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敏性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其應用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溫敏性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其應用于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分析 出處:《江蘇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磺胺二甲基嘧啶 溫敏性印跡聚合物 表面印跡法 吸附 再生性
【摘要】:磺胺類藥物(SAs)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由于其在治療畜禽疾病方面具有見效快及價格低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使用。然而,近些年來磺胺類藥物被大量非法使用甚至濫用,這導致很多動物源性食品中出現(xiàn)SAs不同程度的殘留。同時,磺胺類物質(zhì)通過各種途徑排放到土壤和水環(huán)境中,這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等被污染。環(huán)境中殘留的SAs在生物鏈轉(zhuǎn)移和富集的作用下最終會進入人體,SAs的超標殘留會對人體帶來極大危害,比如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肝中毒、影響人體泌尿系統(tǒng)、引發(fā)癌癥等。因此,對環(huán)境樣品中SAs進行有效的富集分離、檢測分析是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分子印跡技術(shù)模擬抗原與抗體、酶與底物等識別機理制備出的分子印跡聚合物(MIPs)是一類新型的智能材料,它對模板分子有特異性吸附能力。近年來,刺激響應性分子印跡材料成為研究熱點,因為只需改變溫度、光、pH等刺激信號,印跡材料的空間結(jié)構(gòu)就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實現(xiàn)對目標物質(zhì)的吸附和釋放行為。本文以磺胺二甲基嘧啶(SMZ)為模板分子,N-異丙基丙烯酰胺為溫敏功能單體,利用表面印跡法,合成出兩種基于不同載體的溫敏性分子印跡材料。通過紅外光譜、透射電鏡、XRD、熱重分析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對合成的聚合物進行結(jié)構(gòu)和性能分析,同時對其吸附性能進行研究。最終將這種新穎材料作為吸附劑成功地應用于實際水樣中SMZ的富集檢測。主要內(nèi)容如下:(1)采用溶膠-凝膠技術(shù)合成出粒徑均勻的SiO2納米粒子,對其表面進行改性接枝雙鍵,然后在改性的的硅球表面進行印跡聚合得到SMZ-MIPs。對比三組交聯(lián)劑種類和含量不同的分子印跡材料的平衡吸附量以及親水性,以得到本實驗中的最佳印跡組。吸附動力學實驗表明MIPs對SMZ的吸附行為比較吻合準二級動力學模型,說明其以化學吸附為主。在80 min時,MIPs對SMZ的吸附達到飽和,吸附量可達8.1 mg/g。而NIPs的吸附行為更符合準一級動力學模型,說明其以物理吸附為主。MIPs在35℃下對SMZ的吸附等溫線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R2達到0.9914),而NIPs的吸附等溫線比較符合Langmuir模型,這說明了MIPs與NIPs的吸附機理有所不同。(2)采用水熱法合成出分散性好的Fe_3O_4,在其表面功能化改性后包裹一層印跡層。由于載體具有超順磁性,分子印跡材料在磁場作用力下可以從溶液中快速分離。磁溫敏性聚合物具有溫度響應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其吸附能力,在35℃時TMIPs平衡吸附量最大,可達18.9 mg/g。再生實驗中,經(jīng)過5次循環(huán),TMIPs的吸附量只降低了10.4%。該TMIPs成功應用于實際水樣中SMZ的富集、分離和檢測,平均回收率為83.2%~96.8%。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Q424;X59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學才;吳佳雯;胡琪;李曉宇;李鵬飛;余會成;李小燕;雷福厚;;基于石墨烯的毒死蜱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及對毒死蜱的測定[J];分析化學;2015年03期
2 朱煜;王曉工;;偶氮液晶嵌段共聚物自組裝和光響應性研究進展[J];高分子學報;2013年08期
3 魏小平;常川;李建平;;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選擇性識別及電催化檢測多巴胺[J];化學學報;2013年06期
4 王紅濤;吳玄;趙慧敏;全燮;;分子印跡膜修飾TiO_2納米管及其光催化降解鹽酸四環(huán)素[J];科學通報;2011年35期
5 陳緒猛;陸學民;路慶華;;離子自組裝方法在偶氮光響應材料制備中的應用[J];化學進展;2010年06期
6 王顏紅;霍佳平;張紅;王世成;司士輝;林桂鳳;李國琛;劉偉;;阿特拉津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柱的制備及應用[J];分析化學;2010年05期
7 孫偉紅;冷凱良;王志杰;寧勁松;翟毓秀;邢麗紅;苗均魁;;HPLC-MS/MS內(nèi)標法同時測定水產(chǎn)品中18種磺胺類藥物殘留量[J];食品科學;2009年24期
8 滕久委;方軍;李德良;;磺胺二甲嘧啶及有關(guān)物質(zhì)HPLC檢測方法驗證[J];分析測試學報;2008年04期
9 劉雪紅;李娟;董紫凌;宋平;韓鳳麗;馬萍;;雞肉中磺胺類藥物殘留的薄層色譜檢測方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7年05期
10 葉計朋;鄒世春;張干;徐維海;;典型抗生素類藥物在珠江三角洲水體中的污染特征[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7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趙琪;分子印跡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用于食品和環(huán)境樣品中污染物快速檢測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2 盛蘭;吲哚并[2,1-b]VA唑啉分子開關(guān)多刺激響應及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3 朱麗麗;基于磁性分子印跡納米粒子的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及應用[D];江南大學;2014年
4 柴波;可見光響應催化材料的制備及其光催化產(chǎn)氫性能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5 高瑞霞;硅基質(zhì)核—殼結(jié)構(gòu)分子印跡納米材料的制備及應用[D];南開大學;2012年
6 李穎;多功能分子印跡聚合物的RAFT聚合制備及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史西志;食品和飼料中主要違禁藥物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孔宇;新型諾氟沙星分子印跡聚合物的設計、合成及其吸附行為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2 陳海燕;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技術(shù)在食品和環(huán)境樣品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張丹;納米材料表面分子印跡技術(shù)研究及其對農(nóng)藥的特異性識別[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趙偉;牛血清白蛋白磁性核殼結(jié)構(gòu)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與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09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0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