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樂智慧》中的民族觀與宗教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10 20:13
本文關(guān)鍵詞:《福樂智慧》中的民族觀與宗教觀研究 出處:《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福樂智慧》是維吾爾族古典文學的杰出代表,是公元十一世紀我國歷史上喀喇汗王朝時期,用回鶻語寫成的一部長詩。長詩共有一萬三千二百九十行,由八十五章正文和三個副篇組成。書中共有四位主人公即國王日出、大臣月圓、大臣之子賢明、隱士覺醒,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及辯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智慧與知識、法治與公正、道德與宗教、人與人相處之道的思想。作品所闡述的治國理念、宗教觀念和人際相處之道,對我們今天進行的社會法制建設(shè)、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民族關(guān)系的協(xié)調(diào)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從《福樂智慧》這部著作內(nèi)容中所提供的信息資料來看,優(yōu)素甫·哈斯·哈吉甫出生于喀喇汗國前首都,后來成為該王朝主要城市之一的巴拉薩袞。優(yōu)素甫·哈斯·哈吉甫經(jīng)歷了喀喇汗國最為輝煌的時代,這個時期同時也是一段十分不穩(wěn)定的時期。詩人在公元1069—1070年之問,大約在他50歲時,依借遠大的理想和靈感為動力,在喀什葛爾完成了著名長詩《福樂智慧》的寫作,并保存了幾年,進行了多次的修訂之后,將此巨著鄭重地獻給了桃花石·布格拉·喀喇汗·艾布·阿里·哈山,即哈山·布格拉汗。布格拉汗閱讀了詩人的這部長詩之后,賜予了詩人"Has hajip(哈斯·哈吉甫,即御前侍臣)”的官銜(稱號),同時邀請他來參與國家政事的管理!陡分腔邸凡粌H體現(xiàn)了維吾爾族的宗教觀、民族觀、治國觀及處世之道,同時也反映了喀喇漢王朝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社會階層狀況、民族民俗特點、文化藝術(shù)水平。對于《福樂智慧》的研究,有從歷史背景角度出發(fā)的,如對作者生平、喀喇汗王朝政治背景的研究;也有從法制、法學角度出發(fā)的,如對國王的治國觀、法治觀的研究;有從維吾爾古典文學角度出發(fā)的,如對《福樂智慧》中詩歌的阿魯孜韻律,魯拜體,瑪納斯維體的研究。有從宗教角度出發(fā)的,如對維吾爾族歷史進程中各時期不同的宗教信仰的研究。也有從教育角度出發(fā),對《福樂智慧》中家庭教育觀、育兒觀的研究。對《福樂智慧》的研究層面非常廣泛,但是目前對于書中體現(xiàn)的民族觀和宗教觀的研究并不深入,可以說此方面的研究處于短板。本文通過對《福樂智慧》的研究,找出作品中所蘊含的民族觀、宗教觀,從民族理論的角度出發(fā)來研究《福樂智慧》,這也對《福樂智慧》的研究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寬《福樂智慧》的研究范圍。文章內(nèi)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研究分析《福樂智慧》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包含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族背景;介紹《福樂智慧》的主要內(nèi)容,論述作者關(guān)于“法治與公正”、“智慧與知識”、“現(xiàn)世與來生”以及“道德品質(zhì)”的觀點,關(guān)于《福樂智慧》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優(yōu)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歷史生平,作者的歷史地位。第二章研究分析《福樂智慧》的民族觀,其中包括喀喇漢王朝的民族構(gòu)成;通過對維吾爾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和諧交融、游牧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的和諧交融,來分析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并且具體分析作品中體現(xiàn)的各民族相處之道;通過以上的研究,提出有關(guān)民族理論的相關(guān)民族政策以及建議。第三章研究分析《福樂智慧》的宗教觀,首先介紹喀喇汗王朝的宗教概況,分析維吾爾族在各歷史階段的宗教信仰;其次具體分析《福樂智慧》中體現(xiàn)的宗教觀;通過以上的研究,具體提出相關(guān)民族理論的宗教政策。力求在前人的研究基礎(chǔ)上,對《福樂智慧》的民族觀、宗教觀、兩個方面的研究,拓展新的研究領(lǐng)域。了解維吾爾文化,維吾爾處世哲學,為今天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有益的歷史借鑒。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provided in this work , the author expresses his thoughts about wisdom and knowledge , the rule of law and justice , morality and religion ,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 social stratum condition , national folk custom and cultural art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Uygur nationality . Based on the study of Uygur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s ,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igious views of the Han Dynasty , analyses the religious views of the Uygur nationality in various historical stages , and analyzes the religious views of the Uygur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s .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2;D635;D63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梓東;;黨中央治疆、穩(wěn)疆、建疆新方略析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2 余梓東;;論滿族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J];滿族研究;2014年01期
3 余梓東;;論民族問題與中國核心利益的相關(guān)性[J];人民論壇;2011年35期
4 烏麗亞·米吉提;劉成群;;從法拉比政治圖式到蘇非式信仰——《福樂智慧》的“兩世”并重及其偏轉(zhuǎn)[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廖彬;;從《福樂智慧》談我國維吾爾族傳統(tǒng)的處世文化[J];黑龍江史志;2009年23期
6 彭清;;《福樂智慧》中的和諧思想[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羅淑榮;《福樂智慧》正義觀要義[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S2期
8 張鳳武;《福樂智慧》與中國歷史文化[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9 丁立軍;西遷對回鶻社會文化的影響[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10 魏良_";《福樂智慧》與喀喇汗王朝的文化整合[J];西域研究;2000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莫吾力丹;《福樂智慧》中蘊含的伊斯蘭倫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066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14066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