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患者預后危險因素的分析及預測列線圖的建立、驗證與優(yōu)化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09:42
目的:心源性休克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預后差的特點,是各類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而新疆地區(qū)心血管疾病又較我國其他地區(qū)高發(fā),因此尋找反映心源性休克預后的相關危險因素和構建預測模型,以及在新疆地區(qū)人群進行驗證與優(yōu)化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擬通過美國的重癥醫(yī)學信息數據庫III(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 III)篩選出反映心源性休克預后的相關危險因素,構建反映心源性休克預后的預測模型,并對新模型的預測性能進行評估;將基于MIMIC III獲得的新模型帶入新疆地區(qū)人群進行驗證預測能力,并且尋找新的預后相關生物標志物,對模型進行優(yōu)化。方法:1)申請獲得MIMIC數據庫的使用權限,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總共提取了1131名心源性休克患者信息,其中男662人,女性469人;2)提取納入研究患者的人口學參數、生命體征、實驗室參數、合并癥、疾病危重評分等。具體提取的指標包括是否合并冠狀動脈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顫動等疾病,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碳酸氫鹽、陰離子...
【文章來源】: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13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源性休克患者預后危險因素的分析
1 研究內容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1.2 研究內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第二部分 基于MIMIC數據庫心源性休克患者預后列線圖的構建與評估
1 研究內容與方法
1.1 研究內容
1.2 列線圖模型的建立
1.3 列線圖模型的評估
1.4 模型之間的優(yōu)劣性比較
1.5 統(tǒng)計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第三部分 心源性休克預后列線圖的驗證及基于新疆地區(qū)人群的優(yōu)化
1 研究內容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內容
1.3 質量控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獲得的學術成果
個人簡歷
導師評閱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心力衰竭的防控回顧[J]. 王華.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9(05)
[2]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源性休克VA-ECMO治療規(guī)范(v1.2019)[J]. 屠國偉,羅哲,王春生,劉嵐,鄭吉莉,薛燕,諸杜明,張穎,李欣. 中國臨床醫(yī)學. 2019(04)
[3]血清NT-pro-BNP、cTnⅠ對急性腦梗死并發(fā)腦心綜合征的預測價值[J]. 陳鵬,胡煒,李娜.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19(08)
[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漢、維吾爾和哈薩克族人群的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發(fā)病危險度差異性分析[J]. 李幸,單春方,劉芬,王鈞,李曉梅,馬依彤,謝翔,于子翔,楊毅寧.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9 (06)
[5]紅細胞分布寬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 郭闖.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9(03)
[6]基于機器學習的院內消化道致命性再出血預測與指標篩選[J]. 魏子健,李靜,李雪巖,趙宇卓,賈立靜,黎檀實.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9 (03)
[7]MIMIC數據庫在急診醫(yī)學臨床研究過程中運用的思考[J]. 李開源,馮聰,賈立靜,陳力,潘菲,黎檀實.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8 (05)
[8]MEWS評分、APACHE Ⅱ評分及SOFA評分對急診重癥患者死亡風險的評價[J]. 王力鵬,陳軍,羅穆玲,黃浦洋,黎秀文. 廣東醫(yī)學. 2018(06)
[9]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n heart failure: A narrative review[J]. Giuseppe Lippi,Gianni Turcato,Gianfranco Cervellin,Fabian Sanchis-Gomar.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8(02)
[10]N末端腦鈉肽前體對膿毒癥休克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的預測價值[J]. 沈林霞,鄭亞安,田兆興.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8 (02)
本文編號:3165255
【文章來源】: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13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源性休克患者預后危險因素的分析
1 研究內容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1.2 研究內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第二部分 基于MIMIC數據庫心源性休克患者預后列線圖的構建與評估
1 研究內容與方法
1.1 研究內容
1.2 列線圖模型的建立
1.3 列線圖模型的評估
1.4 模型之間的優(yōu)劣性比較
1.5 統(tǒng)計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第三部分 心源性休克預后列線圖的驗證及基于新疆地區(qū)人群的優(yōu)化
1 研究內容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內容
1.3 質量控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獲得的學術成果
個人簡歷
導師評閱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心力衰竭的防控回顧[J]. 王華.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9(05)
[2]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源性休克VA-ECMO治療規(guī)范(v1.2019)[J]. 屠國偉,羅哲,王春生,劉嵐,鄭吉莉,薛燕,諸杜明,張穎,李欣. 中國臨床醫(yī)學. 2019(04)
[3]血清NT-pro-BNP、cTnⅠ對急性腦梗死并發(fā)腦心綜合征的預測價值[J]. 陳鵬,胡煒,李娜.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19(08)
[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漢、維吾爾和哈薩克族人群的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發(fā)病危險度差異性分析[J]. 李幸,單春方,劉芬,王鈞,李曉梅,馬依彤,謝翔,于子翔,楊毅寧.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9 (06)
[5]紅細胞分布寬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 郭闖.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9(03)
[6]基于機器學習的院內消化道致命性再出血預測與指標篩選[J]. 魏子健,李靜,李雪巖,趙宇卓,賈立靜,黎檀實.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9 (03)
[7]MIMIC數據庫在急診醫(yī)學臨床研究過程中運用的思考[J]. 李開源,馮聰,賈立靜,陳力,潘菲,黎檀實.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8 (05)
[8]MEWS評分、APACHE Ⅱ評分及SOFA評分對急診重癥患者死亡風險的評價[J]. 王力鵬,陳軍,羅穆玲,黃浦洋,黎秀文. 廣東醫(yī)學. 2018(06)
[9]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n heart failure: A narrative review[J]. Giuseppe Lippi,Gianni Turcato,Gianfranco Cervellin,Fabian Sanchis-Gomar.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8(02)
[10]N末端腦鈉肽前體對膿毒癥休克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的預測價值[J]. 沈林霞,鄭亞安,田兆興.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8 (02)
本文編號:3165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1652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