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經濟學視角下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利益機制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19:01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土地被征收。由于我國城鄉(xiāng)二元的土地管理制度導致了集體土地產權的殘缺,巨大的利益博弈也由此產生,在農村集體土地征用中產生了大量的問題和矛盾。大批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并沒有獲得足夠的土地補償,而是成為保障缺乏、生存能力低下的農民。土地問題與農民生存問題逐漸轉變?yōu)樯、保障與公平之間的矛盾。征地留用安置,作為國家層面法定的征地安置補償方式之外的制度創(chuàng)新。自20世紀80年代深圳實施以來,目前已經全國22個省份推廣。該制度讓農村集體和農民可以獲得留用地的增值效益,提高了對被征地農民的實際補償水平,在為失地農民建立長遠的生產和生活保障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緩和了征地矛盾,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受到充分肯定。但是在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著法律缺位、產權不清、布局散亂、經營粗放、尋租腐敗等問題,在利益博弈中,且地方政府占據主導地位,獲取了絕大部分利益,農民利益受損的情況仍然存在。本文結合國內外關于土地征收補償及其制度的研究文獻,在總結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發(fā)展歷程和績效的基礎上,利用博弈論分析了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利益格局,由此得出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利益機制處在...
【文章來源】: 黎曉亮 江西財經大學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對征地補償的研究
1.2.2 對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研究進展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創(chuàng)新和不足
1.4.1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1.4.2 本文的不足之處
2 理論基礎
2.1 產權理論
2.1.1 產權基本概念
2.1.2 產權基本特征
2.2 交易費用理論
2.2.1 交易費用理論概述
2.2.2 交易費用影響因素
2.3 制度變遷理論
2.4 博弈論
3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及其績效
3.1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概念
3.2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產生的背景
3.2.1 城鎮(zhèn)化與集體土地征收
3.2.2 征地補償的困境
3.3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3.3.1 制度產生階段(1990年-1999年)
3.3.2 探索調整階段(2000年-2009年)
3.3.3 完善發(fā)展階段(2010年至今)
3.4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績效
3.4.1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成效
3.4.2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缺陷
4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利益主體與利益格局
4.1 集體征收留用制度利益主體的界定
4.2 集體征收留用制度利益主體的博弈
4.2.1 利益主體的地位和功能
4.2.2 博弈現狀
4.2.3 博弈的內容
4.2.4 小結
5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利益機制的失衡與重構
5.1 失衡的成因
5.1.1 優(yōu)勢利益主體的角色錯位
5.1.2 農民過于微弱的博弈力量
5.1.3 農村集體土地產權不明晰
5.1.4 地方治理模式的影響
5.1.5 頂層制度設計缺乏
5.2 重構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利益機制
5.2.1 利益均衡的主要內涵
5.2.2 重構利益機制的理論分析
5.2.3 利益機制的構建
6 南昌高新區(qū)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改革案例
6.1 改革內容
6.2 操作流程
6.2.1 核算村級產業(yè)村級用地面積
6.2.2 簽訂調用協(xié)議
6.2.3 支付調用費用及管理
6.3 制度改革的利益機制
6.3.1 推動制度收益有所提高,更加穩(wěn)定和長遠
6.3.2 促進農民和村集體利益更加一致
6.3.3 推動利益分配趨向均衡、更加規(guī)范
6.3.4 促使利益保障更加有力
7 完善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建議
7.1 明確法律地位,提升效率層級
7.2 明晰產權歸屬,明確各方權益
7.3 完善政策內容,規(guī)范制度實施
7.4 深化體制改革,提高制度效率
7.5 加大支持力度,提高開發(fā)效益
7.6 健全保障制度,保護農民利益
7.7 加強督察考核,樹立正確導向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土地征收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研究[J]. 張紅顯.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 2018(06)
[2]征地沖突中多元利益主體決策行為的演化博弈模型與實證研究[J]. 韓璐,鮑海君,鄧思琪,曾新.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8(12)
[3]土地發(fā)展權視角下的農民征地價值補償研究[J]. 郝曉薇,蘭婷. 理論探討. 2018(06)
[4]土地產權的動態(tài)建構機制——一個“追索權”分析視角[J]. 折曉葉. 社會學研究. 2018(03)
[5]經濟法價值目標中公平與效率的納什均衡——以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為視角[J]. 何宗澤.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7(04)
[6]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留用地制度的創(chuàng)新——以典型地區(qū)留用地政策為例[J]. 謝滌湘,牛通,范建紅. 城市問題. 2017(09)
[7]征地、金融約束與勞動力流動[J]. 柴國俊,王軍輝. 人口研究. 2017(02)
[8]征地留用地在城中村轉型中的作用[J]. 王瑞慶. 開放導報. 2017(01)
[9]新型城鎮(zhèn)化視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J]. 林小標,張敏,張廷玉,上官卉彥.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6(11)
[10]農村留用地開發(fā)問題與對策[J]. 鄭沃林,謝昊,鄭榮寶. 中國土地. 2016(06)
博士論文
[1]我國農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問題研究[D]. 高雅.西南財經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55324
【文章來源】: 黎曉亮 江西財經大學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對征地補償的研究
1.2.2 對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研究進展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創(chuàng)新和不足
1.4.1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1.4.2 本文的不足之處
2 理論基礎
2.1 產權理論
2.1.1 產權基本概念
2.1.2 產權基本特征
2.2 交易費用理論
2.2.1 交易費用理論概述
2.2.2 交易費用影響因素
2.3 制度變遷理論
2.4 博弈論
3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及其績效
3.1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概念
3.2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產生的背景
3.2.1 城鎮(zhèn)化與集體土地征收
3.2.2 征地補償的困境
3.3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3.3.1 制度產生階段(1990年-1999年)
3.3.2 探索調整階段(2000年-2009年)
3.3.3 完善發(fā)展階段(2010年至今)
3.4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績效
3.4.1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成效
3.4.2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缺陷
4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利益主體與利益格局
4.1 集體征收留用制度利益主體的界定
4.2 集體征收留用制度利益主體的博弈
4.2.1 利益主體的地位和功能
4.2.2 博弈現狀
4.2.3 博弈的內容
4.2.4 小結
5 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利益機制的失衡與重構
5.1 失衡的成因
5.1.1 優(yōu)勢利益主體的角色錯位
5.1.2 農民過于微弱的博弈力量
5.1.3 農村集體土地產權不明晰
5.1.4 地方治理模式的影響
5.1.5 頂層制度設計缺乏
5.2 重構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利益機制
5.2.1 利益均衡的主要內涵
5.2.2 重構利益機制的理論分析
5.2.3 利益機制的構建
6 南昌高新區(qū)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改革案例
6.1 改革內容
6.2 操作流程
6.2.1 核算村級產業(yè)村級用地面積
6.2.2 簽訂調用協(xié)議
6.2.3 支付調用費用及管理
6.3 制度改革的利益機制
6.3.1 推動制度收益有所提高,更加穩(wěn)定和長遠
6.3.2 促進農民和村集體利益更加一致
6.3.3 推動利益分配趨向均衡、更加規(guī)范
6.3.4 促使利益保障更加有力
7 完善集體土地征收留用制度的建議
7.1 明確法律地位,提升效率層級
7.2 明晰產權歸屬,明確各方權益
7.3 完善政策內容,規(guī)范制度實施
7.4 深化體制改革,提高制度效率
7.5 加大支持力度,提高開發(fā)效益
7.6 健全保障制度,保護農民利益
7.7 加強督察考核,樹立正確導向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土地征收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研究[J]. 張紅顯.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 2018(06)
[2]征地沖突中多元利益主體決策行為的演化博弈模型與實證研究[J]. 韓璐,鮑海君,鄧思琪,曾新.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8(12)
[3]土地發(fā)展權視角下的農民征地價值補償研究[J]. 郝曉薇,蘭婷. 理論探討. 2018(06)
[4]土地產權的動態(tài)建構機制——一個“追索權”分析視角[J]. 折曉葉. 社會學研究. 2018(03)
[5]經濟法價值目標中公平與效率的納什均衡——以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為視角[J]. 何宗澤.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7(04)
[6]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留用地制度的創(chuàng)新——以典型地區(qū)留用地政策為例[J]. 謝滌湘,牛通,范建紅. 城市問題. 2017(09)
[7]征地、金融約束與勞動力流動[J]. 柴國俊,王軍輝. 人口研究. 2017(02)
[8]征地留用地在城中村轉型中的作用[J]. 王瑞慶. 開放導報. 2017(01)
[9]新型城鎮(zhèn)化視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J]. 林小標,張敏,張廷玉,上官卉彥.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6(11)
[10]農村留用地開發(fā)問題與對策[J]. 鄭沃林,謝昊,鄭榮寶. 中國土地. 2016(06)
博士論文
[1]我國農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問題研究[D]. 高雅.西南財經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553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5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