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圖書檔案論文 >

中國古籍與古文獻學的涉外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8-01-03 00:44

  本文關鍵詞:中國古籍與古文獻學的涉外問題 出處:《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古籍 域外漢籍 古文獻學 中西文獻學 中外文獻交流


【摘要】:從古文獻學的角度明確提出其涉外問題,旨在以國際視野審視中國古籍及古文獻學研究。具有涉外特征的中國古籍的"中國"問題主要涉及地域、作者和語言三個方面,其內(nèi)涵和外延有三個層次;一是在中國國內(nèi)產(chǎn)生、作者為中國人、語言為漢語或中國境內(nèi)其他民族語言的,這是核心古籍;二是以核心古籍為底本產(chǎn)生的衍生品,以及對核心中國古籍及其衍生作品進行再整理的相關成果;三是與中國歷史文化密不可分并收藏于中國的外國古籍。隨之,中國古文獻學研究的新熱點將轉移至古文獻學基本理論的新構建、域外漢籍整理與研究的深入開展、中西文獻學比較研究和中外文獻交流史研究。開展中國古文獻學涉外問題研究有助于掃清當今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的障礙,推動中國古文獻學國際化建設和拓展中國古籍和中國古文獻學研究的維度。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cie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reign issues in order to examine Chinese ancient books and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China" problem of Chinese ancient books with foreign characteristics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region. The author and language have three levels of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first is produced in China, the author is Chinese,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or other national languages in China, this is the core of the ancient book; Second, the derivatives based on the core ancient book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achievements of rearranging the core Chinese ancient books and their derivative works; The third is the foreign ancient book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collected in China. With this, the new focu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ancient literatur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book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logy and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will help to clear up the obstacles to the collation and research of ancient books in China.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and expand the dimensions of Chinese ancient books and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2CZS00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1&ZD109)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SKZZY2014015)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2017—2018年度資助項目
【分類號】:G256.1
【正文快照】: “內(nèi)”與“外”是一組相對的概念,當這組概念與中國古籍和古文獻學的聯(lián)系日漸緊密的時候,中國古文獻學的歷史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同時,它也將成為中國學術國際化建設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世界范圍內(nèi)復興的又一個具體體現(xiàn)。從中國古文獻學的角度明確提出其涉外問題,旨在以國際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謝輝;;歐洲圖書館所編早期漢籍目錄初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年02期

2 毛瑞方;;漢語天主教文獻目錄編纂史概述——以教外知識分子為中心的考察[J];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03期

3 郝樹聲;;從西北漢簡和朝鮮半島出土《論語》簡看漢代儒家文化的流布[J];敦煌研究;2012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向世俊子;陶淵明在朝鮮的接受與傳播[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毛瑞方;;中國古籍與古文獻學的涉外問題[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2 王皓;;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中國天主教史研究述評[J];基督宗教研究;2015年01期

3 沷家亮;;2012年秦o"魏fI|!rX研究概述[J];簡帛;2013年00期

4 孫泓;;2011—2012年度朝鮮古代史研究綜述[J];朝鮮·韓國歷史研究;2013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延坤;金尚憲詩歌研究[D];魯東大學;201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肖清和;;清初儒家基督徒劉凝思想簡論[J];史林;2011年04期

2 何文波;;普魯士王家圖書館所編《御書房滿漢書廣錄》[J];文獻;2011年03期

3 鄒桂香;明末清初西學文獻輸入的分期及其特征[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5年04期

4 李國慶;;《中國古籍總目》西學書籍分類研究[J];中國索引;2005年01期

5 鐘鳴旦,杜鼎克;簡論明末清初耶穌會著作在中國的流傳[J];史林;1999年02期

6 潘玉田 ,張瑞明;十七、十八世紀西學文獻在中國的傳播[J];固原師專學報;199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華寶;徐復先生對古文獻學的貢獻[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06期

2 郝潤華;文獻學架構的新探索——讀《古文獻學四講》[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04期

3 張用蓬;書田菽粟 心地芝蘭——評趙興彬著《古文獻學述論》[J];泰山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孫欽善;古文獻學及其意義與展望[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周國林;;二十世紀中國古文獻學檢論[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孫欽善;;古文獻學的內(nèi)涵與意義[J];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08期

7 孫欽善;;關于古文獻學內(nèi)涵的全面認識與具體貫徹[J];文獻;2010年03期

8 史巖松;;《中國古文獻學》獻疑[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9 沈澤如;;人文教育在古文獻學中的運用初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11期

10 鄧駿捷;劉向校書與古文獻學框架的建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安平秋;重建古文獻學學科體系的新著[N];光明日報;2008年

2 記者 林莉君 通訊員 陳鵬宇;中國首次在海外舉辦古文獻學領域展覽[N];科技日報;2013年

3 記者 顧淑霞 通訊員 陳鵬宇;清華簡走進聯(lián)合國[N];新清華;2013年

,

本文編號:13716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13716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3a1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