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遞業(yè)販毒風險的識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09:44
當前我國寄遞業(yè)發(fā)展迅猛,寄存運輸配送愈加高效,雖極大地便利了公眾生活,卻也容易成為滋生犯罪的土壤。販毒,作為一種必須以毒品傳輸為基本特征的犯罪活動,極有可能利用寄遞業(yè)的安全“空檔”達到犯罪目的。近年來的毒品犯罪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販毒分子深諳寄遞業(yè)的行業(yè)特點和監(jiān)管漏洞,采取匿名投遞、精細包裝、“螞蟻搬家”等方式大肆進行毒品販運活動。在破壞寄遞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也為我國的禁毒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如何有效精準識別涉毒快遞、防控寄遞業(yè)販毒活動已成為我國緝毒工作所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本文基于寄遞業(yè)販毒活動日益猖獗的現(xiàn)實背景,通過對寄遞業(yè)識別毒品的困境分析,力圖尋找出一條既不損害行業(yè)利益,又能達到對涉毒快遞精準識別的解決路徑:將寄遞業(yè)識別毒品的思路轉變?yōu)閷ω湺撅L險的識別,這種轉變可以通過構建寄遞業(yè)販毒風險識別模型來實現(xiàn),從而解決寄遞業(yè)對涉毒快遞“無法識別”和“無效識別”的雙重難題。文章從五個方面展開論述:第一章是研究的邏輯起點,對本文想探討和解決的問題進行提出,以及對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和研究方法進行詳細闡述;第二章,結合具體案例以及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我國寄遞業(yè)販毒的現(xiàn)狀和特點;第三章基于我國寄遞...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3——2019年寄遞業(yè)販毒案件數(shù)量變化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3-即便是在集散中心有幾臺X光機,面對日益劇增的快遞數(shù)量也難以做到100%過機安檢。[1]對于已經(jīng)配置X光機的寄遞公司來說,主要是通過對X光機顯示器上物品的形狀和顏色來判別其是否為可疑快遞。從X光安檢機顯示反饋的顏色上看,主要顯示為橙色、綠色、藍色、紅色4種。橙色是有機物質(氫氣、碳氣、氮氣、氧氣)顏色,如炸藥、藥物、塑料、紙、布料、木材和水等;綠色是混合物(硅、鋁)顏色,如鋁板、電路板等;藍色是無機物(鐵、銅、鋅、鎳、鋼等)顏色,如金屬工具、金屬材料等;對于穿不透的超厚物品會顯示紅色,比較常見的是厚金屬板或鉛板。在X光機下的物品成像顯示圖中(如圖3.2),我們可以輕易地根據(jù)顏色和形狀識別出管制刀具、槍支彈藥等違禁物品,但由于毒品的分子式和普通的化妝品(如粉餅)是非常相似的,并沒有有某一種顏色能夠顯示出該物質為毒品,且毒品的包裝也沒有有統(tǒng)一固定的形狀或形態(tài),所以當前對毒品的識別方式還是主要靠寄遞人員的經(jīng)驗來識別,無法實現(xiàn)機器智能化自動識別。圖3.2X光機下的物品成像顯示圖3.2寄遞人員識別能力有限3.2.1快遞員禁毒意識薄弱[1]吳祺.快遞業(yè)危險物品的治安防控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7.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定和學習,對寄遞業(yè)販毒活動的打擊工作也更為突出,寄遞業(yè)販毒活動的案例也更為典型。因此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上的“地域”選項上設置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裁判年份”設置為2018年,并在搜索欄輸入“快遞”“毒品”等關鍵詞,共出現(xiàn)59篇裁判文書,涉及販毒人員72名,筆者將通過對這72名販毒分子的特征進行分析,從而對寄遞業(yè)販毒的主體風險因素進行歸納總結。為接下來寄遞業(yè)販毒風險識別模型指標體系的確立奠定基矗首先,販毒分子分布于各年齡層,以90后的男性為主。根據(jù)判決書、裁定書中的資料顯示,72個販毒分子里有8個女性,64個男性,可以看出販毒分子中男性所占比例較大,是高風險人群。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祖米拉提.木沙依明”[1]一案中,犯罪分子不僅為女性,還是一名孕婦,可見懷孕、哺乳期婦女等特殊群體,其體態(tài)和身份的特殊性更易蒙蔽他人進行犯罪,因此女性販毒分子同樣也不容忽視。同時,販毒分子的年齡段多集中在20歲至29歲間,90后的販毒分子數(shù)量占到了全部人數(shù)的49%,80后占19%,70后占29%,60后占3%(如圖4.1所示)。其中年紀最小的販毒分子徐某生于1999年,被公安機關逮捕時年僅19歲。圖4.1寄遞業(yè)販毒分子年齡特征比例圖[1]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祖米拉提木沙依明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一審刑事判決書[EB/OL].(2018-12-11)[2019-05-11].http://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5851cb0d89c34e088344a9b2015fe7c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毒品濫用行為網(wǎng)絡防控體系的多維建構[J]. 莫洪憲,王肅之. 政法論叢. 2020(01)
[2]運輸毒品行為的限縮解釋[J]. 王鋼.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20(01)
[3]毒品犯罪專題研究[J]. 張明楷.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20(01)
[4]網(wǎng)絡零售平臺、第三方支付及快遞業(yè)共生關系分析[J]. 肖菲. 商業(yè)經(jīng)濟研究. 2019(24)
[5]毒品犯罪誘惑偵查風險的程序控制[J]. 黃海波. 政治與法律. 2019(10)
[6]我國眾包物流的法律治理[J]. 彭幸. 中國流通經(jīng)濟. 2019(04)
[7]當代中國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檢討與修正[J]. 曾粵興,孫本雄. 法治研究. 2019(02)
[8]暗網(wǎng)犯罪與多元治理:挑戰(zhàn)與出路[J]. 陳璐. 鐵道警察學院學報. 2019(01)
[9]提高重點區(qū)域毒品治理效果的經(jīng)濟學分析——以G省“三甲鎮(zhèn)”為例[J]. 韓勝強. 經(jīng)濟體制改革. 2018(06)
[10]網(wǎng)絡販毒的趨勢及打擊對策[J]. 明樂齊.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 2018(05)
博士論文
[1]我國優(yōu)勢項目高水平運動員參賽風險的識別、評估與應對[D]. 石巖.北京體育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快遞業(yè)危險物品的治安防控對策研究[D]. 吳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2017
[2]基于大數(shù)據(jù)下的寄遞物流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D]. 李敏杰.南京郵電大學 2014
[3]客戶寄件風險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和實現(xiàn)[D]. 趙亮.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03323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3——2019年寄遞業(yè)販毒案件數(shù)量變化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3-即便是在集散中心有幾臺X光機,面對日益劇增的快遞數(shù)量也難以做到100%過機安檢。[1]對于已經(jīng)配置X光機的寄遞公司來說,主要是通過對X光機顯示器上物品的形狀和顏色來判別其是否為可疑快遞。從X光安檢機顯示反饋的顏色上看,主要顯示為橙色、綠色、藍色、紅色4種。橙色是有機物質(氫氣、碳氣、氮氣、氧氣)顏色,如炸藥、藥物、塑料、紙、布料、木材和水等;綠色是混合物(硅、鋁)顏色,如鋁板、電路板等;藍色是無機物(鐵、銅、鋅、鎳、鋼等)顏色,如金屬工具、金屬材料等;對于穿不透的超厚物品會顯示紅色,比較常見的是厚金屬板或鉛板。在X光機下的物品成像顯示圖中(如圖3.2),我們可以輕易地根據(jù)顏色和形狀識別出管制刀具、槍支彈藥等違禁物品,但由于毒品的分子式和普通的化妝品(如粉餅)是非常相似的,并沒有有某一種顏色能夠顯示出該物質為毒品,且毒品的包裝也沒有有統(tǒng)一固定的形狀或形態(tài),所以當前對毒品的識別方式還是主要靠寄遞人員的經(jīng)驗來識別,無法實現(xiàn)機器智能化自動識別。圖3.2X光機下的物品成像顯示圖3.2寄遞人員識別能力有限3.2.1快遞員禁毒意識薄弱[1]吳祺.快遞業(yè)危險物品的治安防控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7.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定和學習,對寄遞業(yè)販毒活動的打擊工作也更為突出,寄遞業(yè)販毒活動的案例也更為典型。因此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上的“地域”選項上設置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裁判年份”設置為2018年,并在搜索欄輸入“快遞”“毒品”等關鍵詞,共出現(xiàn)59篇裁判文書,涉及販毒人員72名,筆者將通過對這72名販毒分子的特征進行分析,從而對寄遞業(yè)販毒的主體風險因素進行歸納總結。為接下來寄遞業(yè)販毒風險識別模型指標體系的確立奠定基矗首先,販毒分子分布于各年齡層,以90后的男性為主。根據(jù)判決書、裁定書中的資料顯示,72個販毒分子里有8個女性,64個男性,可以看出販毒分子中男性所占比例較大,是高風險人群。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祖米拉提.木沙依明”[1]一案中,犯罪分子不僅為女性,還是一名孕婦,可見懷孕、哺乳期婦女等特殊群體,其體態(tài)和身份的特殊性更易蒙蔽他人進行犯罪,因此女性販毒分子同樣也不容忽視。同時,販毒分子的年齡段多集中在20歲至29歲間,90后的販毒分子數(shù)量占到了全部人數(shù)的49%,80后占19%,70后占29%,60后占3%(如圖4.1所示)。其中年紀最小的販毒分子徐某生于1999年,被公安機關逮捕時年僅19歲。圖4.1寄遞業(yè)販毒分子年齡特征比例圖[1]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祖米拉提木沙依明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一審刑事判決書[EB/OL].(2018-12-11)[2019-05-11].http://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5851cb0d89c34e088344a9b2015fe7c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毒品濫用行為網(wǎng)絡防控體系的多維建構[J]. 莫洪憲,王肅之. 政法論叢. 2020(01)
[2]運輸毒品行為的限縮解釋[J]. 王鋼.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20(01)
[3]毒品犯罪專題研究[J]. 張明楷.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20(01)
[4]網(wǎng)絡零售平臺、第三方支付及快遞業(yè)共生關系分析[J]. 肖菲. 商業(yè)經(jīng)濟研究. 2019(24)
[5]毒品犯罪誘惑偵查風險的程序控制[J]. 黃海波. 政治與法律. 2019(10)
[6]我國眾包物流的法律治理[J]. 彭幸. 中國流通經(jīng)濟. 2019(04)
[7]當代中國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檢討與修正[J]. 曾粵興,孫本雄. 法治研究. 2019(02)
[8]暗網(wǎng)犯罪與多元治理:挑戰(zhàn)與出路[J]. 陳璐. 鐵道警察學院學報. 2019(01)
[9]提高重點區(qū)域毒品治理效果的經(jīng)濟學分析——以G省“三甲鎮(zhèn)”為例[J]. 韓勝強. 經(jīng)濟體制改革. 2018(06)
[10]網(wǎng)絡販毒的趨勢及打擊對策[J]. 明樂齊.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 2018(05)
博士論文
[1]我國優(yōu)勢項目高水平運動員參賽風險的識別、評估與應對[D]. 石巖.北京體育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快遞業(yè)危險物品的治安防控對策研究[D]. 吳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2017
[2]基于大數(shù)據(jù)下的寄遞物流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D]. 李敏杰.南京郵電大學 2014
[3]客戶寄件風險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和實現(xiàn)[D]. 趙亮.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033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033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