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出土弦紋折腹缽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22:04
弦紋折腹缽作為金代河津固鎮(zhèn)瓷窯址四號作坊內的大宗產品,數量多且形制特殊,在全國范圍內實屬罕見。通過對四號作坊弦紋折腹缽這一類器物的初步研究,盡可能對河津固鎮(zhèn)瓷窯址面貌及生產過程等進行部分復原,認清該器物的制作、裝燒等一系列生產過程,本文通過測量、繪圖表、觀察、統(tǒng)計,以及運用科技考古相關儀器等方法,對198件弦紋缽進行了初步探究,主要內容有:第一、通過對弦紋折腹缽的初步觀察,發(fā)現其形制較為單一,均為芒口、圓唇,大多為斂口,上腹較直或內斜,下腹折收,圈足或臥足?凇⒏共町愝^小,根據口部差異,可以將其分為敞口和斂口兩大類,其中敞口弦紋缽僅一件,為敞口,口沿下內收,折腹上外鼓。斂口弦紋缽根據底部差異又分為臥足、圈足兩大類,臥足類數量少僅六件,圈足類較多。第二、在坯體加工、化妝土、釉、裝飾技法和裝燒方法等方面均無較大差異。用輪制法一次拉坯而成,待坯體晾干定型后挖足成圈足,部分足墻經斜削,部分未斜削;或圈足削底成臥足。粗胎,胎色多偏黃,少量偏灰。上化妝土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內壁至外壁折腹處上化妝土,占大宗,第二種僅在內口沿下至外壁折腹處上化妝土,第三種在內口沿至外壁腹中上化妝土,僅一件。內壁及外壁...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四號作坊及周邊遺跡平面分布
第一章緒論3圖1.1固鎮(zhèn)窯位置(圖來源: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圖1.2四號作坊及周邊遺跡平面分布(圖來源: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
河津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出土弦紋折腹缽初探4圖1.3地層剖面圖(圖來源: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1.2研究綜述近年來金代遺址、墓葬不斷被發(fā)現,如山西地區(qū)在侯馬發(fā)現的金代家族墓地、陽泉市平坦垴村古城遺址南部的金墓、大同金代徐龜墓、晉中發(fā)現的金代正大五年墓、昔陽松溪路宋金墓、萬柏林區(qū)移村金元墓等,以及外省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等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豐富的隨葬品為研究金代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1.2.1金代瓷器的相關研究在趙光林、張寧的《金代瓷器的初步探究》1一文中,提到山西省境內古窯址星羅棋布,大小不下六十余處,中原地區(qū)遭到靖康之變,使得陶瓷手工業(yè)也受到嚴重破壞,而山西則較少受戰(zhàn)爭破壞,故金代陶瓷業(yè)在這里有更廣泛的發(fā)展。劉濤《宋遼金紀年瓷》2一書中,將金代墓葬出土、館藏等瓷器按照窯系進行劃分和梳理,將山西地區(qū)的諸多窯口劃分到“磁州窯類型”中,筆者認為這樣劃分會導致山西地區(qū)瓷器的時代特征和自有的風格被忽略。彭善國在《試述東北地區(qū)出土的金代瓷器》3一文中對中國東北、內蒙古東部地區(qū),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等的墓葬、城址、窖藏、窯址等進行分析,認為東北地區(qū)出土瓷器的基本類型主要包括定窯及本地窯場生產的白瓷(土產白瓷)、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黑花瓷器、耀州窯風格的青瓷、景德鎮(zhèn)青白瓷器、黑(醬)釉瓷器等等,東北地區(qū)金代瓷器主要有赤峰缸瓦窯和冮官屯窯。相關的博士論文主要有《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學研究》4對宋代至元代南北方的陶1趙光林,張寧.金代瓷器的初步探索.考古.1979(05):461-471+489-491.2劉濤.宋遼金紀年瓷.文物出版社.2004(07).3彭善國.試述東北地區(qū)出土的金代瓷器.北方文物.2010(01).4劉輝.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學研究.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解開乾隆皇帝的誤會 金代河津窯陶瓷枕雅賞[J]. 趙凡奇. 收藏. 2019(11)
[2]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河津固鎮(zhèn)窯瓷枕考[J]. 何東紅. 文物天地. 2019(09)
[3]山西興縣磁窯溝北宋窯場與其燒造的瓷器[J]. 孟耀虎. 文物天地. 2019(09)
[4]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J]. 王曉毅,高振華,賈堯,馬鵬亮,袁國華. 考古. 2019(03)
[5]河津固鎮(zhèn)金代陶瓷枕[J]. 賈堯,高振華. 收藏. 2017(11)
[6]河津固鎮(zhèn)窯址金代黑地白繪花瓷洗[J]. 梁孝,孫先徒. 大眾考古. 2017(08)
[7]河津窯金代黑畫花瓷器[J]. 孟耀虎. 收藏家. 2017(07)
[8]山西河津窯金代黑畫花瓷器[J]. 孟耀虎. 收藏. 2017(06)
[9]改寫山西制瓷史 河津固鎮(zhèn)宋金瓷窯址[J]. 高振華,賈堯,王曉毅. 大眾考古. 2017(05)
[10]山西河津、鄉(xiāng)寧瓷窯遺存調查簡況[J]. 曾昭冬,劉翠. 文物世界. 2017(03)
博士論文
[1]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學研究[D]. 劉輝.吉林大學 2019
碩士論文
[1]山東出土宋金元瓷器初步研究[D]. 周瑞.吉林大學 2018
[2]宋元時期瓷器開光裝飾的初步研究[D]. 陳國京.吉林大學 2017
[3]山西地區(qū)宋金窯址采集瓷片科技研究[D]. 解晉.山西大學 2017
[4]山西地區(qū)宋元時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D]. 馮宵慧.山西大學 2017
[5]河南地區(qū)宋金時期墓葬出土瓷器初步研究[D]. 牛舒婧.西北大學 2017
[6]北方地區(qū)宋元時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D]. 馬萌萌.吉林大學 2016
[7]蒲州故城遺址出土陶、瓷器研究[D]. 張?zhí)扃?山西大學 2016
[8]金朝白瓷研究[D]. 劉惠毓.南京大學 2016
[9]河南宋金時期瓷窯遺存研究[D]. 張令.廣西師范大學 2016
[10]北方地區(qū)宋遼金黑釉瓷器的考古學研究[D]. 李蔚然.吉林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7580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四號作坊及周邊遺跡平面分布
第一章緒論3圖1.1固鎮(zhèn)窯位置(圖來源: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圖1.2四號作坊及周邊遺跡平面分布(圖來源: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
河津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出土弦紋折腹缽初探4圖1.3地層剖面圖(圖來源: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1.2研究綜述近年來金代遺址、墓葬不斷被發(fā)現,如山西地區(qū)在侯馬發(fā)現的金代家族墓地、陽泉市平坦垴村古城遺址南部的金墓、大同金代徐龜墓、晉中發(fā)現的金代正大五年墓、昔陽松溪路宋金墓、萬柏林區(qū)移村金元墓等,以及外省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等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豐富的隨葬品為研究金代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1.2.1金代瓷器的相關研究在趙光林、張寧的《金代瓷器的初步探究》1一文中,提到山西省境內古窯址星羅棋布,大小不下六十余處,中原地區(qū)遭到靖康之變,使得陶瓷手工業(yè)也受到嚴重破壞,而山西則較少受戰(zhàn)爭破壞,故金代陶瓷業(yè)在這里有更廣泛的發(fā)展。劉濤《宋遼金紀年瓷》2一書中,將金代墓葬出土、館藏等瓷器按照窯系進行劃分和梳理,將山西地區(qū)的諸多窯口劃分到“磁州窯類型”中,筆者認為這樣劃分會導致山西地區(qū)瓷器的時代特征和自有的風格被忽略。彭善國在《試述東北地區(qū)出土的金代瓷器》3一文中對中國東北、內蒙古東部地區(qū),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等的墓葬、城址、窖藏、窯址等進行分析,認為東北地區(qū)出土瓷器的基本類型主要包括定窯及本地窯場生產的白瓷(土產白瓷)、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黑花瓷器、耀州窯風格的青瓷、景德鎮(zhèn)青白瓷器、黑(醬)釉瓷器等等,東北地區(qū)金代瓷器主要有赤峰缸瓦窯和冮官屯窯。相關的博士論文主要有《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學研究》4對宋代至元代南北方的陶1趙光林,張寧.金代瓷器的初步探索.考古.1979(05):461-471+489-491.2劉濤.宋遼金紀年瓷.文物出版社.2004(07).3彭善國.試述東北地區(qū)出土的金代瓷器.北方文物.2010(01).4劉輝.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學研究.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解開乾隆皇帝的誤會 金代河津窯陶瓷枕雅賞[J]. 趙凡奇. 收藏. 2019(11)
[2]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河津固鎮(zhèn)窯瓷枕考[J]. 何東紅. 文物天地. 2019(09)
[3]山西興縣磁窯溝北宋窯場與其燒造的瓷器[J]. 孟耀虎. 文物天地. 2019(09)
[4]山西河津市固鎮(zhèn)瓷窯址金代四號作坊發(fā)掘簡報[J]. 王曉毅,高振華,賈堯,馬鵬亮,袁國華. 考古. 2019(03)
[5]河津固鎮(zhèn)金代陶瓷枕[J]. 賈堯,高振華. 收藏. 2017(11)
[6]河津固鎮(zhèn)窯址金代黑地白繪花瓷洗[J]. 梁孝,孫先徒. 大眾考古. 2017(08)
[7]河津窯金代黑畫花瓷器[J]. 孟耀虎. 收藏家. 2017(07)
[8]山西河津窯金代黑畫花瓷器[J]. 孟耀虎. 收藏. 2017(06)
[9]改寫山西制瓷史 河津固鎮(zhèn)宋金瓷窯址[J]. 高振華,賈堯,王曉毅. 大眾考古. 2017(05)
[10]山西河津、鄉(xiāng)寧瓷窯遺存調查簡況[J]. 曾昭冬,劉翠. 文物世界. 2017(03)
博士論文
[1]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學研究[D]. 劉輝.吉林大學 2019
碩士論文
[1]山東出土宋金元瓷器初步研究[D]. 周瑞.吉林大學 2018
[2]宋元時期瓷器開光裝飾的初步研究[D]. 陳國京.吉林大學 2017
[3]山西地區(qū)宋金窯址采集瓷片科技研究[D]. 解晉.山西大學 2017
[4]山西地區(qū)宋元時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D]. 馮宵慧.山西大學 2017
[5]河南地區(qū)宋金時期墓葬出土瓷器初步研究[D]. 牛舒婧.西北大學 2017
[6]北方地區(qū)宋元時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D]. 馬萌萌.吉林大學 2016
[7]蒲州故城遺址出土陶、瓷器研究[D]. 張?zhí)扃?山西大學 2016
[8]金朝白瓷研究[D]. 劉惠毓.南京大學 2016
[9]河南宋金時期瓷窯遺存研究[D]. 張令.廣西師范大學 2016
[10]北方地區(qū)宋遼金黑釉瓷器的考古學研究[D]. 李蔚然.吉林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75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