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動人口犯罪及防控對策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13:30
隨著社會轉型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人口流動也隨之加速,流動人口犯罪問題日益突出。犯罪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是各種社會矛盾與弊端的綜合癥,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對此給予了極大關注,法學、犯罪學、心理學、人口學等學者都從各自的角度研究這一現(xiàn)象!傲鲃尤丝跒槭裁磿缸?”“如何控制社會轉型背景下的流動人口犯罪問題?”這不僅僅是重大的實踐問題,而且是重大的理論問題。應該說關于流動人口犯罪的研究并不是一個新課題,不少學者和社會管理者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理論闡述。當前打造和諧社會,減少社會矛盾,必須要解決好流動人口犯罪問題。關于流動人口犯罪,國外已有的研究更多是關注移民犯罪,而中國流動人口犯罪無論從其產(chǎn)生原因、特點,還是其防控對策都具有一定獨特性,而國內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流動人口犯罪的宏觀分析,忽視了對流動人口犯罪的微觀分析。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對中外刑事司法實踐中有關流動人口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的介紹,在分析當前中國流動人口犯罪原因的基礎上借鑒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運用刑法學、犯罪學、心理學、社會學、人口學的理論和學習方法,結合實際,從多個視角探討流動人口犯罪原因,針對流動人口犯罪問題提出具有中...
【文章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導言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流動人口概述
第一節(jié) 流動人口的概念
第二節(jié) 中國流動人口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流動人口的特點
第三章 流動人口犯罪概況和特征
第一節(jié) 流動人口犯罪的界定和特點
第二節(jié) 中國流動人口犯罪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流動人口犯罪的宏觀特征
一、從犯罪規(guī)模上分析,流動人口犯罪逐年呈走高之勢
二、從犯罪類型上分析,流動人口犯罪以侵財為主,形式多樣
三、從犯罪時空上分析,流動人口犯罪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四、從犯罪發(fā)展趨勢上分析,流動人口團伙犯罪不斷增加
第四節(jié) 流動人口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特征
二、情緒特征
三、意志特征
四、理智特征
第四章 流動人口犯罪原因
第一節(jié) 國外理論界的重要學說及思考
一、國外理論界的重要學說
二、對上述理論的思考
第二節(jié) 中國流動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在社會上受到排擠,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二、在利益上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經(jīng)常遭受非法侵害
三、在心理上出現(xiàn)認同危機,“知、情、意”出現(xiàn)偏差
四、在管理上社會控制能力弱化,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五章 如何防控流動人口犯罪,建立和諧社會
第一節(jié) 加強社會防控,消除社會排擠,維護社會公平
一、建立社會安全閥48系統(tǒng),緩解社會矛盾
二、建立流動人口利益表達機制,暢通社情民意的表達渠道
三、建立社會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
第二節(jié) 加強心理防控,消除認同危機,構建和諧社會
一、理論依據(jù)
二、具體措施
第三節(jié) 加強治安防控,提高社會控管能力
一、將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
二、將流動人口納入管理和服務范圍
三、強化對高危流動人口的管理
第四節(jié) 加強刑事防控,調整刑事政策
一、適時調整刑事政策,擴大寬嚴相濟的適用
二、借助社區(qū)矯正制度,擴大緩刑的適用
三、調整完善刑事責任結構,擴大罰金的適用
結語
后記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維護政治穩(wěn)定的一個關鍵性問題[J]. 劉曉凱.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5(03)
[2]地域性犯罪群體的概念、成因及預防——對北京地區(qū)流動人口犯罪狀況的考察[J]. 任九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 2004(05)
[3]對弱勢群體中犯罪現(xiàn)象的觀察與思考[J]. 馬皚. 中國法學. 2003(04)
[4]社會分層中的邊緣群體及其游民化問題[J]. 劉義強. 社會. 2000(03)
[5]刑事政策:犯罪學的重點研究對象和司法實踐的基本指導思想[J]. 儲槐植. 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 1999(05)
[6]中國流動人口狀況分析[J]. 張為民,李希如,葉禮奇,謝庚,胡英. 經(jīng)濟研究參考. 1998(57)
本文編號:3385437
【文章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導言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流動人口概述
第一節(jié) 流動人口的概念
第二節(jié) 中國流動人口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流動人口的特點
第三章 流動人口犯罪概況和特征
第一節(jié) 流動人口犯罪的界定和特點
第二節(jié) 中國流動人口犯罪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流動人口犯罪的宏觀特征
一、從犯罪規(guī)模上分析,流動人口犯罪逐年呈走高之勢
二、從犯罪類型上分析,流動人口犯罪以侵財為主,形式多樣
三、從犯罪時空上分析,流動人口犯罪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四、從犯罪發(fā)展趨勢上分析,流動人口團伙犯罪不斷增加
第四節(jié) 流動人口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特征
二、情緒特征
三、意志特征
四、理智特征
第四章 流動人口犯罪原因
第一節(jié) 國外理論界的重要學說及思考
一、國外理論界的重要學說
二、對上述理論的思考
第二節(jié) 中國流動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在社會上受到排擠,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二、在利益上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經(jīng)常遭受非法侵害
三、在心理上出現(xiàn)認同危機,“知、情、意”出現(xiàn)偏差
四、在管理上社會控制能力弱化,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五章 如何防控流動人口犯罪,建立和諧社會
第一節(jié) 加強社會防控,消除社會排擠,維護社會公平
一、建立社會安全閥48系統(tǒng),緩解社會矛盾
二、建立流動人口利益表達機制,暢通社情民意的表達渠道
三、建立社會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
第二節(jié) 加強心理防控,消除認同危機,構建和諧社會
一、理論依據(jù)
二、具體措施
第三節(jié) 加強治安防控,提高社會控管能力
一、將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
二、將流動人口納入管理和服務范圍
三、強化對高危流動人口的管理
第四節(jié) 加強刑事防控,調整刑事政策
一、適時調整刑事政策,擴大寬嚴相濟的適用
二、借助社區(qū)矯正制度,擴大緩刑的適用
三、調整完善刑事責任結構,擴大罰金的適用
結語
后記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維護政治穩(wěn)定的一個關鍵性問題[J]. 劉曉凱.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5(03)
[2]地域性犯罪群體的概念、成因及預防——對北京地區(qū)流動人口犯罪狀況的考察[J]. 任九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 2004(05)
[3]對弱勢群體中犯罪現(xiàn)象的觀察與思考[J]. 馬皚. 中國法學. 2003(04)
[4]社會分層中的邊緣群體及其游民化問題[J]. 劉義強. 社會. 2000(03)
[5]刑事政策:犯罪學的重點研究對象和司法實踐的基本指導思想[J]. 儲槐植. 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 1999(05)
[6]中國流動人口狀況分析[J]. 張為民,李希如,葉禮奇,謝庚,胡英. 經(jīng)濟研究參考. 1998(57)
本文編號:3385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854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