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山楂種質資源重要果實性狀的評價研究
本文選題:山楂 切入點:種質資源 出處:《沈陽農業(yè)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山楂屬(Crataegus L.)屬于薔薇科(Rosaceae)蘋果亞科,小喬木或落葉(稀半常綠)灌木,起源于白堊紀或新生代第三世紀,廣泛分布于亞洲、歐洲、中北美洲及南美洲北部。本研究以國家果樹種質沈陽山楂圃保存的8個種和1個變種共計233份山楂資源為試材,包括羽裂山楂(Crataeguspinnatifda Bge.)、大果山楂變種(Crat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伏山楂(Crataegus brettschneideri Schneid.)、湖北山楂(Crataegus hupehensis Sarg.)、歐楂(Crataegus mespilus)、紅花山楂(Crataegus laevigata Poir.)、雞矩山楂(Crataegus crus-galli L.)、野山楂(Crar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和華盛頓山楂(Crataegus phaenopyrum Medic.),研究了山楂果實的品質變化規(guī)律,并對山楂資源的重要果實性狀進行了評價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分別通過對山楂果實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維生素C含量的幾種測定方法的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與其他方法相比,采用銅還原碘量法測定山楂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指示劑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和2,6二氯酚靛酚比色法-二甲苯比色法測定山楂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操作方法較為簡單且結果更為客觀準確,因此更適合用于山楂果實品質指標的測定。2.以'遼紅'、'秋金星'和'蒙陰大金星'三個山楂主要代表品種為材料,分析了果實成熟期前后以及貯藏期間果實內在品質的變化特征。結果發(fā)現(xiàn),在成熟前10d內,山楂果實的單果重顯著增大,而果形指數(shù)和果實的硬度逐漸減小。果實采收后在4℃條件下貯藏,可滴定酸的含量在前30d呈下降趨勢,下降約25%,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在10%以內,趨勢較為平緩。此外,山楂果實中的維生素C含量在采收前呈上升趨勢,經(jīng)采后4℃條件貯藏后其含量下降,'秋金星'、'蒙陰大金星'、'遼紅'分別下降了1 11.5%、21.3%、17.24%。3.通過對不同山楂資源果實的多樣性分析,發(fā)現(xiàn)單果重主要分布在2.54-13.20g之間,變異系數(shù)較大,為29.55%;果實的硬度和果形指數(shù)主要分布范圍分別為24.64-47.10N和0.91-1.17,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7.99%和6.96%;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分布在2.43-14.26%之間,平均值為9.18%,變異系數(shù)為30.14%;可滴定酸含量主要分布在0.63-2.69%之間,平均值是1.62%,變異系數(shù)為21.12%;維生素C含量主要分布在19.93-135.38mg/100g,平均值為88.94mg/100g,變異系數(shù)為23.64%。此外,伏山楂與羽裂山楂相比,果實硬度低、果個小,然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平均值高出36.7%。不同伏山楂品種之間的維生素C含量差異較小。4.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山楂果實的可溶性總糖、酸及其各組分含量的測定,發(fā)現(xiàn)不同山楂資源果實的總糖含量差別較大,其范圍是0.94-20.97mg/g FW。山楂果實的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三種。三種糖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均值為5.26mg/g FW,占總糖的比例是47.05%;果糖含量次之,平均值為3.78mg/gFW;蔗糖的含量最低,平均值為2.47mg/g FW。其中87.5%的山楂資源中,果糖含量占可溶性總糖的33.3%,在總糖中的比例較為穩(wěn)定。蔗糖含量在不同栽培種中的差異較大,占總糖的比例范圍是0-65.58%。山楂屬果實中的有機酸主要包括蘋果酸、檸檬酸、草酸、酒石酸四種,調查山楂資源中94.7%的資源以檸檬酸為主,含量范圍在0.21-37.43mg/g FW;其次是蘋果酸,含量范圍在0-35.88mg/gFW。山楂果實中的酒石酸和草酸含量較少,分別占有機酸的2.25%和1.69%。93.8%的山楂種質資源的檸檬酸與蘋果酸的比值大于1,為檸檬酸優(yōu)勢型,主要包括大果山楂(敞口、清原磨盤等)、歐楂1號和雞矩山楂1號。6.2%的資源檸檬酸與蘋果酸比值小于1,為蘋果酸優(yōu)勢型,包括部分伏山楂、紅花山楂1號、野山楂1號和華盛頓山楂1號。5.通過對成熟山楂果實在4℃條件下的耐貯性調查,初步篩選出68份貯藏性較強的品種,如'輝縣大紅'、'晉縣小野山楂'、'平邑伏紅子'等。此外通過對185份山楂種質資源的抗食心蟲的特征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白瓤綿'、'福山綿球'和'平邑大紅子'等39份山楂資源的蟲果率較低,在20%以下;其中3份山楂資源屬于高抗食心蟲資源,分別是'益都敞口'、'京短1號'、'平邑伏紅子',蟲果率均在5%以內。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66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楊虎;我國山楂生產前景及對策[J];新農業(yè);1990年08期
2 李永澤,,郇魯玲;山楂結實特性的研究[J];落葉果樹;1995年03期
3 汪開治;消食強心話山楂[J];植物雜志;2001年05期
4 羅威碧 ,黃土桂 ,嚴加武;發(fā)展山楂生產大有可為[J];廣西林業(yè);2005年01期
5 程鵬;;山楂栽培管理技術初探[J];新疆農業(yè)科技;2009年04期
6 李興思;李欣波;李曉晨;;山楂豐產栽培技術[J];果農之友;2010年08期
7 萬少俠;雷超群;;山楂果實的采收處理及貯藏保鮮技術[J];中國果菜;2010年11期
8 劉炳山;;淺談山楂的栽培與管理[J];中國園藝文摘;2010年09期
9 柳唐鏡;張棵;劉國英;吳素萍;伍錢林;陳寶燕;鐘娜;;中國山楂屬植物資源研究和利用現(xiàn)狀[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1年08期
10 何勝禮;;平?jīng)錾介脑耘嗯c管理[J];中國林業(yè);2012年1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北京 格瑞;紅花山楂[N];中國花卉報;2003年
2 祖襲堯;山楂對心血管病的功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3 寶峰;山楂盆景的制作與養(yǎng)護[N];中國花卉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代紅艷;山楂種質資源的分子鑒定及創(chuàng)新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楊青;山楂主干拉枝及果實采后生理研究[D];聊城大學;2016年
2 崔金鑫;山楂雜交后代性狀變異調查[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6年
3 黃閃閃;部分山楂種質資源重要果實性狀的評價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7年
4 李淑娟;觀賞山楂的適應性比較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7年
5 劉曉正;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qū)山楂早實豐產栽培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6 韓國粉;軟核山楂與硬核山楂基因表達差異分析及木質素合成相關轉錄因子基因的克隆與鑒定[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陳洪雨;山楂黃烷醇延緩衰老活性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3年
8 馮海霞;山楂和桃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及甜椒內質網(wǎng)小分子量熱激蛋白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D];聊城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69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66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