform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length of search duration, while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use vertical search engines when searching for reference and shopping information, while using browsing and searching APP and social APP. The search topic is very extensive, and the different searching time for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ame subject type will also affect the use type of APP. Figure 7. Table 2. 30 ref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設備融合的用戶網(wǎng)絡搜索行為建模與技術實現(xiàn)研究”(編號:71673204) 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人文社會科學)“人機交互與協(xié)作創(chuàng)新團隊”(編號:Whu2016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分類號】:G252.7;G64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任忠忠;胡德華;;大學生移動搜索特征研究[J];知識管理論壇;2014年03期
2 王小寧;師偉偉;;基于Trust-TAM整合模型的移動搜索用戶采納行為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3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雅輝;;移動搜索的關鍵問題及前景展望[A];2008年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李井樂;;移動搜索應該=搜索+信息+電子商務[A];2007年中國通信學會“移動增值業(yè)務與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王知津;韓正彪;周鵬;;網(wǎng)絡信息移動搜索的結構框架與技術機理探討[A];2010年中國索引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李華;;網(wǎng)絡搜索服務的新經(jīng)濟模式——移動搜索[A];2009年中國索引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薛廣普;;面向個性化的移動搜索技術研究[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13年學術年會、五屆五次理事會暨第六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和優(yōu)秀論文獎頒獎大會論文集(報業(yè)篇)[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清大 編譯;移動搜索是夢想還是幻想?[N];計算機世界;2006年
2 朱泉峰;移動搜索“新金礦”[N];計算機世界;2007年
3 ;移動搜索:市場與技術發(fā)展空間廣闊[N];人民郵電;2008年
4 本報記者 陶海青;移動搜索將呈倍速增長[N];中國貿(mào)易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熊雯琳;移動搜索爭奪大戰(zhàn)[N];電腦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張偉;打破傳統(tǒng) 移動搜索需“另類”思維[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13年
7 秦海波;誰能搶占移動搜索制高點[N];經(jīng)濟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任奕奕;注重差異化 移動搜索廣告前景大有可為[N];中國工業(yè)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郭奎濤;入口地位下降 移動搜索被指是大坑[N];中國企業(yè)報;2013年
10 李晶;移動搜索72變[N];經(jīng)濟觀察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敏霞;移動搜索市場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2 孫逸凡;基于移動搜索日志的用戶搜索位置意圖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3 沈琦;移動搜索的產(chǎn)業(yè)鏈及其盈利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牟曉霞;我國移動搜索業(yè)務發(fā)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5 楊慧鋒;中國移動搜索概況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6 黃政;青少年使用移動搜索行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7 師偉偉;移動搜索使用行為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4年
8 尹佳;用戶接受移動搜索業(yè)務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9 史育蘭;移動搜索個性化查詢結果推薦技術研究[D];西安郵電大學;2013年
10 林云;百度公司移動搜索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64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196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