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對桉樹林生長季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及溫室氣體通量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施氮對桉樹林生長季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及溫室氣體通量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土壤養(yǎng)分 施氮 溫室氣體 桉樹人工林
【摘要】:桉樹是我國南方廣泛種植的經濟速生林,施肥是維持桉樹人工林生產力的主要措施,特別是施氮。動態(tài)監(jiān)測桉樹人工林施氮后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溫室氣體排放通量及其相互關系,對于合理施氮、減輕施氮的不利環(huán)境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我國南方桉樹人工林為研究對象,采用野外控制實驗和室內分析,研究4個施氮處理(對照CK,0 kg·hm-2、低氮LN,84.20 kg·hm-2、中氮MN,166.80 kg·hm-2和高氮HN,333.70 kg·hm-2)對桉樹林生長季土壤養(yǎng)分和溫室氣體通量(CO_2、N_2O、CH_4)的影響,主要結果如下:(1)在桉樹林生長季,施氮顯著降低了土壤pH值,施氮處理與對照的土壤pH值差異顯著;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隨土壤施氮水平提高而提高,中氮、高氮水平樣地中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顯著高于對照(P0.05)。土壤速效磷、速效鉀、銨態(tài)氮的含量對施氮的響應不顯著。(2)桉樹人工林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隨時間變化顯著,土壤pH值呈現(xiàn)出先降低后升高趨勢,在7月份時達到最小值;銨態(tài)氮、硝態(tài)氮均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降雨量最為豐沛的7月份達到最大值;而速效磷呈現(xiàn)出逐漸升高趨勢、速效鉀呈現(xiàn)出逐漸降低趨勢。(3)施氮后土壤CO_2、N_2O的排放通量出現(xiàn)明顯的“激發(fā)效應”,施氮1周后,土壤土壤CO_2、N_2O的排放通量出現(xiàn)最高值,且施氮處理的排放通量顯著高于對照(P0.01),至生長季后期,土壤CO_2、N_2O的排放通量逐漸降低,各處理間差異逐漸縮小;施氮后土壤CH_4的吸收通量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抑制作用,在整個生長季,土壤CH_4的吸收通量呈現(xiàn)先降低后增加的趨勢,8月份時達到最小值。(4)施氮強度是影響土壤CO_2、N_2O排放和CH_4吸收重要因素。施氮極顯著增加N_2O的排放通量(P0.001),HM處理顯著增加CO_2的排放通量(P0.01),MN和HN處理顯著抑制CH_4的吸收通量(P0.01)。(5)土壤養(yǎng)分、溫度等環(huán)境因子對3種溫室氣體通量的影響各有差異,土壤CO_2排放通量與土壤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溫度、水分含量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CH_4吸收通量與含水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N_2O排放通量與硝態(tài)氮、土壤含水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速效磷含量呈顯著負相關關系。(6)施氮強度影響桉樹林木的生長、土壤養(yǎng)分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在綜合考慮桉樹人工林施氮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情況下,LN處理桉樹林木增長最快,且對溫室效應的貢獻最小。采取低氮水平施氮量,可能更有利于增加桉樹人工林的經濟效益,減少環(huán)境影響。綜上可見,施氮直接影響或通過影響植物生長間接影響土壤pH值、養(yǎng)分動態(tài)和溫室氣體排放通量,在降雨豐沛、雨熱同期的桉樹林生長季,顯著增加的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和土壤水分將極大增加土壤硝態(tài)氮流失、溫室氣體排放風險,使用緩釋肥和依據桉樹林生長特點采用合理施氮強度將有利于減緩桉樹林施氮的上述不利環(huán)境影響,實現(xiàn)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土壤養(yǎng)分 施氮 溫室氣體 桉樹人工林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792.39
【目錄】:
- 致謝4-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引言12-22
- 1.1 施氮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12-15
- 1.1.1 施氮對土壤氮素的影響12-13
- 1.1.2 施氮對土壤速效磷、速效鉀的影響13-14
- 1.1.3 施氮對土壤pH值的影響14-15
- 1.2 施氮對土壤溫室氣體的影響15-20
- 1.2.1 土壤溫室氣體產生與排放機理15-17
- 1.2.2 施氮對土壤溫室氣體的影響17-20
- 1.3 小結20-22
- 2 研究區(qū)概況和研究方法22-28
- 2.1 研究區(qū)概況22-23
- 2.2 研究目標與思路23-25
- 2.2.1 研究目標23-24
- 2.2.2 實驗設計24
- 2.2.3 技術路線24-25
- 2.3 研究方法25-28
- 2.3.1 土壤樣品采集及理化性質測定25-26
- 2.3.2 溫室氣體采集及測定26-27
- 2.3.3 數(shù)據分析27-28
- 3 施氮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28-36
- 3.1 施氮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28-33
- 3.1.1 施氮水平和時間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28-29
- 3.1.2 土壤pH值變化特征29-30
- 3.1.3 土壤銨態(tài)氮變化特征30-31
- 3.1.4 土壤硝態(tài)氮變化特征31-32
- 3.1.5 土壤速效磷、速效鉀變化特征32-33
- 3.2 討論33-34
- 3.3 小結34-36
- 4 施氮對土壤溫室氣體通量的影響36-44
- 4.1 施氮對土壤CO_2的影響36-38
- 4.1.1 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動態(tài)變化36-37
- 4.1.2 施氮強度對土壤CO_2通量的影響37-38
- 4.2 施氮對土壤CH_4的影響38-40
- 4.2.1 土壤CH_4吸收通量的動態(tài)變化38-39
- 4.2.2 施氮強度對土壤CH_4通量的影響39-40
- 4.3 施氮對土壤N_2O的影響40-41
- 4.3.1 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動態(tài)變化40
- 4.3.2 施氮強度對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響40-41
- 4.4 最優(yōu)施氮量的討論41-42
- 4.5 小結42-44
- 5 土壤理化性質與土壤溫室氣體通量的關系44-54
- 5.1 土壤理化性質與CO_245-46
- 5.2 土壤理化性質與CH_446-48
- 5.3 土壤理化性質與N_2O48-49
- 5.4 討論49-52
- 5.4.1 施氮對土壤CO_2的影響及主控因子49-50
- 5.4.2 施氮對土壤CH_4的影響及主控因子50-51
- 5.4.3 施氮對土壤N_2O的影響及主控因子51-52
- 5.5 小結52-54
- 6 結論與建議54-56
- 6.1 主要結論54-55
- 6.2 建議與展望55-56
- 參考文獻56-68
- 作者簡歷68-70
- 學術論文數(shù)據集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葉佐帆;發(fā)展速生豐產桉樹林有利無害[J];國土綠化;2004年12期
2 覃玉英;方良;黃責;;陽江沿海地區(qū)桉樹林分臺風風害調查[J];桉樹科技;2011年01期
3 歐陽權;吳輔強;韋炬;;桉樹林的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J];廣西林業(yè);1990年03期
4 趙廷香,麥昌金;桉樹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J];廣西林業(yè);1997年05期
5 馮宗煒,王效科,歐陽志云;海南省桉樹林分布及漿紙林生態(tài)區(qū)劃[J];土壤與環(huán)境;1999年03期
6 崣廷香;麥昌金;;桉樹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J];廣西林業(yè);1988年04期
7 徐建華;;種養(yǎng)結合新模式 桉樹林中養(yǎng)羊[J];農產品市場周刊;2009年37期
8 津斯瑪特;李建軍;;桉樹林給中國帶來了充滿香氣的“綠色屏障”[J];廣西林業(yè);1988年01期
9 彭錦釗;;談桉樹的經營模式[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6年04期
10 馬曉;楊宇明;趙一鶴;;云南普洱桉樹林與天然林植物種類比較研究[J];熱帶農業(yè)科技;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羅莉萍;楊讓泓;陳瑞偉;;借助航模航拍平臺對筇竹寺桉樹林生長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A];山地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西南片區(qū)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鄧建華;不長草的桉樹林僅占5%[N];海南日報;2005年
2 李陽 郭樹護 王清夫;桉樹林套種南藥西瓜獲雙贏[N];海南日報;2005年
3 范南虹邋劉湘洪;桉樹林下種牧草 既保水土又賺錢[N];海南日報;2007年
4 冀風 李苗;桉樹林下禿地有望披綠[N];中國綠色時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蕭湘 楊賦;荒山糾紛扯不清?[N];云南科技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尚文博;維護產業(yè)生態(tài)安全 桉樹不應遭到排斥[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向杰;種植桉樹關鍵是科學管理和經營[N];科技日報;2005年
8 沈艷;正確認識科學發(fā)展桉樹林[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9 記者 鄧建華 特約記者 卞王玉玨;東方沿海25萬畝桉樹縛“沙龍”[N];海南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何勇 實習記者 梁宵;爭議桉樹[N];中國經營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張雪紅;基于高分辨率遙感的桉樹林空間異質性與尺度效應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楊苗;施氮對桉樹林生長季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及溫室氣體通量的影響[D];河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肖斌;不同連栽代次桉樹人工林土壤有機碳演變特征[D];廣西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93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59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