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博顆粒的藥學及對仔豬抗腹瀉的藥效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蓼博顆粒的藥學及對仔豬抗腹瀉的藥效學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蓼博顆粒 仔豬腹瀉 藥效學 急性毒性 臨床用藥 含量檢測
【摘要】:仔豬腹瀉是一種發(fā)病率高、危害嚴重的疾病,給養(yǎng)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長期以來,各種抗生素在治療仔豬的腹瀉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飼用抗生素具有抗菌促生長的效果,得到了廣大養(yǎng)殖戶的親睞,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對食品品質(zhì)要求的不斷提高,抗生素的殘留對人體產(chǎn)生的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養(yǎng)殖業(yè)長期低劑量使用是細菌耐藥性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一些中藥尤其復方中藥,在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和抗炎方面預防和治療仔豬腹瀉方面有較好效果,其特點是毒性低,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無有害禁止殘留物,有些甚至還具有治療與營養(yǎng)補充的雙重作用。因此,應用中藥預防和治療仔豬腹瀉乃至其他疾病,受到了國內(nèi)外廣大學者的重視。蓼博顆粒(LB)是由辣蓼、博落回葉、魚腥草、穿心蓮四味中藥組成,其主要藥效成分為沒食子酸、血根堿、白屈菜紅堿、甲基正壬酮、穿心蓮內(nèi)酯。工藝研究:將博落回葉、穿心蓮兩味藥材切段,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過濾,濾液濃縮至適量;將魚腥草、辣蓼兩味藥材切段,加水煎煮3次,過濾,濾液濃縮至適量,將上面兩部分混合加上適量輔料混合、制成顆粒,干燥,即得。含量檢測部分:對蓼博顆粒四種有效成分的含量檢測方法進行了研究,采用一測多評的方法,以血根堿為內(nèi)參物,通過校正因子來計算其他三種有效成分的含量。檢測體系的建立,為監(jiān)測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安全性評價:急性毒性試驗測得,小鼠灌服給予LB25濃度0.38g/ml (15.2g/kg),最大體積40ml/kg,當日1次,未見明顯急性毒性反應。藥效學實驗:對大腸桿菌感染的小鼠造模。該部分觀察了LB25、LB30、LB40、 LB40-2對大腸桿菌所致小鼠腹瀉模型的影響,且三個樣品對應低、中、高劑量均相等。結(jié)果顯示:(1)LB25、LB30、LB40、LB40-2對大腸桿菌所致小鼠腹瀉有明顯抑制作用(2)三個樣品同等劑量下比較,LB40對大腸桿菌所致小鼠細菌性腹瀉的抑制作用更明顯。臨床試驗:共使用了6個劑量組驗證蓼博顆粒對仔豬腹瀉的治療作用。試驗結(jié)果顯示,給藥劑量在226.0mg/kg.bw、113.0mg/kg.bw、56.5mg/kg.bw、28.3mg/kg.bw、 14.2mg/kg.bw時,對仔豬腹瀉的治療有較好的效果。綜上所述,蓼博顆粒在預防和治療仔豬腹瀉方面效果顯著,產(chǎn)品質(zhì)量可控,毒副作用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其良好的效果,將廣泛用于養(yǎng)豬業(yè)乃至畜牧業(yè)用于預防和治療動物的腹瀉。
【關鍵詞】:蓼博顆粒 仔豬腹瀉 藥效學 急性毒性 臨床用藥 含量檢測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858.28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前言12-22
- 1.1 斷奶仔豬的腹瀉對養(yǎng)豬行業(yè)的危害12
- 1.2 仔豬腹瀉的分類研究12-14
- 1.2.1 細菌性腹瀉12-13
- 1.2.2 病毒性腹瀉13-14
- 1.2.3 寄生蟲性腹瀉14
- 1.2.4 非疾病性腹瀉14
- 1.3 仔豬腹瀉發(fā)展機理以及癥狀14-15
- 1.4 仔豬腹瀉的預防措施15
- 1.4.1 加強妊娠母豬的營養(yǎng)15
- 1.4.2 加強產(chǎn)房的衛(wèi)生環(huán)境15
- 1.4.3 科學的預防接種15
- 1.5 仔豬腹瀉的治療方法15-16
- 1.6 中獸藥顆粒劑的研究進展16-20
- 1.6.1 中獸藥顆粒劑的優(yōu)勢16-18
- 1.6.2 中獸藥顆粒劑研究中的新技術18-19
- 1.6.3 中獸藥顆粒劑在應用中遇到的問題19
- 1.6.4 中獸藥應用方式的新變化19-20
- 1.7 蓼博顆粒配方簡介20-21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1-22
- 第2章 蓼博顆粒的生產(chǎn)工藝研究22-29
- 2.1 研究背景和意義22
- 2.2 材料與方法22-25
- 2.2.1 試驗材料22
- 2.2.2 試驗方法22-25
- 2.3 結(jié)果與分析25-28
- 2.3.1 粒度檢查方法及結(jié)果25
- 2.3.2 溶化性和水分的測定方法及結(jié)果25-26
- 2.3.3 初步穩(wěn)定性試驗及結(jié)果26-28
- 2.4 討論28-29
- 2.4.1 蓼博顆粒提取工藝設計28
- 2.4.2 蓼博顆粒制粒輔料的選擇28-29
- 第3章 蓼博顆粒四種有效成分檢測方法的建立29-40
- 3.1 研究背景與意義29
- 3.2 材料與方法29-32
- 3.2.1 試驗材料29-30
- 3.2.2 試驗方法30-32
- 3.3 結(jié)果分析32-38
- 3.3.1 專屬性考察32-34
- 3.3.2 線性關系考察34
- 3.3.3 相對校正因子計算34-35
- 3.3.4 不同高效液相色譜儀與色譜柱上相對校正因子的考察35
- 3.3.5 待測組分色譜峰的定位35
- 3.3.6 精密度試驗35-36
- 3.3.7 穩(wěn)定性試驗36
- 3.3.8 重復性試驗36-37
- 3.3.9 加樣回收率試驗37
- 3.3.10 一測多評法與外標法測定結(jié)果比較37-38
- 3.4 討論38-40
- 3.4.1 樣品前處理方法的選擇38
- 3.4.2 檢測波長的選擇38-39
- 3.4.3 內(nèi)參物的選擇39
- 3.4.4 一測多評法色譜峰的定位39-40
- 第4章 小鼠經(jīng)口灌服蓼博顆粒急性毒性試驗40-47
- 4.1 研究背景和意義40
- 4.2 材料與方法40-44
- 4.2.1 試驗材料40-41
- 4.2.2 試驗方法41-44
- 4.3 結(jié)果與分析44-46
- 4.3.1 對一般活動狀況的影響44
- 4.3.2 動物中毒癥狀及死亡情況44
- 4.3.3 給藥后對小鼠體重的影響44-45
- 4.3.4 大體解剖檢查結(jié)果45-46
- 4.4 討論46-47
- 第5章 LB25、LB30、LB40、LB40-2對大腸桿菌致小鼠腹瀉作用的影響47-51
- 5.1 研究背景和意義47
- 5.2 試驗材料與方法47-49
- 5.2.1 試驗材料47
- 5.2.2 試驗方法47-49
- 5.3 結(jié)果與分析49-50
- 5.4 討論50-51
- 第6章 蓼博顆粒的臨床藥效研究51-55
- 6.1 研究背景和意義51
- 6.2 材料與方法51-52
- 6.2.1 試驗材料51
- 6.2.2 方法51-52
- 6.3 結(jié)果與分析52-53
- 6.3.1 仔豬痊愈天數(shù)統(tǒng)計表(第一批試驗)52-53
- 6.3.2 仔豬痊愈天數(shù)統(tǒng)計表(第二批試驗)53
- 6.4 討論53-55
- 第7章 全文總結(jié)及展望55-57
- 7.1 總結(jié)55-56
- 7.1.1 生產(chǎn)工藝流程55
- 7.1.2 急性毒性試驗55
- 7.1.3 藥效試驗55
- 7.1.4 臨床研究55-56
- 7.1.5 一測多評檢測方法研究56
- 7.2 展望及后續(xù)試驗56-57
- 參考文獻57-63
- 致謝63-64
- 作者簡介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延忠,紀鳳蘭,張殿文,梁榮輝,李慧津;心寧片藥效學實驗研究(Ⅱ)[J];特產(chǎn)研究;2005年01期
2 魯志平;姚海潮;色珠;拉巴次旦;曾江勇;四郎玉珍;次仁多吉;夏晨陽;劉建枝;董祿德;吳金措姆;楊德全;巴桑次仁;次央;;三種藏藥成分復方抗ORFV體內(nèi)外藥效學實驗研究[J];中國動物檢疫;2011年03期
3 車錫平,霍海如,康軍,徐淳,方劍;沙棘籽油的藥效學實驗研究[J];沙棘;1998年03期
4 許愛榮,胡秀杰,張桂賢;東北冬蟲夏草藥效學實驗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1年02期
5 張國紅,鄧學兵,王剛,何浚,嚴誠;百痢泰注射液藥效學實驗研究[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04年02期
6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佳璇;陳素紅;高雅文;呂圭原;馮丙江;王肖原;;消喘煎的藥效學實驗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盧潤生;羅朝忠;;制定中藥抗結(jié)核菌藥效學實驗標準方法的必要性[A];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淑華;王日;方彤;歐真蓉;鐘寧;岳瓊;黃秀華;莊鎮(zhèn)華;;連蒲雙清片藥效學實驗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暨全國藥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4 陳詩鴻;張桂菊;張世屏;王明香;陳明暉;;益肺健身顆粒對造模小鼠的藥效學實驗研究[A];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研究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1年
5 劉光珍;郭曉峰;;心舒靈膠囊的藥效學實驗研究[A];全國中藥研究與開發(fā)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6 張淑華;王日;方形;歐真蓉;鐘寧;岳瓊;黃秀華;莊鎮(zhèn)華;;連蒲雙清片藥效學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藥理學教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7 唐黎明;張素慧;寧煉;;經(jīng)絡天使膠囊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藥效學實驗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實驗藥理分會第六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胡賽升;覃永健;;濕癢洗劑藥效學實驗的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八次外治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溫魯平;李軍偉;王樹榮;;宮血?诜褐饕幮W實驗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實驗藥理分會第八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10 邱光清;李美珠;陳小娟;許連好;陳麗娟;沙聰威;周詩光;;肩腰通主要藥效學實驗[A];中國藥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通訊員 吳延華 記者 趙秋麗;現(xiàn)代藥效學彰顯阿膠免疫利用開發(fā)價值[N];光明日報;2003年
2 吳延華;現(xiàn)代藥效學彰顯阿膠免疫利用開發(fā)價值[N];光明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楚金普;中藥防齲藥效學實驗方法的建立[D];四川大學;2006年
2 趙今;中藥防齲藥效學實驗方法的建立—口腔微生物學實驗[D];四川大學;2006年
3 阮長春;丙二;藚⒃碥栈瘜W成分及其治療2型糖尿病大鼠的藥效學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4 楊敏;川薄油的部分藥效學及機理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5 李海燕;龍芩草、通絡救腦組方成分的藥學、藥效學及作用機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6 李衛(wèi)民;厚樸咳喘方的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學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7 白浩;重組人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及其突變體的基因克隆、表達與性質(zhì)和藥效學的初步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李東良;新型Bcl-2反義寡核苷酸(F951)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藥效學和毒理學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攀博;小兒清熱寧顆粒工藝優(yōu)化的藥效學研究[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5年
2 耿元邦;溫熱病初期治療作用方劑蓮藍口服液的研制[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3 王愿;利腎膠囊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效學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1年
4 游元;蓼博顆粒的藥學及對仔豬抗腹瀉的藥效學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5 蔣榮華;瑤藥風濕骨痛噴霧劑抗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藥效學毒理學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王振華;棗參安神顆粒治療失眠的藥效學實驗研究及機制探討[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熊薇;熱感清顆粒藥效學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李罡;中藥復方功效與藥效學指標的相關分析[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6年
9 張楠楠;舒欣膠囊質(zhì)量標準及藥效學初步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10 張芳;濕疹消顆粒治療濕疹的藥效學實驗研究及機制探討[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15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01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