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精神建設(shè)分析——以習近平的民族文化觀為基礎(chǔ)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04:19
只有世俗的道德與終極的信仰契合時,道德主體才能感受到精神生活的自滿與幸福。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璀璨的精神財富的同時,當代中國在文化構(gòu)型、思想啟蒙、文化認同等方面仍然存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這些不完善造成了當今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場域賦魅偏離或不足。習近平總書記用"民族復(fù)興""四個自信"等系列表達,彌補、完善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內(nèi)涵,規(guī)劃著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建設(shè)方向。
【文章來源】: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48(01)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化構(gòu)型的調(diào)整
二、思想啟蒙的延深
三、文化認同的引領(lǐng)
四、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思想啟蒙與民族認同和文化反思的交錯與簡化——晚清至五四文學啟蒙話語的考察[J]. 魯毅.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2]論文化認同的形成和民族意識的特性[J]. 錢雪梅. 世界民族. 2002(03)
本文編號:3052043
【文章來源】: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48(01)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化構(gòu)型的調(diào)整
二、思想啟蒙的延深
三、文化認同的引領(lǐng)
四、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思想啟蒙與民族認同和文化反思的交錯與簡化——晚清至五四文學啟蒙話語的考察[J]. 魯毅.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2]論文化認同的形成和民族意識的特性[J]. 錢雪梅. 世界民族. 2002(03)
本文編號:30520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izhenglunwen/30520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