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X8激活JAK-STAT3通路促進宮頸癌進展的機制研究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R737.33
【部分圖文】:
本研究通過構建CBX8過表達慢病毒載體以及其空載體,對人宮頸癌細胞SiHa細胞進行轉染,設置實驗組分別為未感染組(Control),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組(Empty vector)以及感染CBX8過表達慢病毒組(OE-CBX8)。采用CCK-8檢測CBX8對各組細胞活力的影響,Control組,Empty vector組和OE-CBX8組的OD值分為(0.63±0.10)、(0.74±0.08)、(1.16±0.10)。結果如圖1-1所示:與Control組相比,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組宮頸癌細胞SiHa的細胞活力無明顯變化,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組相比,感染CBX8過表達慢病毒組的宮頸癌細胞SiHa的細胞活力顯著增強(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證明CBX8的過表達可以顯著增強宮頸癌細胞活力,促進細胞增殖。2.2 劃痕實驗檢測細胞的遷移能力
劃痕實驗檢測CBX8對宮頸癌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未感染(Control)組、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Empty vector)組、感染CBX8過表達慢病毒(OE-CBX8)組宮頸癌細胞SiHa的遷移率分別為(52.00±8.19)%、(56.33±9.07)%、(83.00±3.60)%。結果如圖1-2所示:與未感染(Control)組相比,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Empty vector)組宮頸癌細胞SiHa的遷移能力無明顯變化(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Empty vector)組相比,感染CBX8過表達慢病毒(OE-CBX8)組宮頸癌細胞SiHa的遷移能力顯著增強(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證明CBX8的過表達可以顯著增強宮頸癌細胞的遷移能力。2.3 Transwell實驗檢測細胞侵襲的能力
Transwell實驗檢測CBX8對宮頸癌細胞侵襲能力的影響。未感染(Control)組、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Empty vector)組、感染CBX8過表達慢病毒(OE-CBX8)組宮頸癌SiHa細胞的數(shù)量分別為(155.67±9.61)、(157.67±13.20)、(236.33±15.70)。結果如圖1-3所示:與未感染組相比,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組穿出Transwell小室的宮頸癌SiHa細胞的數(shù)量無明顯變化(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感染CBX8過表達空載體慢病毒組相比,感染CBX8過表達慢病毒組穿出Transwell小室的宮頸癌SiHa細胞的數(shù)量顯著增高(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證明CBX8的過表達可以顯著增強宮頸癌細胞的侵襲能力。2.4 RT-PCR檢測各組細胞中CBX8、STAT3、Bcl-2、p21 mRNA的表達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玲;宮頸癌放療前后熱休克蛋白70、90α的表達[J];洛陽醫(yī)專學報;2001年02期
2 陳永紅;付捷;黃馨萍;李若男;劉新悅;趙榮蘭;;嘌呤能配體門控離子通道7受體與宮頸癌關系的研究進展[J];癌癥進展;2020年06期
3 肖曉光;;宮頸癌放療后如何進行中醫(yī)調治[J];求醫(yī)問藥;2012年02期
4 陳敏誨,孫瑜,張友新,張蔚英;重復感染皰疹二型病毒吳株誘發(fā)小白鼠宮頸癌的實驗研究[J];實驗生物學報;1980年03期
5 張東紅;張慶英;;宮頸癌中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08年01期
6 李瑤;朱壯彥;;生育三烯酚在宮頸癌中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年14期
7 李輝;張宗峰;;自噬與宮頸癌的發(fā)生和治療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7年04期
8 劉雙玥;鄧繼紅;;宮頸癌相關抑癌基因的研究進展[J];云南醫(yī)藥;2017年03期
9 孫瑤;;宮頸癌的靶向藥物治療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年12期
10 袁芳;任黔川;;VEGF-C對宮頸癌凋亡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年3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滕鵬;CBX8激活JAK-STAT3通路促進宮頸癌進展的機制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20年
2 張瑤;白藜蘆醇對宮頸癌侵襲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芮小慧;長鏈非編碼RNA C5orf66-AS1在宮頸癌發(fā)生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9年
4 韓莉莉;宮頸癌及癌前病變預警因子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李賽;2000-2009年浙江地區(qū)宮頸癌臨床病理特征與治療現(xiàn)狀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6 楊紅玲;IL-18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和宮頸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黃威;胎盤生長因子調控上皮間質轉化在宮頸癌轉移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8 董文輝;COX-2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中表達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龍玲;皂刺抗宮頸癌活性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10 郭社珂;宮頸癌蛋白質質譜變化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遙;人類白細胞抗原-E在宮頸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山東大學;2016年
2 王巧麗;宮頸癌220例臨床分析[D];蘭州大學;2015年
3 李雪花;宮頸癌患者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的臨床意義[D];延邊大學;2015年
4 聶夏子;早期宮頸惡性腫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療進展[D];蘭州大學;2015年
5 朱書力;宮頸癌患者生存質量及影響因素評估[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6 王敏;子宮次全切除術后宮頸殘端癌39例回顧分析[D];吉林大學;2014年
7 米秀紅;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檢測宮頸病變血流與VEGF相關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葉沙;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與應對方式的關系[D];中南大學;2013年
9 孫培松;宮頸癌患者不同治療方式的生活質量的評價[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張然;漢族、維吾爾族4625例宮頸癌臨床病例對比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744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287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