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植物源藥劑對棉花蚜蟲的亞致死效應及應用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02 12:23
由于水土光熱等突出的自然條件,新疆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yōu)質棉生產(chǎn)基地。然而近幾年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南疆植棉區(qū)長期大面積連作及管理模式變化等因素影響,棉蚜(Aphis gossypii)多發(fā)、頻發(fā)現(xiàn)象愈加嚴重,已成為新疆棉花產(chǎn)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近年來依賴于化學農藥的防治措施致使棉田棉蚜再猖獗現(xiàn)象日趨嚴重,抗藥性不斷增加,防治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尋求綠色高效、安全的替代農藥迫在眉睫。本研究測定比較了兩種植物源殺蟲劑對棉花蚜蟲和瓢蟲的敏感性及其亞致死濃度對棉花蚜蟲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影響,并開展了助劑在兩種植物源農藥防治棉蚜中的增效減量田間試驗,以期為尋求替代藥劑延緩蚜蟲抗性發(fā)展,科學運用殺蟲劑防治棉田蚜蟲提供依據(jù)。綜合本文內容,研究結果如下:1.不同管理模式對棉田蚜蟲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生防田(9團)未噴施任何藥劑,化防田(12團)用藥9次(其中吡蟲啉和啶蟲脒噴施7次),兩試驗田棉蚜蟲口數(shù)量分別于6月下旬和7月上旬達到高峰,種群密度分別為40031頭/百株和53742頭/百株,其中化防田(12團)棉長管蚜和棉黑蚜發(fā)生量較少;生防田(9團)棉長管蚜較棉蚜發(fā)生高峰稍早,于6月中下旬蟲口量達到高峰,為3...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892655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苦參堿化學結構式Fig.1-1Chemicalstructuralformulaofmatrine
塔里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1章文獻綜述10圖1-1苦參堿化學結構式Fig.1-1Chemicalstructuralformulaofmatrine周運剛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藥后7d,0.3%苦參堿對棉蚜的防治效果高達89.77%,藥后15d對其防效為85.94%,在所有藥劑中其持久防效....
圖1-2藜蘆堿化學結構式Fig.1-2Chemicalstructuralformulaofveratrine
塔里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1章文獻綜述11圖1-2藜蘆堿化學結構式Fig.1-2Chemicalstructuralformulaofveratrine王冬梅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當藜蘆堿70g/667m2、85g/667m2、100g/667m2時,中高劑量的苦參堿藥后3d、7d、14d....
本文編號:38926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8926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