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反恐機制及啟示研究 ——以打擊極端恐怖組織“博科圣地”為個案
發(fā)布時間:2022-01-06 02:10
冷戰(zhàn)結束后,恐怖主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安全威脅之一,尤其是安全環(huán)境相對復雜的非洲地區(qū)。目前,非洲地區(qū)為應對恐怖主義活動形成了國家、地區(qū)以及國際等三個層面的反恐機制。其中,非洲地區(qū)大國尼日利亞針對該國日益壯大的恐怖組織與擴散的恐怖主義威脅建立了自身的反恐機制。以尼日利亞政府打擊本土恐怖組織“博科圣地”為例,2009年以后,“博科圣地”加快由伊斯蘭極端組織向恐怖組織的轉變,尼日利亞政府也逐步建立了由反恐法律機制、反恐組織體系、反恐預警機制以及反恐合作機制等全面綜合的反恐機制。為有效發(fā)揮反恐機制的作用,尼日利亞政府從軍事、談判、邊境管控、經濟、網絡以及去極端化手段等多方面綜合施策?梢哉f,尼日利亞反恐機制的逐步建立與不斷完善是該國為有效打擊與治理國內恐怖主義問題的產物。尼日利亞反恐實踐成效顯著,但反恐實踐中也存在諸多不足,如重軍事輕治理、受國內族群與宗教因素的影響等。尼日利亞反恐成敗得失對于其他國家反恐機制的建立有啟示意義。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二、研究狀況綜述
(一)國內研究狀況
(二)國外研究狀況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建立的背景
第一節(jié) 族群對立與宗教矛盾給恐怖主義滋生提供了溫床
一、復雜的族群矛盾引發(fā)了族群間激烈斗爭
二、國內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積怨較深
第二節(jié) 經濟與社會矛盾加速了恐怖組織發(fā)展與壯大
一、從尼日利亞經濟矛盾層面來看
二、從尼日利亞社會治理層面看
第三節(jié) 恐怖組織“博科圣地”的出現與影響
一、“博科圣地”的發(fā)展歷程
二、“博科圣地”恐怖活動的危害與影響
第四節(jié) 地區(qū)安全機制難以應對恐怖主義的外溢效應
一、恐怖外溢影響地區(qū)和平與安全
二、地區(qū)安全機制應對恐怖主義乏力
第二章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的內容及特點
第一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建立的進程
一、反恐法案的起草與立法嘗試
二、《反恐怖主義(預防)法》與《國家反恐戰(zhàn)略》的出臺
第二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的組成
一、反恐法律機制
二、反恐組織體系
三、反恐預警機制
四、反恐合作機制
第三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的特點
一、軍事打擊是反恐最為倚重的手段
二、經濟上注重切斷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
三、邊境管控是抑制恐怖外溢的重要手段
四、網絡空間是反恐重點治理領域
五、重視從思想層面去極端化
六、政治談判是反恐機制的必要手段
第三章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的成效、不足及啟示
第一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的成效
一、“博科圣地”控制區(qū)域逐步減少
二、“博科圣地”武裝力量遭到削弱
三、“博科圣地”襲擊頻度與烈度降低
第二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中的問題與難題
一、注重軍事打擊,忽視社會治理
二、安全機構存在經驗不足與力量薄弱問題
三、深受國內族群與宗教矛盾的影響
四、與周邊國家間反恐合作易受地緣因素影響
第三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的若干啟示
一、構建完善的反恐情報體系至關重要
二、社會治理在反恐機制中的核心地位需堅持
三、地區(qū)與國際層面的反恐合作需重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洲國家打擊極端主義的機制與啟示[J]. 陳曉紅,趙文杰.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3)
[2]“一帶一路”背景下尼日利亞宗教格局及宗教風險分析[J]. 李文剛.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2)
[3]2019年總統選舉與尼日利亞政黨政治特點評析[J]. 李文剛. 當代世界. 2019(04)
[4]網絡恐怖主義的傳播機制及應對策略研究[J]. 李濤. 學海. 2019(02)
[5]非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PSC)[J]. 中國投資(中英文). 2019(Z2)
[6]“博科圣地”恐怖組織的源起、恐怖活動特點和應對策略[J]. 王一帆,陳剛. 新疆社會科學. 2019(01)
[7]“一帶一路”倡議視野下的恐怖主義威脅與安全應對[J]. 李若瀚,章成.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1)
[8]2018極端主義的式微與擴散[J]. 林豐民. 人民論壇. 2019(01)
[9]試析當前薩赫勒地區(qū)反恐形勢及法國的應對政策[J]. 齊趙園. 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研究. 2018(04)
[10]非洲安全新挑戰(zhàn)及其對中非合作的影響[J]. 王洪一. 社會科學文摘. 2018(09)
博士論文
[1]尼日利亞“博科圣地”問題研究[D]. 寧彧.云南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尼日爾河三角洲少數族群問題研究[D]. 湯雪梅.浙江師范大學 2017
[2]薩拉菲主義影響下的非洲恐怖主義問題探析[D]. 王猛.云南大學 2017
[3]尼日利亞“博科圣地”恐怖組織對西非區(qū)域安全的影響[D]. 彭倩婷.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4]“博科圣地”恐怖組織的力量來源及影響分析[D]. MAYARA KADINGAR.吉林大學 2016
[5]尼日利亞沖突的基本形態(tài)及原因分析[D]. 張文娟.云南大學 2015
[6]論民族矛盾與尼日利亞內戰(zhàn)(1967-1970年)[D]. 張志新.華東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1509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二、研究狀況綜述
(一)國內研究狀況
(二)國外研究狀況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建立的背景
第一節(jié) 族群對立與宗教矛盾給恐怖主義滋生提供了溫床
一、復雜的族群矛盾引發(fā)了族群間激烈斗爭
二、國內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積怨較深
第二節(jié) 經濟與社會矛盾加速了恐怖組織發(fā)展與壯大
一、從尼日利亞經濟矛盾層面來看
二、從尼日利亞社會治理層面看
第三節(jié) 恐怖組織“博科圣地”的出現與影響
一、“博科圣地”的發(fā)展歷程
二、“博科圣地”恐怖活動的危害與影響
第四節(jié) 地區(qū)安全機制難以應對恐怖主義的外溢效應
一、恐怖外溢影響地區(qū)和平與安全
二、地區(qū)安全機制應對恐怖主義乏力
第二章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的內容及特點
第一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建立的進程
一、反恐法案的起草與立法嘗試
二、《反恐怖主義(預防)法》與《國家反恐戰(zhàn)略》的出臺
第二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的組成
一、反恐法律機制
二、反恐組織體系
三、反恐預警機制
四、反恐合作機制
第三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機制的特點
一、軍事打擊是反恐最為倚重的手段
二、經濟上注重切斷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
三、邊境管控是抑制恐怖外溢的重要手段
四、網絡空間是反恐重點治理領域
五、重視從思想層面去極端化
六、政治談判是反恐機制的必要手段
第三章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的成效、不足及啟示
第一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的成效
一、“博科圣地”控制區(qū)域逐步減少
二、“博科圣地”武裝力量遭到削弱
三、“博科圣地”襲擊頻度與烈度降低
第二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中的問題與難題
一、注重軍事打擊,忽視社會治理
二、安全機構存在經驗不足與力量薄弱問題
三、深受國內族群與宗教矛盾的影響
四、與周邊國家間反恐合作易受地緣因素影響
第三節(jié) 尼日利亞反恐實踐的若干啟示
一、構建完善的反恐情報體系至關重要
二、社會治理在反恐機制中的核心地位需堅持
三、地區(qū)與國際層面的反恐合作需重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洲國家打擊極端主義的機制與啟示[J]. 陳曉紅,趙文杰.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3)
[2]“一帶一路”背景下尼日利亞宗教格局及宗教風險分析[J]. 李文剛.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2)
[3]2019年總統選舉與尼日利亞政黨政治特點評析[J]. 李文剛. 當代世界. 2019(04)
[4]網絡恐怖主義的傳播機制及應對策略研究[J]. 李濤. 學海. 2019(02)
[5]非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PSC)[J]. 中國投資(中英文). 2019(Z2)
[6]“博科圣地”恐怖組織的源起、恐怖活動特點和應對策略[J]. 王一帆,陳剛. 新疆社會科學. 2019(01)
[7]“一帶一路”倡議視野下的恐怖主義威脅與安全應對[J]. 李若瀚,章成.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1)
[8]2018極端主義的式微與擴散[J]. 林豐民. 人民論壇. 2019(01)
[9]試析當前薩赫勒地區(qū)反恐形勢及法國的應對政策[J]. 齊趙園. 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研究. 2018(04)
[10]非洲安全新挑戰(zhàn)及其對中非合作的影響[J]. 王洪一. 社會科學文摘. 2018(09)
博士論文
[1]尼日利亞“博科圣地”問題研究[D]. 寧彧.云南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尼日爾河三角洲少數族群問題研究[D]. 湯雪梅.浙江師范大學 2017
[2]薩拉菲主義影響下的非洲恐怖主義問題探析[D]. 王猛.云南大學 2017
[3]尼日利亞“博科圣地”恐怖組織對西非區(qū)域安全的影響[D]. 彭倩婷.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4]“博科圣地”恐怖組織的力量來源及影響分析[D]. MAYARA KADINGAR.吉林大學 2016
[5]尼日利亞沖突的基本形態(tài)及原因分析[D]. 張文娟.云南大學 2015
[6]論民族矛盾與尼日利亞內戰(zhàn)(1967-1970年)[D]. 張志新.華東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1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57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