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氣”論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13:39
郭璞未曾明確提出“氣”論思想,但滲透在其文字中的儒、道、易、玄等諸家思想皆涉及“氣”論。本文主要論述郭璞著作中對“氣”的運用,對其思想進行探究。通過總結郭璞的注文、圖贊以及疏、賦、游仙詩中對“氣”的運用,理出以“氣”為線索的思想框架,以深化對郭璞思想的理解。文章主體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列表總結郭璞在《山海經注》《山海經圖贊》《爾雅注》《爾雅圖贊》中對“氣”的使用情況,根據不同“氣”的表現進行分類,并作出具體闡述,以此總結郭璞注釋及圖贊的思想特點,尤其是將“異氣”與“地氣”作為神靈異獸和遠國異人稟賦獨特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郭璞游仙詩中出現的“氣”,將其作出分類,聯系《山海經注》等中的內容進行解讀,突出詩中獨特的“靈氣”與“仙氣”。并將郭璞的游仙詩與玄言詩聯系起來論述其創(chuàng)作特點,探討才氣對于郭璞創(chuàng)作的影響。第三部分主要從“靈氣”的角度闡釋郭璞的《江賦》,進行從言辭到內蘊的解讀,以郭璞文辭之間奇崛的用詞、行文當中貫通的“氣脈”,總結作品體現出的磅礴氣勢。第四部分主要從郭璞承襲前人的“天人感應”思想出發(fā),闡釋郭璞在奏疏中“氣”的含義,從“氣”的角度分析郭璞的陰陽災異思想。郭璞在奏疏中表現出...
【文章來源】:安慶師范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現狀
二、研究目的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郭璞注釋與圖贊中的“氣”
第一節(jié) 郭璞注釋中的“氣”
第二節(jié) 郭璞圖贊中的“氣”
第二章 游仙詩中的“氣”
第一節(jié) 詩句外顯之“氣”
第二節(jié) 詩句內含之“氣”
第三章 《江賦》中的“氣”
第一節(jié) 《江賦》之“靈氣”
第二節(jié) 《江賦》之氣勢
第四章 奏疏中的“氣”
第一節(jié) 《省刑疏》中的“氣”
第二節(jié) 《日有黑氣疏》中的“氣”
第三節(jié) 《皇孫生請布澤疏》中的“氣”
第五章 郭璞哲學思想之“氣”
第一節(jié) “一氣”為萬物本原
第二節(jié) 稟氣為異同根本
第三節(jié) 應氣為運化準則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讀研期間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郭璞注《山海經》的陰陽思想[J]. 張閩敏. 文教資料. 2018(15)
[2]郭璞《游仙詩》思想情感構成[J]. 周夢夢. 名作欣賞. 2014(29)
[3]“大、小傳統”之間:論郭璞《山海經圖贊》的天人感應思想[J]. 張偉. 東方論壇. 2014(02)
[4]郭璞《游仙詩》的主題及其思想特征[J]. 趙沛霖.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6)
[5]郭璞《游仙詩》中的神仙世界與宗教存想[J]. 趙沛霖. 文學遺產. 2012(04)
[6]郭璞三論[J]. 王澍. 蘭臺世界. 2011(31)
[7]論郭璞對《山海經》之奇物的全新解讀[J]. 衣淑艷,傅亞庶. 中國文學研究. 2011(04)
[8]郭璞注書和辭賦中的“美”與“道”[J]. 衣淑艷,傅亞庶. 求索. 2011(03)
[9]在異書而畢綜 瞻往滯而咸釋——郭璞史學成就探微[J]. 張莉. 運城學院學報. 2008(01)
[10]論郭璞身份認同的錯位——兼論漢末魏晉時期思想與學術的歷史流變[J]. 翁頻.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1)
碩士論文
[1]郭璞思想綜論[D]. 趙夢.遼寧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96885
【文章來源】:安慶師范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現狀
二、研究目的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郭璞注釋與圖贊中的“氣”
第一節(jié) 郭璞注釋中的“氣”
第二節(jié) 郭璞圖贊中的“氣”
第二章 游仙詩中的“氣”
第一節(jié) 詩句外顯之“氣”
第二節(jié) 詩句內含之“氣”
第三章 《江賦》中的“氣”
第一節(jié) 《江賦》之“靈氣”
第二節(jié) 《江賦》之氣勢
第四章 奏疏中的“氣”
第一節(jié) 《省刑疏》中的“氣”
第二節(jié) 《日有黑氣疏》中的“氣”
第三節(jié) 《皇孫生請布澤疏》中的“氣”
第五章 郭璞哲學思想之“氣”
第一節(jié) “一氣”為萬物本原
第二節(jié) 稟氣為異同根本
第三節(jié) 應氣為運化準則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讀研期間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郭璞注《山海經》的陰陽思想[J]. 張閩敏. 文教資料. 2018(15)
[2]郭璞《游仙詩》思想情感構成[J]. 周夢夢. 名作欣賞. 2014(29)
[3]“大、小傳統”之間:論郭璞《山海經圖贊》的天人感應思想[J]. 張偉. 東方論壇. 2014(02)
[4]郭璞《游仙詩》的主題及其思想特征[J]. 趙沛霖.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6)
[5]郭璞《游仙詩》中的神仙世界與宗教存想[J]. 趙沛霖. 文學遺產. 2012(04)
[6]郭璞三論[J]. 王澍. 蘭臺世界. 2011(31)
[7]論郭璞對《山海經》之奇物的全新解讀[J]. 衣淑艷,傅亞庶. 中國文學研究. 2011(04)
[8]郭璞注書和辭賦中的“美”與“道”[J]. 衣淑艷,傅亞庶. 求索. 2011(03)
[9]在異書而畢綜 瞻往滯而咸釋——郭璞史學成就探微[J]. 張莉. 運城學院學報. 2008(01)
[10]論郭璞身份認同的錯位——兼論漢末魏晉時期思想與學術的歷史流變[J]. 翁頻.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1)
碩士論文
[1]郭璞思想綜論[D]. 趙夢.遼寧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96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