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inect傳感器的紅外場景增強算法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原工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P212;TN21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珊;孫繼銀;;基于可見光圖像的紅外場景仿真[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9年01期
2 李卓;錢麗勛;歐文;;動態(tài)紅外場景生成新技術[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2年01期
3 張凱;黃勇;孫力;閆杰;;動態(tài)紅外場景仿真的灰度調制成像技術[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2年09期
4 徐正偉,張向東,吳成柯;實時紅外場景產生器[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1997年03期
5 王艷奎;鄭強;;紅外場景實時生成驅動算法及應用研究[J];紅外;2014年03期
6 劉鑫,張建奇,邵曉鵬;動態(tài)紅外場景仿真方法研究[J];紅外技術;2002年06期
7 葛成良,范國濱,梁正;基于電阻陣列的動態(tài)紅外場景產生器發(fā)展現(xiàn)狀[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5年07期
8 高教波;王軍;駱延令;胡煜;王吉龍;高飛;鄭雅衛(wèi);;動態(tài)紅外場景投射器研究新進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8年S2期
9 于洋;高思莉;湯心溢;;一種可擴展的紅外場景仿真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9年18期
10 關英姿;康為民;張學如;;低溫背景紅外場景產生器研究進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麗勛;李卓;李平;李艷紅;范增明;;紅外場景生成新技術[A];第九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高教波;王軍;駱延令;胡煜;王吉龍;高飛;鄭雅衛(wèi);;動態(tài)紅外場景投射器研究新進展[A];第二屆紅外成像系統(tǒng)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關英姿;康為民;朱鍇;;低溫背景紅外場景模擬研究進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4 張勇德;李一凡;黃莎白;;紅外場景仿真的原理及方法[A];2001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張?zhí)K佳;陸志灃;;基于數(shù)據(jù)庫的紅外場景輻射特性仿真模型研究[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杜惠杰;雷杰;虞紅;;注入式紅外動態(tài)場景建模仿真技術[A];第九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張凱;孫力;閆杰;;基于DMD的紅外場景仿真器設計及測試[A];第二屆紅外成像系統(tǒng)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平;李卓;;基于LabVIEW的紅外場景生成器空間分辨率測試[A];第二屆紅外成像系統(tǒng)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金惠松;;IR-CRT與微鏡型紅外場景產生器應用特性分析[A];第二屆紅外成像系統(tǒng)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胡煜;解俊虎;鄭雅衛(wèi);孫科峰;;一種DMD雙波段紅外場景模擬系統(tǒng)[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曦;高真實感紅外場景實時仿真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清麗;基于Kinect傳感器的紅外場景增強算法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5年
2 邵曉鵬;地面紅外場景模擬[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3 解衛(wèi)博;一種實時紅外場景仿真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4 林凱;一種模塊化實時紅外場景仿真系統(tǒng)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孫超;電阻陣列紅外場景產生器的仿真設計與微細加工工藝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楊瑾;基于實測數(shù)據(jù)的紅外場景仿真[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7 王健;基于目標特征模型和GPU的紅外場景仿真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張儉;基于核外渲染的大規(guī)模紅外場景實時仿真系統(tǒng)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康杰;用于動態(tài)紅外場景產生器的TaN薄膜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黃建峰;基于OSG的紅外場景仿真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37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273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