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度域的水下圖像增強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3 01:45
隨著成像設備硬件技術的提高及成本的降低,計算機視覺系統(tǒng)代替人工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水下場景中。然而水下應用(如海洋勘探、環(huán)境監(jiān)測及水下目標識別等)得以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是捕獲的圖像或視頻具有較高的清晰度,特征明顯。在復雜水下環(huán)境中拍攝的圖像往往衰減嚴重,極大地降低了計算機視覺系統(tǒng)的性能。根據光在水下的傳播特性,水下圖像的質量主要受到吸收和散射這兩種因素的影響。水對光的吸收作用會造成圖像產生色偏,而水下懸浮粒子帶來的散射會導致圖像模糊,細節(jié)層次性不高,給后續(xù)基于光視覺感知的應用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提高復雜水下環(huán)境中的圖像清晰度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國內外前沿的水下圖像增強算法及發(fā)展現(xiàn)狀的全面分析,從校正水下圖像的色彩偏移和細節(jié)增強入手,提出了一種新的基于梯度域的水下圖像增強方法。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依據光在水下的衰減規(guī)律,采用一種適用于水下圖像的顏色校正方法對色偏進行修正,恢復水下圖像的自然色彩。(2)針對顏色校正后的水下圖像存在模糊與細節(jié)缺失等現(xiàn)象,對其亮度通道進行基于圖像梯度域的細節(jié)增強,避免圖像顏色信息的干擾。根據能量函數(shù),使用梯度保真度和兩個約束項對亮度圖像進行優(yōu)...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水下光學成像系統(tǒng)??Fig.?2.1?Underwater?imaging?system??-6?-??
?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I?'??}???f??水下光學成像過程如圖2.1所示,光在水下傳播時受懸浮粒子的影響會產生嚴重的??散射現(xiàn)象。實驗表明,散射造成的光能損失比吸收作用還要嚴重,可以達到50%以上。??光的散射作用包含前向散射和后向散射兩部分。其中,前向散射是指自然光經過目標物??表面反射后,受水中懸浮顆粒、泥沙等雜質的干擾,偏離原始傳播路徑后被傳感器吸收??的過程,這種散射方式會導致圖像出現(xiàn)整體模糊。后向散射是指未經過目標物,光直接??被懸浮粒子反射進人相機傳感器的過程,這種散射會形成“霧”的效果,從而降低水下圖??像的對比度。此外,由于水中的可見范圍有限,要想在較深的水下環(huán)境中作業(yè)需要使用??輔助光源進行補光,而增加輔助光源也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例如自陰影和假細節(jié)等。??當輔助光源距離目標很近時,.可能出現(xiàn)的反射及背景灰度不均勻情況會增加水下光視覺??應用的難度。??除了散射作用的影響,水對光的吸收作用會導致圖像的顏色損失嚴重。由于光的波??長不同,水對光的吸收存在明顯的選擇性。如圖2.2所示,波長越長,光線衰減的越快,??如紅橙色光和黃色光基本在水下20米處就無法被相機捕捉到;而像藍色光和綠色光這??種波長較短的光,水體吸收系數(shù)比較小,能夠傳播的距離相對較長,在綠色光消失之后,??藍色光也會在水下深度60米左右消失。隨著水質渾濁度的增加,光線傳播距離也會大??大減少,加劇了圖像的顏色損失。因此,光的吸收作用會導致水下圖像出現(xiàn)嚴重的色彩??偏差,使其呈現(xiàn)藍綠色調M。??.??藍綠黃橙.紅?W??■?I.......一??■? ̄? ̄? ̄?—5m???-60m?6
圖2.6?Iqbal[21]的增強結果??Fig.?2.6?The?enhancement?result?of?Iqbal[2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透射率融合與優(yōu)化的水下圖像復原[J]. 楊愛萍,楊炳旺,曲暢,王建. 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 2019(10)
[2]水下圖像增強方法研究現(xiàn)狀[J]. 王建,宋占杰,李重儀,張莉云. 海洋技術學報. 2016(02)
[3]基于偏振的水下目標深度信息獲取方法[J]. 趙泓揚,姚文卿. 電光與控制. 2015(08)
[4]無參考圖像質量評價綜述[J]. 王志明. 自動化學報. 2015(06)
[5]攝影術發(fā)明者的桂冠之爭[J]. 莊媛. 走向世界. 2013(05)
[6]基于距離選通的水下偏振光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J]. 秦琳,陳名松,闕斐一. 電子設計工程. 2011(07)
[7]直方圖圖像增強技術[J]. 龍清.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1(04)
[8]水的光學特性及其對水下成像的影響[J]. 孫傳東,陳良益,高立民,張建生,盧笛. 應用光學. 2000(04)
碩士論文
[1]計算機圖形圖像發(fā)展史研究[D]. 吳毅儒.天津工業(yè)大學 2017
[2]自動圖像白平衡技術的研究[D]. 王叢.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2062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水下光學成像系統(tǒng)??Fig.?2.1?Underwater?imaging?system??-6?-??
?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I?'??}???f??水下光學成像過程如圖2.1所示,光在水下傳播時受懸浮粒子的影響會產生嚴重的??散射現(xiàn)象。實驗表明,散射造成的光能損失比吸收作用還要嚴重,可以達到50%以上。??光的散射作用包含前向散射和后向散射兩部分。其中,前向散射是指自然光經過目標物??表面反射后,受水中懸浮顆粒、泥沙等雜質的干擾,偏離原始傳播路徑后被傳感器吸收??的過程,這種散射方式會導致圖像出現(xiàn)整體模糊。后向散射是指未經過目標物,光直接??被懸浮粒子反射進人相機傳感器的過程,這種散射會形成“霧”的效果,從而降低水下圖??像的對比度。此外,由于水中的可見范圍有限,要想在較深的水下環(huán)境中作業(yè)需要使用??輔助光源進行補光,而增加輔助光源也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例如自陰影和假細節(jié)等。??當輔助光源距離目標很近時,.可能出現(xiàn)的反射及背景灰度不均勻情況會增加水下光視覺??應用的難度。??除了散射作用的影響,水對光的吸收作用會導致圖像的顏色損失嚴重。由于光的波??長不同,水對光的吸收存在明顯的選擇性。如圖2.2所示,波長越長,光線衰減的越快,??如紅橙色光和黃色光基本在水下20米處就無法被相機捕捉到;而像藍色光和綠色光這??種波長較短的光,水體吸收系數(shù)比較小,能夠傳播的距離相對較長,在綠色光消失之后,??藍色光也會在水下深度60米左右消失。隨著水質渾濁度的增加,光線傳播距離也會大??大減少,加劇了圖像的顏色損失。因此,光的吸收作用會導致水下圖像出現(xiàn)嚴重的色彩??偏差,使其呈現(xiàn)藍綠色調M。??.??藍綠黃橙.紅?W??■?I.......一??■? ̄? ̄? ̄?—5m???-60m?6
圖2.6?Iqbal[21]的增強結果??Fig.?2.6?The?enhancement?result?of?Iqbal[2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透射率融合與優(yōu)化的水下圖像復原[J]. 楊愛萍,楊炳旺,曲暢,王建. 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 2019(10)
[2]水下圖像增強方法研究現(xiàn)狀[J]. 王建,宋占杰,李重儀,張莉云. 海洋技術學報. 2016(02)
[3]基于偏振的水下目標深度信息獲取方法[J]. 趙泓揚,姚文卿. 電光與控制. 2015(08)
[4]無參考圖像質量評價綜述[J]. 王志明. 自動化學報. 2015(06)
[5]攝影術發(fā)明者的桂冠之爭[J]. 莊媛. 走向世界. 2013(05)
[6]基于距離選通的水下偏振光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J]. 秦琳,陳名松,闕斐一. 電子設計工程. 2011(07)
[7]直方圖圖像增強技術[J]. 龍清.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1(04)
[8]水的光學特性及其對水下成像的影響[J]. 孫傳東,陳良益,高立民,張建生,盧笛. 應用光學. 2000(04)
碩士論文
[1]計算機圖形圖像發(fā)展史研究[D]. 吳毅儒.天津工業(yè)大學 2017
[2]自動圖像白平衡技術的研究[D]. 王叢.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20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34920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