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五代十國中書舍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20:30
  五代十國承唐啟宋,是連接唐宋的一個重要時期,中書舍人在選任、管理、職掌等方面,既有對唐代的繼承,又出現(xiàn)一些新的特點。五代十國中書舍人的選任標準以詞學為主,途徑主要有科舉制和辟署制。五代十國中書舍人的選任,仍然重視業(yè)務(wù)能力和道德素養(yǎng),即以詞學、才敏和器識為主要選任標準,博學善屬文、援筆立成等仍是中書舍人必須具備的條件。選任途徑方面,中書舍人的選任以科舉為主,但由于五代十國時期藩鎮(zhèn)林立,節(jié)度使辟署制進一步發(fā)展,因此進入幕府供職逐漸晉升為中書舍人者有所增加。五代十國中書舍人在管理上是承唐啟宋的過渡階段。品位官階方面,五代十國時期,已有中書舍人提出提升品位的奏請,該時期是中書舍人品位上升的過渡階段,直至宋神宗元豐改制,中書舍完成了由正五品到正四品的升遷。遷轉(zhuǎn)方面,五代十國中書舍人一改唐僖宗以后中書舍人與寺監(jiān)官互不遷轉(zhuǎn)的局面,重新與寺監(jiān)官互轉(zhuǎn);隨著樞密院的設(shè)立,中書舍人開始遷入樞密院,這為宋代以文人治軍事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五代十國中書舍人在職掌上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以制誥權(quán)為中心的各項職權(quán)進一步使職化。五代十國中書舍人既起草皇帝制敕,又起草宰相政令,與其他詞臣共同掌典內(nèi)外兩制?颊n察冤已不再是這一...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和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重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五代十國中書舍人的選任標準與途徑
    第一節(jié) 選任標準
    第二節(jié) 選任方式
第二章 五代十國中書舍人的宿直和管理
    第一節(jié) 中書舍人的宿直制度
    第二節(jié) 中書舍人的管理
第三章 五代十國時期中書舍人的執(zhí)掌
    第一節(jié) 草擬詔敕
    第二節(jié) 奉表勞問冊命與考課察冤
    第三節(jié) 其他職責
第四章 中書舍人與五代十國政治
    第一節(jié) 中書舍人與五代政治
    第二節(jié) 中書舍人與十國政治
第五章 五代十國中書舍人的科舉出身與家族地域性
    第一節(jié) 科舉出身
    第二節(jié) 地域性
    第三節(jié) 家族性
結(jié)語
附錄
    表1 五代中書舍人簡表
    表2 十國中書舍人簡表
    表3 五代中書舍人遷入官統(tǒng)計表
    表4 南唐中書舍人遷入官統(tǒng)計表
    表5 五代中書舍人遷出官統(tǒng)計表
    表6 南唐中書舍人遷出官統(tǒng)計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及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唐代中書舍人的使職化[J]. 賴瑞和.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2)
[2]南唐士人黨爭研究[J]. 元志立.  文史博覽(理論). 2015(01)
[3]論唐五代社會與政治中的詞臣與詞臣家族——以新出石刻資料為例[J]. 陸揚.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4)
[4]唐代門蔭入仕的幾個問題[J]. 張景臣.  殷都學刊. 2011(04)
[5]唐初中書舍人“參議表章”辨[J]. 熊燕軍.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7(02)
[6]政治制度史視野下的唐宋變革[J]. 劉后濱.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2)
[7]論唐代的封駁制度[J]. 王雪玲.  史學月刊. 2005(09)
[8]唐代中書門下體制下的三省機構(gòu)與職權(quán)——兼論中古國家權(quán)力運作方式的轉(zhuǎn)變[J]. 劉后濱.  歷史研究. 2001(02)
[9]敕后起請的應(yīng)用與唐代政務(wù)裁決機制[J]. 劉后濱.  中國史研究. 2001(01)
[10]唐代的魚符與魚袋[J]. 杜文玉.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1997(07)

博士論文
[1]中晚唐五代藩鎮(zhèn)文職幕僚研究[D]. 李翔.南開大學 2014
[2]唐代墓志撰書人及相關(guān)文化問題研究[D]. 江波.吉林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翰林學士與晚唐五代中樞政治[D]. 魏臻.蘭州大學 2018
[2]五代科舉制度研究[D]. 王志勇.福建師范大學 2010
[3]五代十國翰林學士初探[D]. 田玉英.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0162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0162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655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