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研究
本文關鍵詞: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國家治理現代化范疇中,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政治民主化的浪潮、文化多元化的泛起、社會轉型中的困境、生態(tài)政治化的凸顯都不斷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國家治理現代化賦予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以新的內涵和要求,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關鍵和重點在于從執(zhí)政黨建設的本身出發(fā),提高執(zhí)政黨自身治理、內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單位】: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共湖南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
【關鍵詞】: 國家治理 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 執(zhí)政能力建設
【分類號】:D25;D630
【正文快照】: 從理論上來看,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黨的執(zhí)政能力研究是對于國家治理體系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理論的深化,也是對于執(zhí)政黨的現代化建設理論的拓展。它從理論層面上回答了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要求之下,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如何推動自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臧雷振;;治理類型的多樣性演化與比較——求索國家治理邏輯[J];公共管理學報;2011年04期
2 鄭吉峰;;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結構與層次[J];重慶社會科學;2014年04期
3 林尚立;;中國之理:黨的先進性決定中國發(fā)展前途[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4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J];求是;2004年19期
5 林尚立;趙宇峰;;政治建設的中國范式:論黨建在中國發(fā)展中的重要政治作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4年01期
6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J];求是;2013年2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富良,劉書英;從治理主體角度透視鄉(xiāng)村治理危機——河南省Z縣村支書、村主任現狀調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劉宏杰;;大安全觀下邊疆民族地區(qū)公共安全指標體系的建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3 張義忠;;《行政許可法》的善治理念與制度[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4 包仕國;;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歷史、現實與路徑[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劉箴;論新時期我國公共決策中的公眾政治參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金家厚,吳新葉;社區(qū)治理:對“社區(qū)失靈”的理論與實踐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雷歲江;孫榮;;“村權三分,三會村治”治理機制思考——對江蘇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2期
8 孟雷;王彥囡;李民;宋麗芬;;土地征收過程中的農民參與[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2期
9 吳昕春;;治理的層次及其基本內容[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姚宏志;;從“敢治”、“能治”到“善治”——建國后中國共產黨治國理念的躍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詹承豫;劉星宇;;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預警中的社會參與機制研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帥學明;徐濤;;培育非政府組織推進我國行政體制改革[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四輯)[C];2009年
3 李平;余健明;;基層政府如何應對農村群體性事件[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4 程瑩;歐丹;;潮汕地區(qū)農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頭市澄海區(qū)溪南鎮(zhèn)西社村為個案[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5 陳生;陳依靜;;地方政府網絡輿論危機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衛(wèi)戰(zhàn)”的案例分析[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6 牛天秀;;首問問責:內涵、困境與對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譚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務合作治理能力建設的路徑選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勇;;服務型政府若干問題考量——基于后工業(yè)化不確定性治理的維度[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張雅勤;;轉型時期的地方治理:困境與出路[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仝君;;公共治理模式在政府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中的應用[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前安;社區(qū)體育俱樂部與政府、市場、社區(qū)關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徐婷;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國際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6 陳婧;政府公共信息資源協作管理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馬勇;歐盟科技一體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袁日新;經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喬宇;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都市社區(qū)治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饒亞娟;研究型大學教師參與學術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郭俊梅;城市社區(qū)非政府公共組織及其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成麗詩;論服務型政府的道德責任[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建偉;公私合作制在我國市政公用事業(yè)改革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張曉云;我國基層政府回應能力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馬娜;我國地方政府環(huán)境政策執(zhí)行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陳果;業(yè)主委員會治理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結構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辛西婭·休伊特·德·阿爾坎塔拉,黃語生;“治理”概念的運用與濫用[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李利軍;;推進國家治理主體、治理方式和治理規(guī)則的現代化[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3年11期
3 徐湘林;;轉型危機與國家治理:中國的經驗[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年05期
4 許耀桐;劉祺;;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分析[J];理論探索;2014年01期
5 竹立家;;國家治理體系重構與治理能力現代化[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4年01期
6 魏紅霞;劉軍;;語言區(qū)隔、文化領導權與價值整合[J];社會科學家;2010年03期
7 秦德君;;中國社會體制問題研究[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林尚立;;建構民主的政治邏輯——從馬克思的民主理論出發(fā)[J];學術界;2011年05期
9 王長江;;如何看治理與民主的關系——加快發(fā)展民主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應有之義[J];人民論壇;2013年36期
10 俞可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前線;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唐皇鳳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俞可平;[N];南京日報;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執(zhí)政黨建設的新經驗[J];黨建與人才;2000年01期
2 姜躍;腐敗——執(zhí)政黨的陷阱[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2年08期
3 董建萍;論執(zhí)政黨思維與執(zhí)政黨建設[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6期
4 陳雄;國家現代化需要執(zhí)政黨現代化[J];實事求是;2002年05期
5 周忠安;執(zhí)政黨本質的理論創(chuàng)新[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韓麗麗,孫乃有;從戰(zhàn)略高度思考執(zhí)政黨建設問題[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5期
7 蘭喜陽;關于執(zhí)政黨代表性問題的探討[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10期
8 顧杰;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J];黨建研究;2003年01期
9 徐必久;執(zhí)政黨建設的基本方式[J];理論探討;2003年02期
10 黃明哲,陶長英;論提升執(zhí)政黨的競爭力[J];求實;200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侯德芳;;從共性的角度看執(zhí)政黨的建設問題[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共產黨執(zhí)政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2 劉宗洪;;執(zhí)政黨綱領與社會基礎[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研討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1年
3 徐雙敏;;建設新世紀學習型執(zhí)政黨[A];湖北省社會科學界學習宣傳貫徹十六大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田芝健;;鄧小平與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黨意識[A];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04年
5 李景治;;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的幾點思考[A];當代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周敬青;;國外若干執(zhí)政黨治黨理政的研究現狀初探[A];世界政黨格局變遷與中國政黨制度發(fā)展——中國統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六輯)[C];2012年
7 陳福今;;試論毛澤東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A];毛澤東與當代中國-全國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8 張陽普;;淺談劉少奇建國初期執(zhí)政黨建設的思想[A];劉少奇與新中國建設[C];1993年
9 楊彬;;論“三個代表”思想與新世紀執(zhí)政黨建設[A];時代·創(chuàng)新·先鋒隊——黑龍江省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C];2001年
10 田錫文;;執(zhí)政的可持續(xù)性研究[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共產黨執(zhí)政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毅亭;加強和改進執(zhí)政黨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N];人民日報;2005年
2 北京黨建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姚桓;以世界眼光認識中國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N];北京日報;2010年
3 自治區(qū)黨委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處處長 黃鶯;鄧小平現代化視域中的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N];廣西日報;2014年
4 戴焰軍;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新探索[N];光明日報;2004年
5 陳金龍;推進執(zhí)政黨建設的關鍵所在[N];南方日報;2004年
6 市委黨校教育長 劉善敏;四中全會對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更加深刻[N];淮南日報;2009年
7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執(zhí)政黨建設遇到的“新形勢”是什么[N];北京日報;2010年
8 吳美華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三型政黨:執(zhí)政黨建設目標的創(chuàng)新[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3年
9 齊衛(wèi)平 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執(zhí)政黨建設科學化[N];文匯報;2014年
10 王柏茂;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加強和改進執(zhí)政黨建設[N];太原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衍前;網絡時代執(zhí)政黨意識形態(tài)危機及對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2 劉慧婷;中國當代社會轉型期執(zhí)政黨意識形態(tài)引領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3 嚴華;中國共產黨公信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麗;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對執(zhí)政黨建設問題的認識[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侯晉雄;轉型期執(zhí)政黨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6 潘世偉;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周清;中國共產黨—社會溝通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8 張恩亮;執(zhí)政黨建設視域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9 袁敬偉;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式變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冷小青;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能力建設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豐林;論新形勢下執(zhí)政黨意識形態(tài)社會認同問題[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孫懷龍;建國頭七年中國共產黨對執(zhí)政黨建設的探索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張桂華;科技進步與我國執(zhí)政黨的先進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石麗芹;黨的八大對執(zhí)政黨建設的貢獻[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渭蘋;建國初期毛澤東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博;執(zhí)政黨應對市場經濟考驗[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7 張彥花;劉少奇關于執(zhí)政黨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梁曉佳;列寧執(zhí)政黨公信力思想及其現實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9 蔡艷;執(zhí)政黨公信力的構建形態(tài)及其時代變遷[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10 楊俊宏;執(zhí)政黨行政藝術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6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