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學(xué)與避諱學(xué)的互動——評《敦煌文獻避諱研究》
本文選題:敦煌 切入點:避諱 出處:《敦煌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竇懷永《敦煌文獻避諱研究》是有關(guān)敦煌文獻避諱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本文從五個方面評述了該書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研究方法上的特色:1.分期的科學(xué)性,2.區(qū)別寫卷的地域性,3.引入統(tǒng)計學(xué)的方法,4.提出改形避諱法,5.以碑刻資料與敦煌寫卷互證比勘。
[Abstract]:Dou Huaiyong's study on Dunhuang documents is the first work on Dunhuang literature taboo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cademic value and research method of the book from five aspects: 1.The stage is scientific.Distinguish the regionality of writing a volume.A statistical method was introduced.The method of changing form and avoiding taboo is put forward.Compare the inscription materials with Dunhuang writing volume.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xué)漢語史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013BAK01B01,2013BAK01B05)
【分類號】:G256.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春文;英倫研讀敦煌文獻原件札記──研讀原件對全面整理、研究敦煌文獻的意義[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2 郝春文;《〈英藏敦煌文獻〉錄校本》緣起[J];首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7年02期
3 仲心華;敦煌文獻散落概述[J];四川圖書館學(xué)報;1999年06期
4 李曉光;;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獻在國外的具體分布[J];云南檔案;2013年09期
5 榮新江;甘藏敦煌文獻知多少?[J];檔案;2000年03期
6 應(yīng)武燕;《浙藏敦煌文獻》的價值[J];敦煌研究;2001年04期
7 范開宏;敦煌文獻散失述略[J];津圖學(xué)刊;2004年02期
8 楊秀清;;百科全書式的敦煌文獻[J];圖書與情報;2006年03期
9 張秀清;;敦煌文獻斷代方法綜述[J];敦煌學(xué)輯刊;2008年03期
10 楊寶玉;英藏敦煌文獻[J];中國典籍與文化;199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曉光;;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獻在國外的具體分布[A];第十屆沈陽科學(xué)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教育科學(xué)與邊緣科學(xué)分冊)[C];2013年
2 李索;趙君;;敦煌文獻《春秋經(jīng)傳集解》綴合四則[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C];2004年
3 王慶;;敦煌文獻所見梵語影響漢譯佛經(jīng)句式之一例[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xué)術(shù)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張涌泉;;燦爛的敦煌文化——從語言文學(xué)的角度談?wù)劧鼗臀墨I的價值[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5 董志翹;趙家棟;;敦煌文獻中并不存在量詞“笙”[A];中國訓(xùn)詁學(xué)研究會2010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陸離;;俄、法所藏敦煌文獻中一件歸義軍時期土地糾紛案卷殘卷淺識——對Дх.02264、Дх.08786與P.4974號文書的綴合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7 董志翹;;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詞語略考[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8 楊森;楊誠;;敦煌文獻所見于闐玉石之東輸[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9 馮培紅;;從敦煌文獻看歸義軍時代的吐谷渾人[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郝春文;敦煌文獻整理工程親歷記[N];北京日報;2004年
2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組;為敦煌文獻整理運用掃除障礙[N];社會科學(xué)報;2011年
3 蘭州大學(xué)敦煌學(xué)研究所學(xué)術(shù)委員會委員 榮新江教授;敦煌文獻整理校錄瑣議[N];光明日報;2000年
4 記者 邢宇皓;百件敦煌文獻期待公眾修復(fù)認捐[N];光明日報;2006年
5 演講人 張涌泉;敦煌文獻整理:百年行與思[N];光明日報;2009年
6 邵國秀;《甘肅藏敦煌文獻》出版[N];中國文化報;2000年
7 林世田;敦煌文獻是修復(fù),,還是原樣保存?[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8 記者 高峰 穆東 朱華穎;敦煌文獻今何在?[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9 本報記者 路艷霞;民間收藏敦煌文獻首次出版[N];北京日報;2014年
10 府憲展;“探險”俄羅斯[N];中華讀書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杜朝暉;敦煌文獻名物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6年
2 葉嬌;敦煌文獻服飾詞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9年
3 竇懷永;敦煌文獻避諱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沛雷;敦煌文獻《父母恩重經(jīng)》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陳濤;試探敦煌文獻中的神、仙[D];蘭州大學(xué);2007年
3 陳瑞峰;《甘肅藏敦煌文獻》俗字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xué);2012年
4 王翠;《甘肅藏敦煌文獻》俗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4年
5 陶美玲;《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敦煌文獻》俗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4年
6 呂越超;傳播學(xué)視野下的敦煌文獻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xué);2014年
7 曹麗萍;敦煌文獻中的唐五代祥瑞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1年
8 何琴;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量詞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1年
9 戴明珠;《中國書店藏敦煌文獻》俗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4年
10 郭佳惠;論二十世紀以來中英敦煌文化學(xué)術(shù)交流[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3年
本文編號:16948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169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