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瘀、痰濕(濁)在冠心病中所占比例逐步增高,痰瘀互結證作為冠心病常見的證候,目前尚未有現行的診斷標準為臨床使用。本研究結合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綜合評價函數法,基于文獻研究、構建專家咨詢問卷、建立綜合評價模型等研究冠心病痰濕證、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轉化證候宏觀診斷標準及相關理化指標的關系。第一部分基于文獻的冠心病證候分布規(guī)律的方法學研究目的:通過近40年文獻研究冠心病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統(tǒng)計不同證型或證素的頻次,總結證候要素分布特點及演變規(guī)律,以期為臨床冠心病的分布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通過建立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提取有關冠心病中醫(yī)證候或證型或證素分布規(guī)律研究的相關文獻,統(tǒng)計各證候要素的分布百分比,分別采用算術平均數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結合綜合評價函數,分析文獻中冠心病中醫(yī)證素的權重,并比較其差異。結果:1.基于算術平均數法發(fā)現,在冠心病中醫(yī)實證證素中,血瘀證(37.65%)、痰濕(濁)證(26.66%)、氣滯證(16.70%)占比較大,在冠心病中醫(yī)虛證證素中,氣虛(40.67%)、陰虛(24.26%)占比較大。在冠心病中醫(yī)實證證素中,血瘀證(22.32%)、氣虛證(16.56%)、痰濕(濁)證(15.81%)占比較大?梢姽谛牟≈嗅t(yī)證素中血瘀、氣虛、痰濕(濁)為主要證候要素。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結合綜合評價函數,通過建立綜合評價模型,在冠心病中醫(yī)證素中,痰濕(濁)(0.134)氣虛(0.130)寒凝(0.115)血瘀(0.113)陽虛(0.109)血虛(0.108)陰虛(0.106)火熱(0.094)氣滯(0.091)。結論:通過方法學評價,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不同證素在冠心病中醫(yī)證候中的重要程度,分析結果更接近實際情況,更能解釋冠心病證候分布規(guī)律的本質。第二部分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臨床表征名稱術語規(guī)范化研究目的:為規(guī)范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相關臨床表征的名詞術語,為了進一步明確癥狀的內涵,使描述更加客觀化,通過現行標準和文獻梳理,對現有冠心病臨床表征進行內涵刻畫,對重要的臨床癥狀進行了規(guī)范,以期能在做到統(tǒng)一對臨床表征的一致認識。方法:1.通過搜集現今公布的相關標準、指南,明確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相關內容定義。2.文獻中提取相關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的四診條目的頻次,從源流及沿革梳理頻次較高條目的深層涵義。3.根據文獻研究結果,設計了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四診信息專家咨詢問卷,通過兩輪德爾菲專家咨詢,確定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臨床表征的條目權重。結果:1.通過文獻梳理,提取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相關四診信息,其中臨床癥狀37條,舌象13條,脈象11條,梳理其歷史原理和沿革,給予明確的內涵釋義。2.通過德爾菲法初步篩選出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臨床表征12個條目。其中胸悶胸痛、苔膩、舌質暗(黯)、紫舌有瘀斑、斑點、脈弦滑、舌下脈絡青紫、唇青紫、肢體困重、體胖、口粘占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臨床表征條目中80%的權重,對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的條目篩選具有重要意義。結論:痰瘀互結證相關文獻術語的規(guī)范,有利于對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的臨床表征進行規(guī)范刻畫。既能了解存在的語義環(huán)境,又能深入挖掘其臨床表征的內涵,對指導臨床辨證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诘聽柗乒谛牟√叼龌ソY證臨床表征條目篩選,對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宏觀診斷指標具有重要意義。第三部分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宏觀診斷標準及其轉化證候的方法學研究目的:為研究冠心病痰濕(濁)證、痰瘀互結證的宏觀診斷標準,對痰瘀互結證臨床表征的刻畫以及對其轉歸進行系統(tǒng)的認識和提供辨證依據,用于提高臨床對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的辨識度。方法:1.基于現代文獻研究,通過統(tǒng)計冠心病痰濕證相關臨床表征名詞術語的詞頻,篩選冠心病痰濕證宏觀診斷條目。2.構建冠心病痰濕證的層次結構模型,通過現場專家問卷調查法,研究冠心病痰濕證的臨床表征的權重分布情況,與已公布的冠心病血瘀證診斷標準結合,構建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宏觀診斷標準。3.基于德爾菲問卷調查,用主成分分析法結合綜合評價函數,研究冠心病痰濕證理化指標、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轉化證候條目權重。結果:1.通過文獻詞頻統(tǒng)計,并結合專家意見,篩選出26個冠心病痰濕證的臨床表征指標,結合專家意見,最后定為10個。2.冠心病痰濕證權重(ωi值)為:舌象(0.529)臨床癥狀(0.295)脈象(0.176);冠心病痰濕證舌象權重順序為:苔膩(0.497)苔白滑(0.269)舌胖邊有齒痕(0.233);冠心病痰濕證臨床癥狀權重順序為:胸悶胸痛(0.222)肢體困重(0.120)口粘(0.112)體胖(0.108)脘腹痞滿(0.091)面色晦濁(0.082)大便粘滯(0.076)嗜睡(0.075)納呆(0.072)嘔惡(0.055);冠心病痰濕證脈象權重順序為:脈滑(0.517)脈濡(0.303)脈緩(0.179)。3.初步制定冠心病痰濕證宏觀診斷標準、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宏觀診斷標準。結論:1.冠心病痰濕證所有要素排序權重的結果中,苔膩、苔白滑、舌胖邊有齒痕、脈滑、胸悶胸痛、脈濡、肢體困重、口粘占冠心病痰濕證臨床表征總權重的80%,在冠心病痰濕證診斷中具有重要參考依據。2.基于層次分析法,通過咨詢有一定臨床經驗的專家,進行現場專家問卷調查,對研究冠心病痰濕證和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宏觀診斷標準,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第四部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冠心病痰濕證理化指標的權重研究目的:研究冠心病痰濕證的發(fā)病與理化檢查指標的相關性,及其對診斷冠心病痰濕證的重要程度。方法:構建冠心病痰濕證的理化指標調查問卷,采用現場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專家打分結果,采用基于主成分析法結合綜合評價函數重確定冠心病痰濕證理化指標權重。結果:冠心病痰濕證的理化指標權重順序:超聲心動圖(0.188)冠脈造影(0.161)血糖(0.142)炎癥因子(0.118)c反應蛋白(0.108)血脂(0.103)同型半胱氨酸(0.090)脂蛋白(0.076)血尿酸(0.015)。結論:超聲心動圖、冠脈造影、血糖、炎癥因子、c反應蛋白、血脂占冠心病痰濕證診斷理化指標中80%的權重,對冠心病痰濕證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第五部分冠心病痰瘀互結轉化證候相關宏觀及微觀診斷指標的權重研究目的:對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病機轉化相關證候診斷指標的權重進行研究,為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轉化相關證候的診斷標準研究做鋪墊方法:構建冠心病痰瘀互結轉化證候相關宏觀及微觀診斷指標問卷,采用現場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專家打分結果,采用基于主成分析法結合綜合評價函數重確定指標權重。結果:1.阻絡證候診斷指標權重順序:心悸脈澀胸痛反復發(fā)作,日久不愈斑塊不穩(wěn)定炎性活動增強肢體麻木煩躁胸悶脈弦斑塊形成2.化火證候診斷指標權重順序:斑塊形成斑塊不穩(wěn)定炎性活動增強心痛如灼煩躁脈數口苦苔黃舌紅咽干溲黃便秘.3.生毒證候診斷指標權重順序:咽痛甚口瘡重度口苦病情兇險舌下絡脈紫紅或絳紫老舌剝苔不含類剝苔中、重度心絞痛脈澀斑塊形成斑塊不穩(wěn)定舌青或青紫炎性活動增強脈結代。結論:1.冠心病痰瘀互結轉化為阻絡證候診斷指標,以心悸、脈澀、胸痛反復發(fā)作,日久不愈、斑塊不穩(wěn)定、炎性活動增強、肢體麻木有重要參考價值。2.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轉化為化火證候的臨床診斷指標中,以斑塊形成、斑塊不穩(wěn)定、炎性活動增強、心痛如灼、煩躁、脈數、口苦、苔黃、舌紅有重要參考價值。3.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轉化為生毒證候的臨床診斷指標中,以咽痛甚、口瘡、重度口苦、病情兇險、舌下絡脈紫紅或絳紫、老舌、剝苔不含類剝苔、中、重度心絞痛、脈澀、斑塊形成有重要參考價值。4.斑塊和炎癥活動在三個證候中均占有較大權重,在臨床辨證中斑塊和炎癥因子相關的理化指標有重要參考價值。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翠玲,金春英,趙艷波,李延;肝纖康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痰瘀互結證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學報;2003年04期
2 金明玉;;試論痰瘀互結證治[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年02期
3 張晗;康立源;張伯禮;;心腦血管疾病痰瘀互結證述析[J];天津中醫(yī)藥;2009年02期
4 杜蕊;張哲;陳民;張會永;劉麗星;陳智慧;楊關林;;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自評量表條目篩選方法學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年06期
5 王雪梅;楊梅;魯法庭;;基于數據挖掘明清時期痰瘀互結證用藥特點文獻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6 黃爽明;彭德攀;;痰瘀互結證的辨治探討[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4年08期
7 張會永;張哲;杜蕊;陳智慧;劉麗星;裴宇鵬;王夏云;楊永菊;楊關林;;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自評量表理論模型構建方法與思路[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年08期
8 任建勛;劉建勛;林成仁;徐立;苗陽;王敏;;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臨床生化指標研究[J];中醫(yī)雜志;2012年08期
9 王雪梅;楊梅;林麗;;基于因子分析對明清時期痰瘀互結證辨證依據的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3年08期
10 高杉;張敏;李琳;李苒;于春泉;;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動物模型的建立及機制探討[J];天津中醫(yī)藥;2013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雷忠義;劉超峰;湯臣康;劉劍峰;蘇亞秦;許青媛;李式;;胸痹痰瘀互結證型與應用舒心片治療的臨床研究[A];第六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會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2 陶翠玲;李延;趙艷波;;慢性病毒性肝病中醫(yī)痰瘀互結證及其與肝纖維化關系的臨床研究探討[A];2002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韓學杰;劉穎;;高血壓病痰瘀互結證與血管超聲的臨床相關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心病分會第十次全國中醫(yī)心病學術年會暨吉林省中醫(yī)藥學會心病第二次學術會議論文精選[C];2008年
4 韓學杰;劉穎;;高血壓病痰瘀互結證與血管超聲的臨床相關研究[A];2008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科分會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楊關林;張哲;張會永;陳智慧;王洋;王夏云;徐丹;邱倩;劉光影;于長禾;王鳳榮;李國信;鄧悅;劉淑榮;姚福梅;劉國慶;侯立軍;李曉東;張家軍;劉新橋;;“健脾祛痰、活血化瘀”法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多中心、三盲、區(qū)組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A];第七屆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循證醫(yī)學方法研討會會議材料[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段飛;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宏觀診斷標準及其方法學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2 李欣志;痰瘀互結證冠心病模型的病理機制及方證相應基礎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8年
3 潘奎靜(Pan,kuei-Ching);化痰活血消癭方治療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痰瘀互結證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4 袁東超;心腦合癥證候分布規(guī)律與和血通脈顆粒治療心腦合病痰瘀互結證療效評價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偉明;基于有效中藥的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網絡生物學基礎探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5年
2 陳雪嬌;通過量表的比較研究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的優(yōu)勢[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于京芳;馬黛茶改善NAFLD痰瘀互結證相關指標的自身前后對照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李帥;高血壓病痰瘀互結證診斷量表的研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5 曾潔;H型高血壓痰瘀互結證危險因素和Hcy分級的臨床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普勇斌;趙淳教授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總結及治療高脂血癥痰瘀互結證的臨床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5年
7 田列;痰瘀互結證代謝綜合征大鼠模型代謝組學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8 劉慧瑩;參蔞寧心免煎劑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省中醫(yī)藥科學院;2016年
9 吳勇;護心康片聯合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的臨床觀察[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10 郭偉訓;宣痹通脈顆粒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的臨床研究及對SOD、胱抑素C的影響[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
23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