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脅迫下辣椒生理響應及土壤理化性質研究
本文關鍵詞: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脅迫下辣椒生理響應及土壤理化性質研究 出處:《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抗生素 土壤污染 辣椒 抗氧化酶 土壤酶 活性有機碳
【摘要】:本文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作為試驗材料,通過土壤盆栽梯度試驗,研究土壤添加OTC(土霉素)和SMZ(磺胺二甲嘧啶)對辣椒生長發(fā)育狀況利土壤質量水平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辣椒植株開花結果期后,OTC和SMZ處理下(除1 mg kg-1)辣椒株高和葉片數(shù)量等指標均有不同降低(P0.05),并且藥物處理濃度越高辣椒受到的抑制作用則更強。相比株高和葉片數(shù)量等指標抗生素添加后對辣椒產量的抑制效果更為明顯。OTC和SMZ處理濃度為1 mg kg-1時單株產量分別比對照降低21.7%和23.9%,然而當處理濃度達到50 mg kg-1后辣椒減產效果進一步加劇,其產量降幅分別高達86.8%和89.6%。研究發(fā)現(xiàn)同濃度下SMZ處理對辣椒生長發(fā)育的抑制作用強于OTC處理。當SMZ處理濃度達100 mgkg-1時辣椒植株全部死亡而OTC處理濃度需達到200 mg kg-1。此外,辣椒生長毒性測試結果也表明SMZ處理個指標ECso(50%影響濃度)值均低于OTC處理,以上結果均能證明SMZ對辣椒植株的毒性作用強于OTC。低濃度(≤1 mgkg-1) OTC和SMZ處理下辣椒可能受到刺激體內酶活性增加用以抵抗逆境脅迫,然而隨著處理濃度提升,抗生素對其刺激作用轉為抑制作用,植株體內酶活性顯著下降(P0.05)。試驗結果表明辣椒各器官(根、莖、葉以及果實)中POD和PPO活性隨藥物處理濃度上升表現(xiàn)為先增加后降低趨勢。例如,1 mg kg-1 SMZ處理下葉POD活性比對照增加38.4%,而當處理濃度為5-50 mg kg-1時POD活性減少14.1%~80.7%;莖PPO在1 mg kg-1 OTC處理下活性增加51.1%,而在50 mg kg-1時活性降低51.4%。此外,辣椒體內CAT活性在1 mg kg-1抗生素處理下卻是顯著降低(P0.05),這可能是CAT相比POD和PPO對藥物處理更加敏感,而酶在該濃度下被抑制進而表現(xiàn)出活性減少。果實CAT活性在OTC和SMZ 1~50 mg kg-1處理下分別降低13.9%~68.8%和23.3%~92.4%。綜上所述,試驗結果表明同一濃度處理下SMZ對辣椒植株生長及體內酶活性的影響效果均大于OTC處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轉化酶在OTC和SMZ污染下活性顯著降低(P0.05),抗生素處理≤50 mgkg-1時土壤酶活性隨藥物濃度增加而降低。例如,1~50 mgkg'OTC和SMZ處理下磷酸酶活性相比對照分別降低21.8%~52.2%和19.6%-51.9%。當污染物處理濃度50 mg kg-1時3種土壤酶活性在處理間并無顯著差異(P0.05),脲酶分別在OTC 50~200 mg kg-1和SMZ 50~100 mg kg-1處理下活性降幅范圍在48.9%~55.2%和56.5%~58.4%。然而,轉化酶在OTC50mgkg-1處理下活性仍顯著降低,并且降幅范圍在13.1%~48.5%;但是在1~10 mg kg-1OTC處理下轉化酶活性僅6.2%~9.6%。這說明轉化酶相比磷酸酶和脲酶對OTC耐性較高,因此在OTC低濃度處理下活性并未大幅降低。從整體來看SMZ添加對土壤酶的抑制作用要強于OTC?股匚廴緱l件下對土壤活性有機碳含量具有明顯影響,WSOC(水溶性有機碳和)DOC(溶解性有機碳)含量隨OTC和SMZ處理濃度升高整體呈遞增趨勢;WSOC最大增幅分別達137.1%和251.8%,DOC最大增幅分別達31.9%和10.7%;MBC(微生物量碳)和ROC(易氧化碳)含量隨OTC和SMZ處理濃度遞增而降低,MBC最大降幅分別達47.8%和52.4%;ROC最大降幅分別達4.9%和7.4%。試驗結果表明4種活性有機碳指標對抗生素敏感性大小順序為:WSOC MBCDOCROC,而同一濃度下SMZ脅迫下對活性有機碳含量影響大于OTC。此外,OTC和SMZ處理濃度為100~200 mg kg-1和50~100 mg kg1時,微生物商值(MBC/TOC)處于0.94%-1.46%,表明培養(yǎng)期結束土壤仍處于輕度污染;而當OTC和SMZ處理濃度低于50 mg kg-1和10 mg kg-1時,土壤受到污染程度較低或能自我修復。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641.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云虎;魯先文;;重金屬鋅對小麥葉綠素合成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08年09期
2 王愛軍,劉東臣,張風華;土壤環(huán)境中的鋅對春小麥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1988年03期
3 馮英梅;曹建華;彭輝;;鎘對不同品種小白菜生長及其品質的影響[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4 吳菊;林杰;楊飛;葉舟華;鮑維巨;應海良;;NaCl脅迫對3個番茄品種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5 姜國斌;金華;尚敏克;阮成江;姜健;矢幡久;;NaCl處理對苗木及其生理指標的影響[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施天生;曾祥幼;徐曉紅;馬海捷;陸定志;;多效唑浸種控制雜交水稻秧苗徒長及其與過氧化物酶的關系[J];浙江農業(yè)學報;1990年01期
7 王利民;陳金林;梁珍海;趙好;王麗娜;薛丹;郭麗華;;盆栽濱梅幼苗對NaCl脅迫的響應[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8 葉彬彬;嚴重玲;;鎘脅迫下紅樹林沉積物中水溶性有機物的變化[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8年02期
9 彭良志,胥洱,湯軍,宋乃晶,雷霆;土壤施用PP333對枳實生苗生長和營養(yǎng)元素吸收的影響[J];中國柑桔;1992年02期
10 王錦文;白秀;陳錦峰;王江;張崇邦;;復合重金屬Pb/Zn對香樟生理特征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志華;孫希生;白峰;;處理濃度、時期和果實(紅富士)采收期對1-MCP作用效果的影響[A];中國園藝學會第六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榮錦;光葉楮耐鹽無性系的篩選及其對NaCl脅迫的反應[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2 趙永艷;南京市近郊典型森林群落結構特征與恢復技術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靜;銫對菠菜和楊樹光合作用及逆境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2 王建寶;不同土壤中鍶在玉米向日葵中的累積差異及其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3 付瀚思;核酸微肥處理對芹菜生長與品質的影響[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4 沈NB暢;兩種桉樹在鑭、鈰脅迫下的耐性機理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李隆;兩種桉樹在鑭、鈰脅迫下的耐性和富集特征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6 劉健宏;兩種桉樹在鎘、銅、鉛和鋅脅迫下的耐性和富集特征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馬可雅;外源稀土鑭對茶園土壤碳氮及酶活性影響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8 凌德;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脅迫下辣椒生理響應及土壤理化性質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趙育鵬;弗吉尼亞櫟等5個樹種幼苗的耐鹽特性及評價[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10 胡慕蘭;不同NaCl濃度持續(xù)脅迫下油菜幼苗的生理響應[D];揚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08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0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