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思政論文 >

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愛國主義的認識

發(fā)布時間:2020-07-30 03:23
【摘要】: 愛國主義在中國源遠流長,歷久彌堅,內涵豐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即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時期,黨對愛國主義有了深化的認識。本文論述了黨對愛國主義的認識的歷史背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內涵、作用及愛國主義教育原則、內容、措施等,論述了黨對愛國主義認識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本文從四個方面考察了黨對愛國主義的認識: 第一部分,論述了黨對愛國主義認識的逐步深化的歷史背景。從國際和國內兩方面進行闡述。國際上,“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時代主題,但要認識到“和平與發(fā)展”尚未實現與解決,社會主義還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霸權主義與和平演變是主要威脅;從國內看,祖國要實現統一,經濟要騰飛,社會主義要實現現代化,這使中國不能再閉關,要改革開放,接受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黨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有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 第二部分,論述了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內涵及愛國主義的作用。鄧小平指出:“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边@是對新時期愛國主義內涵的最精辟的概括。同時,黨也明確了愛國主義的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三部分,論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則、內容、措施。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則有五個方面,即基本指導思想、目的、方針、堅持對外開放和突出時代特征;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包括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黨的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的教育、中國國情的教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國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是青少年,其措施有搞好愛國主義教育基 地的建設、創(chuàng)造愛國主義教育的社會氛圍、提倡必要禮儀增強愛國意 識、大力宣傳愛國先進典型和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的領導。 第四部分,論述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愛國主義認識的理論意義和 實踐意義。闡明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是對馬克思主義 愛國觀的繼承與發(fā)展,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的組成部分,是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zhàn)線的理論基礎。闡明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愛國主義 的認識推動了祖國和平統一大業(yè)的進程,對實現四化、振興中華發(fā)揮 了重大作用,對鞏固和發(fā)展團結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起了促進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D647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廖黎芳;網絡時代的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烏蘭;加強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3 吳鳳芳;五四時期愛國主義的產生、傳播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749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izhenglunwen/27749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ad7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