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的微博使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癌癥患者的微博使用研究 出處:《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微博 癌癥患者 健康傳播 使用與滿足 社會支持
【摘要】:癌癥患者有著不同于他人的經歷、體驗和心理狀態(tài)。以往對癌癥患者的研究多停留在醫(yī)療技術層面,對癌癥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關注相對缺乏,而這恰恰對癌癥治療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的。微博作為一種流行的社交媒體手段,已成為癌癥患者書寫和分享信息的重要平臺。它既是患者記錄癌癥治療過程的載體和一種自療手段,同時又是他們尋求和提供社會支持的平臺。因此,通過研究癌癥患者微博可以獲得癌癥患者更為真實的信息,了解他們身體和心理的歷程。從而,無論對于癌癥患者這個特殊群體自身、關心照顧他們的家人朋友、治療醫(yī)生還是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來說,這種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實用參考價值。微博作為一個可以宣泄的平臺,給癌癥患者提供機會去書寫記錄并與他人分享。"癌癥病患微博內容總體上呈現(xiàn)出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態(tài)度?"便是本文的研究問題之一。再者,微博既能滿足日記書寫的基本需求,又會產生與他人互動的可能性,而現(xiàn)有對癌癥患者微博的研究有限,因此,本文的第二個研究問題重在發(fā)現(xiàn)癌癥病患群體使用微博意在滿足什么樣的需要。此外,發(fā)現(xiàn)隱藏的社會網(wǎng)絡的需求對以口口相傳去傳播觀點、信念和趨勢至關重要。由此引發(fā)的第三個研究問題便是:癌癥病患在微博中如何與他人互動?基于以上三個問題,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以滾雪球的方式抽取了 30位微博博主的共計300篇微博,進行了定量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涵蓋性別、年齡、態(tài)度、微博內容類型、篇幅、評論數(shù)、患者類型和互動情況等相關變量。分析結果顯示,癌癥患者微博內容中積極態(tài)度傾向的表達更多;情感表達、治療情況是癌癥患者微博的主要內容,可見癌癥患者使用微博的需求正在與此;癌癥患者的微博普遍存在互動,體現(xiàn)出癌癥患者間的社會支持。本研究的意義在于,初探癌癥患者使用微博的情況、目的及作用,為學者和醫(yī)療工作人員提供參考,以便更好地幫助和治療癌癥患者;從理論層面,癌癥患者微博作為健康傳播的一種形式,具有重要價值,卻較少有學者關注,期待未來的研究能在這方面進一步拓展。
[Abstract]:This stud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for cancer patients to write and share information . Future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expand further in this regard .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峰;;彭蘭:未來媒體發(fā)展趨勢是“萬物皆媒”[J];新聞論壇;2015年06期
2 閆婧;李喜根;;健康傳播研究的理論關照、模型構建與創(chuàng)新要素[J];國際新聞界;2015年11期
3 劉彬;;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健康傳播的重構與創(chuàng)新[J];新聞愛好者;2015年07期
4 張藝凝;靖鳴;;“ALS冰桶挑戰(zhàn)”事件的傳播學思考[J];新聞愛好者;2014年10期
5 范敬群;賈鶴鵬;張峰;彭光芒;;爭議科學話題在社交媒體的傳播形態(tài)研究——以“黃金大米事件”的新浪微博為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年11期
6 易然;;新媒體視域下“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發(fā)展[J];華中人文論叢;2013年02期
7 尹連根;;結構.再現(xiàn).互動:微博的公共領域表征[J];新聞大學;2013年02期
8 張冬冬;付華艷;;癌癥患者不良心理反應及治療康復的階段目標[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1年11期
9 王瑞芝;朱淑香;史艷敏;;癌癥患者確診期、治療期、臨終期三個階段的心理治療對策[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年10期
10 耿磊磊;;“滾雪球”抽樣方法漫談[J];中國統(tǒng)計;2010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霞;微博儀式互動的社會心理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273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142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