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以朔州市城區(qū)三所小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1-23 19:29
小學語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連接課內(nèi)外閱讀的橋梁,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內(nèi)外閱讀資源還未實現(xiàn)有效整合,閱讀合作未達到“形”“質(zhì)”合一的效果,閱讀教學也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學習共同體強調(diào)在共同愿景下,參與者通過制度共建,信息共享,最終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這對解決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討了學習共同體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并以學習共同體為視角,分析了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要素和呈現(xiàn)方式。再對當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合作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最后提出思考與建議。本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理論部分,主要概述了學習共同體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的獨特性,并在此基礎上對兩者的關系進行論述,發(fā)現(xiàn)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具有以下特征:參與者具有共同閱讀愿景、共享的閱讀機制、合作的閱讀方式、多元的評價和反思方法。二是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部分。筆者立足于學習共同體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理想狀態(tài),選取朔州市朔城區(qū)三所小...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思路
碩士學位論文26用網(wǎng)絡上的圖片、視頻資源等素材進行重組;也可以直接學習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聯(lián)合相關社會教育機構,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進行語文閱讀實踐活動。第三節(jié)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要素分析傳統(tǒng)教學觀認為教學中主要有三要素,即“教師、學生、教材”,這這種認識直截了當?shù)淖プ×私虒W過程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被大多數(shù)人所認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研究者和實踐者開始進行更系統(tǒng)化、精細化的研究,將教學的要素不斷細化,出現(xiàn)了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內(nèi)容等更具有針對性的要素。結合高年級語文閱讀的特點以及學習共同體的特點,筆者認為可以依據(jù)教學活動中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分為以下三大類:主體要素、客體要素、資源要素。(如圖2-1)主體要素通過資源要素作用于客體要素來完成整個閱讀教學活動。圖2-1語文閱讀教學要素
碩士學位論文30圖2-2閱讀教學方法分類圖文學作品大致分為四類: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在高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以前詩歌和散文為主,文學作品的特點是,追求藝術的真實,具有虛擬現(xiàn)實、夸張比喻的特性,其真實性往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服從于人類情感世界的真實。①應用文有一定的結構,遵循一定的敘述方法,通過一篇文章能了解一類文章的學習。文言文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中也占有一定的篇幅,看似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相距甚遠,但是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三)閱讀教材的策略學習閱讀教學不能只注重其表達的主旨和其文體類別,還要教授一定的方法策略。為了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在教材編寫的時候,還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加入了閱讀策略的單元。五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的主題便是“提高閱讀速度”,教學生迅速抓取關鍵信息的方法,提高其速度能力;五年級第三單元主要是通過對漢字的學習,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提高其自主閱讀能力;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則是“有目的閱讀”,讓學生學會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法;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則進一步提高學生整理閱讀資料的能力。三、資源要素:條件、環(huán)境①張衛(wèi)國著,雙語學綱要,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03,第44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對話教學的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探究[J]. 王莉,梁守燕,魏風云. 課程教育研究. 2019(51)
[2]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分析[J]. 居繼頂. 才智. 2019(03)
[3]論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兼論信息時代的學科教育[J]. 張華.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9(01)
[4]分析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 白茹. 課程教育研究. 2017(46)
[5]培養(yǎng)讀者:語文教學的價值追求——基于審美視角的閱讀教學策略改進[J]. 陳剛. 中國教育學刊. 2017(05)
[6]超越課堂:課程學習共同體的建構[J]. 文軍萍,陳曉端. 課程.教材.教法. 2017(04)
[7]基于知識地圖的MOOC學習共同體的學習研究[J]. 劉紅晶,譚良. 中國遠程教育. 2017(03)
[8]大學“師生共同體”:概念辨析與現(xiàn)實重構[J]. 龔放. 中國高教研究. 2016(12)
[9]“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 溫儒敏. 課程.教材.教法. 2016(11)
[10]基于社會網(wǎng)絡視角的學習共同體構建與相關因素分析[J]. 張紅波,徐福蔭. 電化教育研究. 2016(10)
博士論文
[1]非正式學習共同體知識共享機制研究[D]. 劉子恒.華中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班級建設的范式變革:由“班集體”到“班級共同體”[D]. 李慧.山東師范大學 2017
[2]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學習共同體的教學實踐研究[D]. 余雯潔.上海師范大學 2017
[3]“學習共同體”視角下體驗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研究[D]. 劉曉旎.上海師范大學 2017
[4]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語文教學實踐研究[D]. 余唯一.上海師范大學 2017
[5]高中語文課堂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研究[D]. 關海娟.青海師范大學 2016
[6]構建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實證研究[D]. 王露.西北大學 2014
[7]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 田春艷.東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05016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思路
碩士學位論文26用網(wǎng)絡上的圖片、視頻資源等素材進行重組;也可以直接學習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聯(lián)合相關社會教育機構,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進行語文閱讀實踐活動。第三節(jié)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要素分析傳統(tǒng)教學觀認為教學中主要有三要素,即“教師、學生、教材”,這這種認識直截了當?shù)淖プ×私虒W過程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被大多數(shù)人所認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研究者和實踐者開始進行更系統(tǒng)化、精細化的研究,將教學的要素不斷細化,出現(xiàn)了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內(nèi)容等更具有針對性的要素。結合高年級語文閱讀的特點以及學習共同體的特點,筆者認為可以依據(jù)教學活動中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分為以下三大類:主體要素、客體要素、資源要素。(如圖2-1)主體要素通過資源要素作用于客體要素來完成整個閱讀教學活動。圖2-1語文閱讀教學要素
碩士學位論文30圖2-2閱讀教學方法分類圖文學作品大致分為四類: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在高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以前詩歌和散文為主,文學作品的特點是,追求藝術的真實,具有虛擬現(xiàn)實、夸張比喻的特性,其真實性往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服從于人類情感世界的真實。①應用文有一定的結構,遵循一定的敘述方法,通過一篇文章能了解一類文章的學習。文言文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中也占有一定的篇幅,看似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相距甚遠,但是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三)閱讀教材的策略學習閱讀教學不能只注重其表達的主旨和其文體類別,還要教授一定的方法策略。為了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在教材編寫的時候,還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加入了閱讀策略的單元。五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的主題便是“提高閱讀速度”,教學生迅速抓取關鍵信息的方法,提高其速度能力;五年級第三單元主要是通過對漢字的學習,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提高其自主閱讀能力;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則是“有目的閱讀”,讓學生學會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法;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則進一步提高學生整理閱讀資料的能力。三、資源要素:條件、環(huán)境①張衛(wèi)國著,雙語學綱要,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03,第44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對話教學的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探究[J]. 王莉,梁守燕,魏風云. 課程教育研究. 2019(51)
[2]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分析[J]. 居繼頂. 才智. 2019(03)
[3]論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兼論信息時代的學科教育[J]. 張華.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9(01)
[4]分析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 白茹. 課程教育研究. 2017(46)
[5]培養(yǎng)讀者:語文教學的價值追求——基于審美視角的閱讀教學策略改進[J]. 陳剛. 中國教育學刊. 2017(05)
[6]超越課堂:課程學習共同體的建構[J]. 文軍萍,陳曉端. 課程.教材.教法. 2017(04)
[7]基于知識地圖的MOOC學習共同體的學習研究[J]. 劉紅晶,譚良. 中國遠程教育. 2017(03)
[8]大學“師生共同體”:概念辨析與現(xiàn)實重構[J]. 龔放. 中國高教研究. 2016(12)
[9]“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 溫儒敏. 課程.教材.教法. 2016(11)
[10]基于社會網(wǎng)絡視角的學習共同體構建與相關因素分析[J]. 張紅波,徐福蔭. 電化教育研究. 2016(10)
博士論文
[1]非正式學習共同體知識共享機制研究[D]. 劉子恒.華中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班級建設的范式變革:由“班集體”到“班級共同體”[D]. 李慧.山東師范大學 2017
[2]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學習共同體的教學實踐研究[D]. 余雯潔.上海師范大學 2017
[3]“學習共同體”視角下體驗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研究[D]. 劉曉旎.上海師范大學 2017
[4]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語文教學實踐研究[D]. 余唯一.上海師范大學 2017
[5]高中語文課堂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研究[D]. 關海娟.青海師范大學 2016
[6]構建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實證研究[D]. 王露.西北大學 2014
[7]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 田春艷.東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050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6050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