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介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20 11:53
姚思廉撰寫的《陳書》是二十四史之一,記載了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后主陳叔寶亡國前后三十三年間的史實,成書于貞觀十年(公元636年),該時段正處于漢語語法發(fā)展的過渡時期,是介詞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既保留了古老的語法現象,也演變出新的語法意義。探尋介詞內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構建一個完整的介詞系統(tǒng)是漢語史研究的關鍵一環(huán),因此,對《陳書》中的介詞進行全面研究在語言學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中古時期的史書語料《陳書》中的介詞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做了窮盡性的統(tǒng)計,并對書中的介詞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從介詞的分類、使用頻率、語法位置、句法功能等幾個方面展示了《陳書》介詞的全貌,力求能夠總結出《陳書》中介詞語義系統(tǒng)的特點和演變規(guī)律,從而為漢語介詞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本文除去結語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介紹了《陳書》的主要內容,說明其介詞系統(tǒng)的研究意義,闡述了《陳書》以及介詞的研究現狀,梳理了介詞的分類標準,并且對《陳書》中的介詞做出了詳細的分類。第二部分主要考察《陳書》介詞的使用情況,對《陳書》中的四類介詞:處所、時間類介詞,對象類介詞,原因、方式類介詞,范圍類介詞做出靜態(tài)描寫,主要包括對介詞進...
【文章頁數】: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意義及研究對象
1.2 研究現狀
1.3 介詞的界定和分類
2 處所、時間類介詞
2.1 處所介詞
2.1.1 所在處
2.1.2 始發(fā)處
2.1.3 終到處
2.1.4 .沿途
2.1.5 經由
2.1.6 方向類
2.1.7 處所范圍
2.2 時間介詞
2.2.1 起始點
2.2.2 終到點
2.2.3 時間點
2.2.4 時機
2.2.5 臨近點
2.2.6 經過
2.2.7 時間范圍
3 對象類介詞
3.1 處置對象
3.2 交與對象
3.3 涉及對象
3.4 比較對象
3.5 施事對象
3.6 言談對象
3.7 接受對象
3.8 求索對象
3.9 師從對象
3.10 隨同對象
3.11 追隨對象
3.12 經由對象
3.13 對象范圍
4 原因、方式類介詞
4.1 原因
4.2 憑借利用
4.3 工具
4.4 依據
4.5 身份
4.6 連帶
5 范圍類介詞
5.1 程度
5.2 關涉
5.3 增加
5.4 言談內容
5.5 視角
6 《陳書》介詞系統(tǒng)及特點
6.1 《陳書》介詞語義系統(tǒng)及特點
6.2 《陳書》介詞位置分布及特點
6.3 《陳書》介詞傳承發(fā)展及特點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甲骨文處所介詞“自”及相關問題研究[J]. 張玉金. 中國語文. 2019(02)
[2]“V+至”結構的詞匯化及相關問題研究[J]. 羅耀華,姚文彪. 語文研究. 2017(01)
[3]“沿順”義介詞的內部層次性[J]. 何洪峰,崔云忠. 江漢學術. 2015(06)
[4]中古漢語時間介詞特點[J]. 吳金花.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4(03)
[5]出土先秦文獻介詞的起源與發(fā)展[J]. 張玉金. 學術研究. 2014(03)
[6]中古漢語同義時間介詞辨析[J]. 吳金花.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3(12)
[7]動詞“隨”的虛化過程[J]. 吳波.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8]時間介詞“當”的產生及發(fā)展[J]. 史冬青. 科技信息. 2010(18)
[9]原因介詞“坐”是如何發(fā)展來的[J]. 馬貝加.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09(02)
[10]原因介詞“坐”的產生[J]. 馬貝加. 語言研究. 2009(02)
博士論文
[1]《南齊書》介詞研究[D]. 邱峰.山東大學 2009
[2]《祖堂集》介詞研究[D]. 田春來.上海師范大學 2007
[3]中古漢語時間介詞研究[D]. 吳金花.福建師范大學 2006
[4]《春秋左傳》介詞研究[D]. 王鴻濱.復旦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梁書》介詞研究[D]. 成希楠.湖南師范大學 2018
[2]《憐香伴》介詞、連詞研究[D]. 趙麗.安徽大學 2018
[3]楚簡和秦簡介詞研究[D]. 陳安琪.華中師范大學 2017
[4]《華陽國志》介詞研究[D]. 于月.延邊大學 2016
[5]《水經注》介詞研究[D]. 劉真.東北師范大學 2015
[6]《淮南子》介詞研究[D]. 郝轉萍.西北師范大學 2015
[7]《水經注》介詞研究[D]. 岳麗.華中科技大學 2015
[8]《淮南子》介詞研究[D]. 常金秀.華中科技大學 2015
[9]《神仙傳》介詞研究[D]. 賈立賢.天津大學 2014
[10]《陳書》同義詞研究[D]. 任倩倩.山東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663952
【文章頁數】: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意義及研究對象
1.2 研究現狀
1.3 介詞的界定和分類
2 處所、時間類介詞
2.1 處所介詞
2.1.1 所在處
2.1.2 始發(fā)處
2.1.3 終到處
2.1.4 .沿途
2.1.5 經由
2.1.6 方向類
2.1.7 處所范圍
2.2 時間介詞
2.2.1 起始點
2.2.2 終到點
2.2.3 時間點
2.2.4 時機
2.2.5 臨近點
2.2.6 經過
2.2.7 時間范圍
3 對象類介詞
3.1 處置對象
3.2 交與對象
3.3 涉及對象
3.4 比較對象
3.5 施事對象
3.6 言談對象
3.7 接受對象
3.8 求索對象
3.9 師從對象
3.10 隨同對象
3.11 追隨對象
3.12 經由對象
3.13 對象范圍
4 原因、方式類介詞
4.1 原因
4.2 憑借利用
4.3 工具
4.4 依據
4.5 身份
4.6 連帶
5 范圍類介詞
5.1 程度
5.2 關涉
5.3 增加
5.4 言談內容
5.5 視角
6 《陳書》介詞系統(tǒng)及特點
6.1 《陳書》介詞語義系統(tǒng)及特點
6.2 《陳書》介詞位置分布及特點
6.3 《陳書》介詞傳承發(fā)展及特點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甲骨文處所介詞“自”及相關問題研究[J]. 張玉金. 中國語文. 2019(02)
[2]“V+至”結構的詞匯化及相關問題研究[J]. 羅耀華,姚文彪. 語文研究. 2017(01)
[3]“沿順”義介詞的內部層次性[J]. 何洪峰,崔云忠. 江漢學術. 2015(06)
[4]中古漢語時間介詞特點[J]. 吳金花.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4(03)
[5]出土先秦文獻介詞的起源與發(fā)展[J]. 張玉金. 學術研究. 2014(03)
[6]中古漢語同義時間介詞辨析[J]. 吳金花.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3(12)
[7]動詞“隨”的虛化過程[J]. 吳波.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8]時間介詞“當”的產生及發(fā)展[J]. 史冬青. 科技信息. 2010(18)
[9]原因介詞“坐”是如何發(fā)展來的[J]. 馬貝加.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09(02)
[10]原因介詞“坐”的產生[J]. 馬貝加. 語言研究. 2009(02)
博士論文
[1]《南齊書》介詞研究[D]. 邱峰.山東大學 2009
[2]《祖堂集》介詞研究[D]. 田春來.上海師范大學 2007
[3]中古漢語時間介詞研究[D]. 吳金花.福建師范大學 2006
[4]《春秋左傳》介詞研究[D]. 王鴻濱.復旦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梁書》介詞研究[D]. 成希楠.湖南師范大學 2018
[2]《憐香伴》介詞、連詞研究[D]. 趙麗.安徽大學 2018
[3]楚簡和秦簡介詞研究[D]. 陳安琪.華中師范大學 2017
[4]《華陽國志》介詞研究[D]. 于月.延邊大學 2016
[5]《水經注》介詞研究[D]. 劉真.東北師范大學 2015
[6]《淮南子》介詞研究[D]. 郝轉萍.西北師范大學 2015
[7]《水經注》介詞研究[D]. 岳麗.華中科技大學 2015
[8]《淮南子》介詞研究[D]. 常金秀.華中科技大學 2015
[9]《神仙傳》介詞研究[D]. 賈立賢.天津大學 2014
[10]《陳書》同義詞研究[D]. 任倩倩.山東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663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6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