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1 02:55
我國現(xiàn)行《著作權法》采取補償性賠償制度以應對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問題,但在知識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的當下,補償性賠償制度發(fā)揮的作用逐漸減弱,似乎已無法滿足現(xiàn)實需求。近年來著作權侵權案件數(shù)量呈直線上升的趨勢,逐漸成為社會公眾最為關注的侵權行為,對此應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大打擊著作權侵權行為以保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司法實踐中著作權侵權案件賠償水平普遍較低,賠償金額的計算方式可操作性較差,難以形成對著作權的有效保護。為了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強化我國著作權保護力度,應加快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我國《著作權法》中的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具有懲罰和威懾的特殊功能,這是補償性賠償所不具備的。在著作權領域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可以改善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水平較低的局面,同時有效規(guī)制著作權侵權行為。我國早在2013年修訂的《商標法》中就規(guī)定了懲罰性賠償制度,標志著懲罰性賠償制度正式進入知識產權法領域,之后《著作權法》修法過程中,五版草案均規(guī)定了懲罰性賠償!吨鳈喾ā芬(guī)定懲罰性賠償已成為必然,因此有必要將研究的重點轉向如何在實踐中更好地適用該制度,以及探討該制度設計與我國著作權保護現(xiàn)狀的契合。本文針對我國著作權侵權損害賠...
【文章來源】: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和目的
1.3 研究現(xiàn)狀
1.4 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概述
2.1 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內涵及功能定位
2.1.1 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內涵
2.1.2 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功能定位
2.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引入
2.2.1 著作權法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立法進程
2.2.2 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必要性
2.2.3 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可行性
2.2.4 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正當性
3 我國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適用現(xiàn)狀分析
3.1 著作權侵權現(xiàn)狀
3.1.1 故意侵權現(xiàn)象日益嚴重
3.1.2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侵權形式多樣化
3.2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shù)姆梢?guī)定及適用
3.2.1 現(xiàn)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
3.2.2 我國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適用的困境
4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shù)闹贫冉梃b
4.1 域外立法模式借鑒
4.1.1 英國版權法
4.1.2 美國版權法
4.1.3 德國著作權法
4.2 我國其他知識產權法的立法模式
4.2.1 商標法中懲罰性賠償制度設計
4.2.2 我國專利法修改趨勢
4.2.3 我國臺灣地區(qū)著作權法
5 我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構建
5.1 明確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shù)倪m用條件
5.1.1 對侵權人主觀“故意”的確定
5.1.2 對侵權情節(jié)客觀“嚴重”的確定
5.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
5.2.1 懲罰性賠償倍數(shù)的確定
5.2.2 懲罰性賠償基數(shù)的確定
5.3 厘清著作權懲罰性賠償與其他損害賠償形式的關系
5.3.1 著作權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shù)年P系
5.3.2 著作權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shù)年P系
5.4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shù)淖C據(jù)與程序問題
5.4.1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適用中的證據(jù)問題
5.4.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適用中的程序問題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2909777
【文章來源】: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和目的
1.3 研究現(xiàn)狀
1.4 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概述
2.1 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內涵及功能定位
2.1.1 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內涵
2.1.2 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功能定位
2.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引入
2.2.1 著作權法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立法進程
2.2.2 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必要性
2.2.3 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可行性
2.2.4 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正當性
3 我國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適用現(xiàn)狀分析
3.1 著作權侵權現(xiàn)狀
3.1.1 故意侵權現(xiàn)象日益嚴重
3.1.2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侵權形式多樣化
3.2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shù)姆梢?guī)定及適用
3.2.1 現(xiàn)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
3.2.2 我國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適用的困境
4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shù)闹贫冉梃b
4.1 域外立法模式借鑒
4.1.1 英國版權法
4.1.2 美國版權法
4.1.3 德國著作權法
4.2 我國其他知識產權法的立法模式
4.2.1 商標法中懲罰性賠償制度設計
4.2.2 我國專利法修改趨勢
4.2.3 我國臺灣地區(qū)著作權法
5 我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構建
5.1 明確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shù)倪m用條件
5.1.1 對侵權人主觀“故意”的確定
5.1.2 對侵權情節(jié)客觀“嚴重”的確定
5.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
5.2.1 懲罰性賠償倍數(shù)的確定
5.2.2 懲罰性賠償基數(shù)的確定
5.3 厘清著作權懲罰性賠償與其他損害賠償形式的關系
5.3.1 著作權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shù)年P系
5.3.2 著作權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shù)年P系
5.4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shù)淖C據(jù)與程序問題
5.4.1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適用中的證據(jù)問題
5.4.2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適用中的程序問題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29097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097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