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液壓提升試驗臺設計及應用
本文關鍵詞:拖拉機液壓提升試驗臺設計及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拖拉機 試驗臺 檢測 液壓懸掛裝置 加載框架 提升能力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液壓技術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試驗研究的意義在于為廣大的農(nóng)機檢測單位與拖拉機生產(chǎn)廠家做拖拉機提升力試驗時提供一個簡單易用的試驗平臺。本試驗研究主要包括用于測試拖拉機液壓提升裝置提升能力的加載框架設計與仿真分析,液壓加載系統(tǒng)的設計和對拖拉機提升能力試驗臺的調(diào)試及試驗。依據(jù)農(nóng)用拖拉機三點懸掛裝置結構要求,設計了拖拉機加載提升機構試驗所需的加載框架,對加載框架做出力學強度分析。通過對比近年來國內(nèi)外多見的幾種提升加載方案,設計了滑動式加載提升系統(tǒng),加載油缸受到提升作用時在導軌上滑動從而實現(xiàn)與地面垂直,由此達到減少試驗誤差的效果。通過ADMAS仿真分析了加載框架和提升傳感器連接點的受力狀態(tài),確定了在最大44100N加載力運行條件下的提升機構試驗能夠運行穩(wěn)定。應用拖拉機提升試驗規(guī)程設計標準,設計了液壓加載系統(tǒng)加載油缸的運動速度、外部載荷和結構尺寸等工作參數(shù),得出液壓加載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流量和加載壓力。通過比對幾種液壓加載系統(tǒng)試驗方案,確定了本文液壓試驗臺的液壓系統(tǒng)方案。通過對LZ702、LZ802、LX502、FGS702等型號拖拉機液壓提升裝置的提升力和靜沉降試驗表明試驗臺工作性能穩(wěn)定,加載過程可靠;壓力的相對誤差在2%以內(nèi),提升力的相對誤差在1%以內(nèi)。加載提升時間在3秒以內(nèi),加載行程能夠達到700mm,最高提升位置時的立柱傾角能達到10°以上。試驗數(shù)據(jù)達到了拖拉機提升試驗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精度標準。本液壓提升試驗臺在湖南省農(nóng)業(yè)機械鑒定站進行了安裝試驗。樣機達到了設計要求,運行可靠,可以用于生產(chǎn)實際。
【關鍵詞】:拖拉機 試驗臺 檢測 液壓懸掛裝置 加載框架 提升能力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21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6
- 1.1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9-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10-11
- 1.2.1 國外研究狀況10-11
- 1.2.2 國內(nèi)研究狀況11
- 1.3 研究方案及特點11-14
- 1.4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14-15
- 1.4.1 試驗臺的設計14-15
- 1.4.2 試驗臺的安裝調(diào)試15
- 1.4.3 試驗內(nèi)容15
- 1.5 本章小結15-16
- 第二章 機具提升能力試驗臺總體設計16-21
- 2.1 試驗臺的基本構造及樣機16-19
- 2.2 試驗臺的基本參數(shù)19-20
- 2.3 本章小結20-21
- 第三章 加載框架的設計21-33
- 3.1 懸掛系統(tǒng)的元件21-22
- 3.2 設計依據(jù)22-23
- 3.2.1 農(nóng)具立柱的調(diào)整22-23
- 3.2.2 后懸掛點相關尺寸規(guī)定23
- 3.3 加載框架的設計23-27
- 3.3.1 加載框架的基本尺寸23-24
- 3.3.2 獲得加載框架強度設計的數(shù)據(jù)24-26
- 3.3.3 加載框架材料的選用26
- 3.3.4 加載框架的配重26-27
- 3.4 加載框架受力點的ADAMS仿真分析27-32
- 3.5 本章小結32-33
- 第四章 液壓加載系統(tǒng)的設計33-47
- 4.1 明確設計標準33-35
- 4.1.1 主機概況33
- 4.1.2 加載系統(tǒng)能夠完成的動作33-34
- 4.1.3 油缸的運動速度34-35
- 4.2 液壓系統(tǒng)的主要工作參數(shù)35-38
- 4.2.1 油缸載荷的組成與計算35-36
- 4.2.2 確定系統(tǒng)結構參數(shù)36
- 4.2.3 計算油缸的結構參數(shù)36-37
- 4.2.4 計算油缸流量37-38
- 4.2.5 系統(tǒng)參數(shù)的確定38
- 4.3 制定液壓加載系統(tǒng)設計方案38-41
- 4.3.1 方案的對比分析38-40
- 4.3.2 本試驗臺方案及其特點40-41
- 4.3.3 動力源的選擇41
- 4.4 液壓元件的選取及設計41-44
- 4.4.1 油泵的選擇41-42
- 4.4.2 閥的選取42-43
- 4.4.3 油箱容積的確定43-44
- 4.5 液壓系統(tǒng)性能驗算44-46
- 4.5.1 液壓系統(tǒng)的發(fā)熱溫升44
- 4.5.2 液壓系統(tǒng)的散熱功率44-45
- 4.5.3 根據(jù)散熱設計油箱容量45-46
- 4.6 本章小結46-47
- 第五章 試驗臺的研究試驗及結果47-53
- 5.1 試驗47-49
- 5.1.1 試驗準備47
- 5.1.2 試驗方法47-49
- 5.2 試驗結果49-52
- 5.3 本章小結52-53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53-55
- 6.1 結論53-54
- 6.2 展望54-55
- 參考文獻55-58
- 致謝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電控103空氣分配閥試驗臺[J];鐵道車輛;1977年Z1期
2 劉金樂;701型試驗臺改進及與705型合并的建議[J];鐵道車輛;1981年08期
3 王志康;粒子沖刷磨損試驗臺的研究[J];上海機械學院學報;1982年04期
4 關吉庫;;轉(zhuǎn)換鎖試驗臺[J];哈鐵科技通訊;1982年01期
5 ;西德建成西歐最大的地震試驗臺[J];國外核新聞;1983年08期
6 賈國方;;離心泵試驗臺精度分析和誤差估算[J];排灌機械;1989年02期
7 吳錫章,馬全富;卸荷式分配器試驗臺[J];拖拉機;1990年03期
8 ;韶3車電子柜試驗臺通過系統(tǒng)鑒定[J];電力機車技術;1991年03期
9 王夕生;實物輪軸試驗臺研究設計[J];鐵道車輛;2000年09期
10 袁祖強,洪榮晶;油封試驗臺系統(tǒng)設計[J];機電一體化;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左付山;丁正偉;;反力式滾筒試驗臺制動檢測精度影響分析[A];2011年全國電子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黃海波;;超越離合差速器試驗臺方案設計[A];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二屆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3 張帆;歐陽武;袁小陽;劉瑩;;立式轉(zhuǎn)子系統(tǒng)試驗臺研制中的試驗設計[A];第11屆全國轉(zhuǎn)子動力學學術討論會(ROTDYN2014)論文集(上冊)[C];2014年
4 魏偉;;120車輛分配閥及試驗臺的計算機模擬[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5 鄭澤;劉高峰;徐飛;阮青琴;;基于自適應算法的制動器試驗臺控制方法[A];全國先進制造技術高層論壇暨第九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孟憲堯;劉維來;白廣來;;12V230型柴油機試驗臺微機測控系統(tǒng)[A];2000年大連國際海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一卷)[C];2000年
7 崔占榮;李建橋;李因武;任露泉;;觸土部件模型切向動態(tài)試驗臺研制[A];農(nóng)業(yè)機械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學會成立40周年慶典暨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湯勃;孔建益;饒潤生;;管道加氣助送模型與原型相似性及試驗臺設計[A];武漢機械設計與傳動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張永勝;;關于研制JKS-2000型監(jiān)控裝置及附件綜合檢修試驗臺的探討[A];2009北京鐵路局技師論文集[C];2009年
10 陸亞俊;馬最良;朱林;;房間熱平衡法多功能試驗臺的研制[A];全國暖通空調(diào)制冷1990年學術年會資料集(上)[C];199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王彥 翟耀輝;江蘇建成首個雙面加載型葉片試驗臺[N];中國電力報;2014年
2 通訊員 石佑達 記者 趙中庸;120型空氣制動閥微機試驗臺通過部級技術審查[N];人民鐵道;2006年
3 記者 張銀炎;九院世界最大甲板機械通用試驗臺項目獲獎[N];中國船舶報;2010年
4 奚杭;敢于創(chuàng)新的試驗技師[N];中國航空報;2004年
5 李燕;燎原“小字輩”攀高峰[N];中國航空報;2001年
6 本報通訊員 文廣;高空臺勁歌 航空人情懷[N];中國航空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王丙臣 本報通訊員 解穩(wěn)路;手握閘把子 心系乘車人[N];人民鐵道;2011年
8 趙本圣 延軍;信義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LINK試驗臺[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9 盛根林;3200噸全球最大閥門試驗臺研發(fā)成功[N];中國工業(yè)報;2009年
10 許世明 崔華民;徐工模擬路面驅(qū)動橋試驗臺通過驗收[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述彥;工程機械多功能試驗臺牽引及加載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辛明明;CXK5463 B軸組件加速試驗分析與試驗臺設計[D];燕山大學;2015年
2 鐘俊輝;平均閥試驗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丁龍朋;鋸片式棉稈切割試驗臺的設計與試驗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4 程陽;被動式圓盤刀試驗臺研制及性能試驗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5 劉學璐;高速軸承打滑蹭傷試驗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6 卿宇;拖拉機液壓提升試驗臺設計及應用[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7 李國強;超臨界流體旋轉(zhuǎn)傳熱試驗臺研發(fā)[D];浙江大學;2016年
8 趙雷剛;車用電機在線檢測試驗臺研究與開發(fā)[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9 曾兵;彈性元件對汽車試驗臺振動特性的影響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10 尹莉麗;基于組態(tài)軟件離合器總成試驗臺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678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06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