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直《重定陶淵明詩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2-10 17:20
古直先生是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史上全面箋注陶詩的第一位學(xué)者,在陶淵明享年和詩歌的箋注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古直對《重定陶淵明詩箋》一書做過三次修訂,1926年出版的《陶靖節(jié)詩箋》書后《校勘記》一則。通過分析古直為陶詩所作的《校勘記》,《重定陶淵明詩箋》的文本主要依據(jù)吳騫拜經(jīng)樓重刻湯文清本與陶澍本。在對史書記載和前人觀點懷疑的基礎(chǔ)上,古直參考了清末吳汝綸“五十一歲說”與梁啟超“五十六說”,作《陶靖節(jié)年譜》,提出了“五十二歲說”。在湯漢和陶澍的基礎(chǔ)上,古直注釋陶淵明《述酒》等詩,提出了一些新解,比如解“西嶺”為“昆侖”,也存在明顯缺陷,如對異文“四靈”“卜年”的認(rèn)定,論據(jù)皆不充足,對于詩意的理解也有些牽強和迂曲。古直箋注陶詩的主要方法是以史證詩,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挖掘陶淵明的“忠憤”思想,箋注與年譜相結(jié)合,將抽象的詩義具體化。此外,古直注陶還注重典故以及詞語出處,以陶注陶,以時風(fēng)注陶,以莊子釋陶。古直的箋注對后世丁福保、王叔岷、袁行霈、龔斌等注本影響較大,是陶淵明研究者不可以忽視的注本。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作品本身和詩歌接受三個因素造成了陶詩注釋的多樣性。陶詩不專言晉宋,反映了文人的理想境界,使得詩歌具有超...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成書與體例
1.1 《重定陶淵明詩箋》成書背景和過程
1.1.1 古直箋注陶詩
1.1.2 古直作陶淵明年譜
1.2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迸c體例
1.2.1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校勘
1.2.2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體例
第二章 古直陶淵明“五十二歲說”辨析
2.1 “五十二歲說”的提出背景
2.1.1 史料記載
2.1.2 前人對陶淵明的年歲論證
2.2 “五十二歲說”主要內(nèi)容及辨析
2.2.1 對“六十三歲說”的疑議
2.2.2 “五十二歲說”的考證過程辨析
2.3 古直“五十二歲說”的價值
2.3.1 引起學(xué)界對陶淵明年歲問題的關(guān)注
2.3.2 指出了梁《譜》中的問題
第三章 古直陶詩箋注研究
3.1 古直對陶詩的辨析
3.1.1 對《述酒》詩的辨析
3.1.2 對陶詩中其他“清剛之音”的辨析
3.2 古直“以史證詩”的注釋方法
3.3 古直陶詩箋注的特點
3.3.1 以史證詩
3.3.2 善于注釋典故以及詞語出處
3.3.3 從陶淵明語言背景來考證陶詩
3.3.4 揭示出陶詩與莊子的密切關(guān)系
3.4 古直陶詩箋注的價值和不足
3.4.1 古直箋注陶詩的價值
3.4.2 古直箋注陶詩不足之處
第四章 從古直注陶看陶詩的多樣性闡釋
4.1 陶詩箋注的多樣性
4.1.1 陶淵明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
4.1.2 作為文本的陶詩
4.1.3 陶淵明詩歌的詮釋性接受
4.2 成為經(jīng)典的陶詩
4.2.1 陶詩不專言晉宋
4.2.2 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xué)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本文編號:3739588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成書與體例
1.1 《重定陶淵明詩箋》成書背景和過程
1.1.1 古直箋注陶詩
1.1.2 古直作陶淵明年譜
1.2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迸c體例
1.2.1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校勘
1.2.2 《重定陶淵明詩箋》的體例
第二章 古直陶淵明“五十二歲說”辨析
2.1 “五十二歲說”的提出背景
2.1.1 史料記載
2.1.2 前人對陶淵明的年歲論證
2.2 “五十二歲說”主要內(nèi)容及辨析
2.2.1 對“六十三歲說”的疑議
2.2.2 “五十二歲說”的考證過程辨析
2.3 古直“五十二歲說”的價值
2.3.1 引起學(xué)界對陶淵明年歲問題的關(guān)注
2.3.2 指出了梁《譜》中的問題
第三章 古直陶詩箋注研究
3.1 古直對陶詩的辨析
3.1.1 對《述酒》詩的辨析
3.1.2 對陶詩中其他“清剛之音”的辨析
3.2 古直“以史證詩”的注釋方法
3.3 古直陶詩箋注的特點
3.3.1 以史證詩
3.3.2 善于注釋典故以及詞語出處
3.3.3 從陶淵明語言背景來考證陶詩
3.3.4 揭示出陶詩與莊子的密切關(guān)系
3.4 古直陶詩箋注的價值和不足
3.4.1 古直箋注陶詩的價值
3.4.2 古直箋注陶詩不足之處
第四章 從古直注陶看陶詩的多樣性闡釋
4.1 陶詩箋注的多樣性
4.1.1 陶淵明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
4.1.2 作為文本的陶詩
4.1.3 陶淵明詩歌的詮釋性接受
4.2 成為經(jīng)典的陶詩
4.2.1 陶詩不專言晉宋
4.2.2 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xué)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本文編號:3739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7395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