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菌根真菌解磷特性及定殖特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6-27 04:12
本文關鍵詞:藍莓菌根真菌解磷特性及定殖特點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藍莓屬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為淺根系植物,沒有大的主根,根系纖細且不發(fā)達。大部分的杜鵑花科植物根系在自然條件下都能形成一類特殊的內(nèi)生菌根即杜鵑花類菌根,也稱為歐石楠類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 ERM),它對促進植物營養(yǎng)吸收、增強植物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谒{莓菌根的重要性,本研究對菌根真菌對藍莓的侵染狀態(tài)、解磷及促生能力進行了分析,并利用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分析菌根真菌在藍莓根際的定殖情況,為進一步開發(fā)藍莓菌根真菌資源奠定基礎。主要結果如下:利用錐蟲藍染色壓片和冰凍切片技術對自然條件下的藍莓菌根的侵染特點和顯微結構進行觀察。實驗結果表明:在表皮、皮層、中柱中都有真菌的侵染,其中中柱真菌的侵染最多,而表皮的侵染較少。藍莓菌根的侵染部位大多出現(xiàn)在顏色略顯黃棕色的根段上,靠近根尖部位的根段侵染率較低,而在新長出的幼嫩根段上幾乎沒有菌絲侵染。大興安嶺地區(qū)的野生藍莓菌根真菌侵染率為54.6%。對獲得的藍莓菌根真菌的解磷能力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7個屬的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解磷能力。從其中挑選了兩株解磷能力較強的真菌,對它們的解磷機理進行進一步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接種解磷真菌的培養(yǎng)基中,無機磷含量以及菌體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增速最快的點都出現(xiàn)在144h,此時菌體分泌了大量酸性磷酸酶來分解培養(yǎng)基中的無機磷。從野生藍莓組織上選取幼嫩的莖,利用組織培養(yǎng)方法繁育出無菌藍莓植株,再對藍莓植株進行菌根真菌回接實驗。菌根真菌與藍莓共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菌根真菌對藍莓幼苗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顯微結構觀察顯示,隨著時間的增長,菌根真菌侵染率逐漸增加,共培養(yǎng)三個月后侵染率可達70%。接種菌根真菌的植物葉片中氮、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過氧化氫酶活性都要高于未接種的對照組。提取菌根真菌與藍莓共培養(yǎng)土樣的總DNA,利用含有GC夾的引物進行PCR擴增,對PCR產(chǎn)物進行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分析,結果顯示菌根真菌已在藍莓根部定殖;此外,接種的菌根真菌可能已成為土壤中的優(yōu)勢菌群之一
【關鍵詞】:藍莓茵根 菌根真菌 侵染率 接種效應 定殖情況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663.9;S18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15
- 1.1 植物與真菌的關系10-12
- 1.1.1 菌根的分類10-11
- 1.1.2 杜鵑花類菌根的生態(tài)作用11-12
- 1.2 杜鵑花類菌根真菌的物種多樣性12
- 1.2.1 菌根真菌的解磷作用12
- 1.3 藍莓及其相關研究進展12-14
- 1.3.1 藍莓在我國的分布12-13
- 1.3.2 藍莓的營養(yǎng)價值13
- 1.3.3 藍莓引種栽培及繁殖13-14
- 1.4 研究目的與意義14-15
- 2 藍莓菌根的形態(tài)學觀察15-20
- 2.1 實驗材料15
- 2.1.1 材料采集15
- 2.1.2 實驗主要試劑15
- 2.1.3 實驗所用器材15
- 2.2 實驗方法15-17
- 2.2.1 菌根侵染率檢測方法15-16
- 2.2.2 侵染率計算方法16
- 2.2.3 冰凍切片的制作16-17
- 2.3 實驗結果與分析17-19
- 2.3.1 菌根染色壓片17-18
- 2.3.2 冰凍切片18-19
- 2.3.3 菌根侵染率分析19
- 2.4 本章小結19-20
- 3 菌根真菌解磷能力的分析20-27
- 3.1 實驗材料20-21
- 3.1.1 實驗樣品20
- 3.1.2 實驗所用試劑20
- 3.1.3 實驗所用儀器20
- 3.1.4 液體培養(yǎng)基的配制20
- 3.1.5 菌株的液體培養(yǎng)方法20-21
- 3.1.6 試劑的配制21
- 3.2 實驗方法21-22
- 3.2.1 可溶性磷含量的測定21-22
- 3.2.2 pH值的測定22
- 3.2.3 菌絲體重量的測定22
- 3.2.4 磷酸酶活性的測定22
- 3.3 結果與分析22-26
- 3.3.1 可溶性磷含量測定22-23
- 3.3.2 2株代表菌株可溶性磷的比較23-26
- 3.4 本章小結26-27
- 4 藍莓菌根真菌的回接技術及其接種效應27-36
- 4.1 實驗材料27-28
- 4.1.1 實驗樣品27
- 4.1.2 實驗試劑27
- 4.1.3 實驗儀器27
- 4.1.4 試劑的配制27-28
- 4.1.5 培養(yǎng)基的配制28
- 4.2 實驗方法28-30
- 4.2.1 組培苗的生根培養(yǎng)以及真菌的共培養(yǎng)28-29
- 4.2.2 菌根侵染率檢測29
- 4.2.3 藍莓葉片氮、磷含量的測定29-30
- 4.2.4 藍莓葉片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測定30
- 4.3 實驗結果與分析30-35
- 4.3.1 組培苗的生根培養(yǎng)與真菌的共培養(yǎng)30-31
- 4.3.2 菌根侵染率檢測31-32
- 4.3.3 藍莓葉片氮、磷含量的比較32-34
- 4.3.4 藍莓葉片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比較34-35
- 4.4 本章小結35-36
- 5 菌根真菌的定殖特點分析36-45
- 5.1 實驗材料36-38
- 5.1.1 樣品的處理36
- 5.1.2 實驗試劑36
- 5.1.3 實驗儀器36
- 5.1.4 試劑的配制36-38
- 5.2 實驗方法38-41
- 5.2.1 土壤DNA的提取38
- 5.2.2 土壤DNA的純化38-39
- 5.2.3 土壤DNA的PCR擴增39-40
- 5.2.4 PCR產(chǎn)物的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40-41
- 5.3 實驗結果與分析41-44
- 5.3.1 土壤DNA的提取41-42
- 5.3.2 土壤DNA的純化42
- 5.3.3 土壤DNA的PCR擴增42-43
- 5.3.4 PCR產(chǎn)物的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43-44
- 5.4 本章小結44-45
- 參考文獻45-48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8-49
- 致謝49-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春英;尹麗娟;王胤;柯新;戴思蘭;;一種簡捷的分離杜鵑花類菌根真菌的方法[J];生物技術;2007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高博;龍池地區(qū)杜鵑花屬6種杜鵑花菌根真菌多樣性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2 楊兵;毛鵑菌根真菌多樣性初步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藍莓菌根真菌解磷特性及定殖特點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85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885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