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勞動倫理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20:37
《資本論》及其手稿給予人類思想史的偉大貢獻,不僅在于馬克思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所產生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運動和發(fā)展規(guī)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歷史前景,而且在于馬克思對被當時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維護者所宣揚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新千年王國”的偏見,通過縝密的科學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觀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對工人階級殘酷剝削壓迫的事實。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證明了,資產階級只不過是用新的剝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舊的,人類解放的任務任重而道遠,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發(fā)展和工人階級的抗爭必將為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奠定基礎。如今,在我們研究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時,除了理解和把握馬克思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行規(guī)律之外,通過當年馬克思著作所揭露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制度弊端,特別是勞資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以資為本,以人為手段的不道德、非倫理的生產關系或勞資關系的實質,從而研究和挖掘馬克思珍貴的勞動倫理思想,對于深刻把握馬克思的人的解放學說,深刻認識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8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一節(jié) 研究選題意義
一、研究選題的緣起
二、研究選題的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二、國內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內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內容
第四節(jié)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一、“勞動立場”創(chuàng)新
二、理論研究視角創(chuàng)新
三、理論主線創(chuàng)新
四、文本和現實的視域融合創(chuàng)新
第五節(jié)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從《資本論》及其手稿中梳理勞動倫理與道德批判思想
二、從資本邏輯的制約中探究道德對資本的限制
三、從歷史演進的向度解析勞動倫理的內在蘊含
四、從實踐的維度挖掘勞動倫理及勞資關系思想的現實啟示
第六節(jié)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一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理論淵源
第一節(jié) 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和價值的真正結合
一、亞當·斯密: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
二、大衛(wèi)·李嘉圖:勞動是社會規(guī)定的人的活動
三、約翰·穆勒:勞動的福利原則
第二節(jié) 空想社會主義:理想勞動者假設
一、圣西門:神的道德原則引領
二、傅立葉:協作制度設計方案
三、歐文:勞動共同體的試驗
第三節(jié) 黑格爾的勞動哲學思想
一、勞動是人自覺的理性活動
二、社會性是勞動的本質屬性
三、市民社會中的勞動者貧困
第二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馬克思話語追溯
第一節(jié) 勞動倫理的概念定位
一、“勞動”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蘊含
二、“勞動力”的概念分析及倫理蘊含
三、“勞動倫理”的概念蘊含
四、勞動倫理生成的邏輯架構
第二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原初話語追溯
一、馬克思勞動倫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馬克思的“勞動的立場”
第三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理論坐標
一、理論定位:一本“大寫的勞動倫理”
二、隱性線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三、雙重維度:事實指向性與價值規(guī)范性
四、邏輯走向:勞動與資本的對立統一
第四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相關概念界定
一、“道德”、“倫理”與美德
二、“資本”、“資本邏輯”與“資本拜物教”
三、“道德資本化”與“資本道德化”
四、“勞動資本化”與“資本勞動化”
第三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邏輯理路
第一節(jié) 商品·貨幣·資本·證券:勞動倫理思想批判奠基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勞動的“一般化”
二、貨幣到貨幣拜物教:勞動的“社會化”
三、資本到資本拜物教:勞動的“抽象化”
四、證券到符號拜物教:勞動的“虛擬化”
第二節(jié) 剩余價值論:勞動倫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一、勞動價值論:倫理重心由“資本”轉向“勞動”
二、工作日抗爭:剩余價值獲取的雙重界限
三、分工與協作:資本控制和主導勞動主體
四、機器的應用:兩大階級矛盾激化
第三節(jié) 資本積累:勞動倫理思想的分析空間
一、資本的“原罪”:資本對勞動和生產資料的剝奪
二、所有權的悖論:勞動倫理制度化批判內核
三、資本規(guī)模擴張:資本主義抽象勞資關系的形成
四、資本壟斷峰值:勞動關系被金融綁架
第四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勞動倫理思想內涵
第一節(jié) 馬克思勞動倫理思想的前置性問題
一、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
二、分工與協作的強制型
三、擴大再生產增加了勞動道德的可能性
第二節(jié)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所有制的組織形式
二、社會協作的勞動倫理方式
三、工人主導的勞動倫理原則
第三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基本屬性
一、勞動倫理的歷史性
二、勞動倫理的社會性
三、勞動倫理的階級性
四、勞動倫理的主體性
五、勞動倫理的受制性
六、勞動倫理的發(fā)展性
第四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核心命題:資本主義勞資關系
一、兩種生產力的耦合構筑倫理基點
二、法權與倫理的張力形成闡釋空間
三、分配關系掩蓋了其的實證性用法
第五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現代轉向
第一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現代轉向之維
一、感性的活動是現代轉向的變革機理
二、勞動時空的解放是現代轉向的橋梁
三、“人之為人”的勞動現代轉向梯次
第二節(jié) 剖析勞動倫理思想現代轉向脈絡
一、信用體系在勞動活動中的道德審視
二、知識勞動指涉?zhèn)惱韮r值的理性求證
三、誠實勞動視域下勞動教育倫理訴求
第六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jié) 勞動倫理在社會主義中國的當代映證
一、勞動道德在社會主義中國的現實狀態(tài)
二、勞動倫理推進了我國工會組織的發(fā)展進程
第二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
一、雙重和諧關系是社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特質
二、市場經濟主體地位平等是和諧勞動關系的要求
三、企業(yè)家精神是實現我國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基本條件
四、注重企業(yè)道德是構建我國勞動倫理的現實任務
第三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與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
一、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是構建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基本要求
二、堅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構建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時代底色
三、完善勞動法律關系是構建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制度保障
四、共享發(fā)展理念是推進我國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的精神導向
第四節(jié) 實現勞動不斷解放的現實道路指向
一、數字勞動是社會主義勞動關系的“新常態(tài)”
二、制度正義是實現勞動倫理的文化指引
三、人的自由自覺構成勞動倫理的至善之境
四、人類勞動道德共同體構建是客觀歷史的必然
五、勞動神圣與社會主義的根本倫理追求
參考文獻
1.著作類
2.期刊類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建個人所有制”的文本解讀[J]. 許婕.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 2019(05)
[2]從概念到行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fā)展道路的理論表達[J]. 劉佳. 理論月刊. 2019(10)
[3]當代企業(yè)家精神:特征、影響因素與對策建議——2019中國企業(yè)家成長與發(fā)展專題調查報告[J]. 李蘭,仲為國,彭泗清,郝大海,王云峰. 南開管理評論. 2019(05)
[4]培育具有中國標識的企業(yè)家精神[J]. 郭倫德. 前線. 2019(10)
[5]資本的道德屬性[J]. 宗民. 浙江社會科學. 2019(09)
[6]資本邏輯支配下的資本主義及其工業(yè)化和全球化[J]. 翟杰全,陳君.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5)
[7]從資本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與超越[J]. 喬玉強.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5)
[8]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主體性思想及當代價值[J]. 朱哲,何林. 當代經濟研究. 2019(07)
[9]馬克思拜物教思想與勞動異化理論的歷史與邏輯[J]. 賈淑品.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4)
[10]“要資本,不要資本主義”如何可能——基于“資本形而上學”批判的時代反思[J]. 李振.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博士論文
[1]工人政治的邏輯及其變革: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研究[D]. 汪仕凱.復旦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898207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8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一節(jié) 研究選題意義
一、研究選題的緣起
二、研究選題的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二、國內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內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內容
第四節(jié)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一、“勞動立場”創(chuàng)新
二、理論研究視角創(chuàng)新
三、理論主線創(chuàng)新
四、文本和現實的視域融合創(chuàng)新
第五節(jié)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從《資本論》及其手稿中梳理勞動倫理與道德批判思想
二、從資本邏輯的制約中探究道德對資本的限制
三、從歷史演進的向度解析勞動倫理的內在蘊含
四、從實踐的維度挖掘勞動倫理及勞資關系思想的現實啟示
第六節(jié)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一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理論淵源
第一節(jié) 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和價值的真正結合
一、亞當·斯密: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
二、大衛(wèi)·李嘉圖:勞動是社會規(guī)定的人的活動
三、約翰·穆勒:勞動的福利原則
第二節(jié) 空想社會主義:理想勞動者假設
一、圣西門:神的道德原則引領
二、傅立葉:協作制度設計方案
三、歐文:勞動共同體的試驗
第三節(jié) 黑格爾的勞動哲學思想
一、勞動是人自覺的理性活動
二、社會性是勞動的本質屬性
三、市民社會中的勞動者貧困
第二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馬克思話語追溯
第一節(jié) 勞動倫理的概念定位
一、“勞動”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蘊含
二、“勞動力”的概念分析及倫理蘊含
三、“勞動倫理”的概念蘊含
四、勞動倫理生成的邏輯架構
第二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原初話語追溯
一、馬克思勞動倫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馬克思的“勞動的立場”
第三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理論坐標
一、理論定位:一本“大寫的勞動倫理”
二、隱性線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三、雙重維度:事實指向性與價值規(guī)范性
四、邏輯走向:勞動與資本的對立統一
第四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相關概念界定
一、“道德”、“倫理”與美德
二、“資本”、“資本邏輯”與“資本拜物教”
三、“道德資本化”與“資本道德化”
四、“勞動資本化”與“資本勞動化”
第三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邏輯理路
第一節(jié) 商品·貨幣·資本·證券:勞動倫理思想批判奠基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勞動的“一般化”
二、貨幣到貨幣拜物教:勞動的“社會化”
三、資本到資本拜物教:勞動的“抽象化”
四、證券到符號拜物教:勞動的“虛擬化”
第二節(jié) 剩余價值論:勞動倫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一、勞動價值論:倫理重心由“資本”轉向“勞動”
二、工作日抗爭:剩余價值獲取的雙重界限
三、分工與協作:資本控制和主導勞動主體
四、機器的應用:兩大階級矛盾激化
第三節(jié) 資本積累:勞動倫理思想的分析空間
一、資本的“原罪”:資本對勞動和生產資料的剝奪
二、所有權的悖論:勞動倫理制度化批判內核
三、資本規(guī)模擴張:資本主義抽象勞資關系的形成
四、資本壟斷峰值:勞動關系被金融綁架
第四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勞動倫理思想內涵
第一節(jié) 馬克思勞動倫理思想的前置性問題
一、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
二、分工與協作的強制型
三、擴大再生產增加了勞動道德的可能性
第二節(jié)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所有制的組織形式
二、社會協作的勞動倫理方式
三、工人主導的勞動倫理原則
第三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基本屬性
一、勞動倫理的歷史性
二、勞動倫理的社會性
三、勞動倫理的階級性
四、勞動倫理的主體性
五、勞動倫理的受制性
六、勞動倫理的發(fā)展性
第四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的核心命題:資本主義勞資關系
一、兩種生產力的耦合構筑倫理基點
二、法權與倫理的張力形成闡釋空間
三、分配關系掩蓋了其的實證性用法
第五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現代轉向
第一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現代轉向之維
一、感性的活動是現代轉向的變革機理
二、勞動時空的解放是現代轉向的橋梁
三、“人之為人”的勞動現代轉向梯次
第二節(jié) 剖析勞動倫理思想現代轉向脈絡
一、信用體系在勞動活動中的道德審視
二、知識勞動指涉?zhèn)惱韮r值的理性求證
三、誠實勞動視域下勞動教育倫理訴求
第六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勞動倫理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jié) 勞動倫理在社會主義中國的當代映證
一、勞動道德在社會主義中國的現實狀態(tài)
二、勞動倫理推進了我國工會組織的發(fā)展進程
第二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
一、雙重和諧關系是社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特質
二、市場經濟主體地位平等是和諧勞動關系的要求
三、企業(yè)家精神是實現我國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基本條件
四、注重企業(yè)道德是構建我國勞動倫理的現實任務
第三節(jié) 勞動倫理思想與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
一、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是構建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基本要求
二、堅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構建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時代底色
三、完善勞動法律關系是構建我國和諧勞動關系的制度保障
四、共享發(fā)展理念是推進我國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的精神導向
第四節(jié) 實現勞動不斷解放的現實道路指向
一、數字勞動是社會主義勞動關系的“新常態(tài)”
二、制度正義是實現勞動倫理的文化指引
三、人的自由自覺構成勞動倫理的至善之境
四、人類勞動道德共同體構建是客觀歷史的必然
五、勞動神圣與社會主義的根本倫理追求
參考文獻
1.著作類
2.期刊類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建個人所有制”的文本解讀[J]. 許婕.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 2019(05)
[2]從概念到行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fā)展道路的理論表達[J]. 劉佳. 理論月刊. 2019(10)
[3]當代企業(yè)家精神:特征、影響因素與對策建議——2019中國企業(yè)家成長與發(fā)展專題調查報告[J]. 李蘭,仲為國,彭泗清,郝大海,王云峰. 南開管理評論. 2019(05)
[4]培育具有中國標識的企業(yè)家精神[J]. 郭倫德. 前線. 2019(10)
[5]資本的道德屬性[J]. 宗民. 浙江社會科學. 2019(09)
[6]資本邏輯支配下的資本主義及其工業(yè)化和全球化[J]. 翟杰全,陳君.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5)
[7]從資本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與超越[J]. 喬玉強.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5)
[8]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主體性思想及當代價值[J]. 朱哲,何林. 當代經濟研究. 2019(07)
[9]馬克思拜物教思想與勞動異化理論的歷史與邏輯[J]. 賈淑品.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4)
[10]“要資本,不要資本主義”如何可能——基于“資本形而上學”批判的時代反思[J]. 李振.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博士論文
[1]工人政治的邏輯及其變革: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研究[D]. 汪仕凱.復旦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898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289820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