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藥對淡水水生生物毒性效應研究
本文關鍵詞:有機農藥對淡水水生生物毒性效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銅綠微囊藻 黃顙魚 有機農藥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摘要】:農藥的大量使用使得農藥污染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針對我國目前農藥的水環(huán)境質量生態(tài)基準研究剛剛起步的現(xiàn)狀,且對藻類和魚類長期毒性效應研究較少的情況下,在實驗室研究條件下,以不同營養(yǎng)級上的銅綠微囊藻和黃顙魚為試驗對象,選擇了毒死蜱、硫丹、氟樂靈三種常見農藥,研究了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和黃顙魚的毒性效應,旨為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有機農藥對水生生物毒性效應提供數據支持,為毒性評價終點的深入研究和我國水質基準的制定提供依據。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藻類毒性試驗毒死蜱、硫丹、氟樂靈對銅綠微囊藻96h EC50分別為691.50mg/L、5.35mg/L、79.45mg/L,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的毒性大小為硫丹氟樂靈毒死蜱。在毒死蜱與硫丹作用下,銅綠微囊藻葉綠素a含量顯著降低,氟樂靈作用下葉綠素a含量顯著升高;在毒死蜱作用下銅綠微囊藻蛋白質含量顯著降低,氟樂靈作用下蛋白質含量顯著升高;在毒死蜱作用下,銅綠微囊藻SOD含量顯著降低,硫丹和氟樂靈作用下,SOD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毒死蜱作用下,銅綠微囊藻MDA含量顯著降低,氟樂靈作用下MDA含量顯著升高。在長期毒性脅迫條件下,銅綠微囊藻葉綠素a、SOD對三種農藥均較為敏感,蛋白質和MDA對毒死蜱和氟樂靈較為敏感,可以作為有效毒性評價敏感指標,銅綠微囊藻蛋白質和MDA對硫丹影響不顯著,不能作為有效毒性評價敏感指標。2.魚類毒性試驗毒死蜱、硫丹、氟樂靈對黃顙魚96h LC50為0.08mg/L、15.16ug/L、1.25mg/L,毒性大小為硫丹毒死蜱氟樂靈。在三種農藥作用下,黃顙魚AChE活性在前20d都表現(xiàn)為先降低后升高,黃顙魚CAT活性均出現(xiàn)先升高有降低的現(xiàn)象。黃顙魚AChE和CAT對三種農藥敏感,均有顯著變化,可以作為生物標志物來檢測農藥污染程度。
【關鍵詞】:銅綠微囊藻 黃顙魚 有機農藥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X592;X171.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前言8-16
- 1.1 研究背景8-11
- 1.1.1 我國水質基準現(xiàn)狀8
- 1.1.2 試驗農藥8-10
- 1.1.3 藻類及魚類10-11
- 1.1.4 生物標志物11
- 1.2 研究進展11-12
- 1.2.1 農藥對藻類的影響11-12
- 1.2.2 農藥對魚類的影響12
-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12-13
- 1.4 研究內容及創(chuàng)新13-14
- 1.5 技術路線14
- 1.6 研究特色及創(chuàng)新14-16
- 第2章 銅綠微囊藻對三種有機農藥的急性毒性響應16-24
- 2.1 材料與方法16-18
- 2.1.1 實驗材料16-17
- 2.1.1.1 實驗藻種16
- 2.1.1.2 藻種培養(yǎng)16-17
- 2.1.1.3 實驗農藥17
- 2.1.2 主要儀器17
- 2.1.3 實驗方法17-18
- 2.2 結果與分析18-21
- 2.2.1 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生長曲線的影響18-20
- 2.2.2 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EC_(50)的影響20-21
- 2.3 討論21-22
- 2.4 小結22-24
- 第3章 銅綠微囊藻對三種有機農藥的慢性毒性響應24-38
- 3.1 材料和方法24-26
- 3.1.1 實驗材料24
- 3.1.2 主要試劑24
- 3.1.3 主要儀器24
- 3.1.4 實驗方法24-26
- 3.1.5 數據分析26
- 3.2 結果與分析26-35
- 3.2.1 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葉綠素a的影響26-29
- 3.2.2 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蛋白質的影響29-31
- 3.2.3 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SOD的影響31-33
- 3.2.4 三種農藥對銅綠微囊藻MDA的影響33-35
- 3.3 討論35-37
- 3.4 小結37-38
- 第4章 黃顙魚對三種有機農藥的急性毒性響應38-44
- 4.1 材料與方法38-39
- 4.1.1 實驗材料38
- 4.1.2 實驗方法38-39
- 4.2 結果與分析39-41
- 4.2.1 黃顙魚的中毒癥狀39
- 4.2.2 黃顙魚的96h急性毒性作用39-41
- 4.3 討論41
- 4.4 小結41-44
- 第5章 黃顙魚對三種有機農藥的慢性毒性響應44-52
- 5.1 材料與方法44-45
- 5.1.1 實驗材料44
- 5.1.2 實驗方法44-45
- 5.2 結果與分析45-49
- 5.2.1 三種農藥對黃顙魚鰓AChE活性的影響45-47
- 5.2.2 三種農藥對黃顙魚鰓CAT活性的影響47-49
- 5.3 討論49-50
- 5.4 小結50-52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52-54
- 6.1 結論52-53
- 6.2 創(chuàng)新點53
- 6.3 展望53-54
- 參考文獻54-60
- 個人簡介60-61
- 致謝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文弟,強繼業(yè),夏更壽;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對水華魚腥藻的毒性效應[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3期
2 王凌;黎先春;殷月芬;徐曉琴;周文輝;王小如;;萊州灣水體中有機磷農藥的殘留監(jiān)測與風險影響評價[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7年03期
3 徐曉輝;吳書平;馬秀玲;;農藥的發(fā)展與使用綜述[J];安徽農學通報;2014年11期
4 吳豐昌;孟偉;宋永會;劉征濤;金相燦;鄭丙輝;王業(yè)耀;王圣瑞;姜霞;盧少勇;儲昭升;陳艷卿;王超;華祖林;王沛芳;于志強;傅家謨;;中國湖泊水環(huán)境基準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8年12期
5 夏錦瑜;王冬蘭;張志勇;余向陽;黃東林;劉賢進;;毒死蜱和丙溴磷對鯽魚的毒性效應及其在魚體中的富集[J];江蘇農業(yè)學報;2010年05期
6 高希武;Gorun等改進的Ellman膽堿酯酶活性測定方法介紹[J];昆蟲知識;1987年04期
7 徐敦明,馬志卿,馮俊濤,傅建煒,魏輝,張興;毒死蜱和鬼臼毒素脅迫對蔬菜上海青抗氧化酶系及丙二醛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4年06期
8 金彩杏,丁躍平,劉士忠,郭遠明,朱敬萍,鐘志;三唑磷農藥對鱸魚等魚類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科技情報;2002年04期
9 張瑞卿;吳豐昌;李會仙;曹宇靜;蘇海磊;林櫻;趙曉麗;;中外水質基準發(fā)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J];生態(tài)學雜志;2010年10期
10 金星龍;張寧;李曉;岳俊杰;;四種納米氧化物對小球藻的毒性效應研究[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柳芳;三種喹諾酮類抗生素對斜生柵藻的毒性效應[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671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66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