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社科碩士論文 >

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7-03-30 07:10

  本文關鍵詞: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進行一場時新的公民教育運動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關鍵,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迫切需求,更是一個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放眼世界,新加坡為后起之秀,其社會文明與進步為世人交口稱贊,而這常常被歸結為成功的公民教育。中國與新加坡同屬亞洲文化圈,受儒家影響廣泛深遠,歷史發(fā)展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本人嘗試以新加坡為研究對象國,以公民教育中效果最顯著的青少年群體為考查對象,期望為我國正在興起的公民教育做點有益的探索。 為此,本文從希臘、羅馬時期的“公民”起源入手,試圖把握公民的本質和內涵,接著對相關的幾組概念如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法制教育、素質教育進行了辨析,并簡述了西方近代以來三種公民教育模式的演進,最后又以美國、德國、新加坡三個不同的公民價值取向代表來比較分析,進一步說明本文為什么推崇新加坡的青少年公民教育。 本文重點是分析新加坡的青少年公民教育,分為四部分:先對新加坡的青少年公民教育的三個顯著的歷史發(fā)展階段作了個簡要的歷史回顧;其次,對其公民教育的內容體系從愛國教育、法制教育、社會和諧教育、傳統(tǒng)論理教育和全球教育五個方面進行敘述;接著對其頗具特色的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實施途徑從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區(qū)服務入手加以分析和例證;最后,歸納出該國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特點是注重滲透儒家倫理教育和“三結合”的實施方法。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學以致用的體現(xiàn),試圖從借鑒與思考的角度對建立本國特色的青少年公民教育體系做點探索,認為在公民教育的理念上,要大膽吸收西方公民教育的精華,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同時,又要努力挖掘優(yōu)秀的儒家等傳統(tǒng)文化,推陳出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培養(yǎng)兼具國際視野和民族根基的一代新公民。本文尤其倡導:在我國公民教育教材中要把彰現(xiàn)中華思想文明光輝的名言、警句、人物、故事這些瑰寶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有機糅合進去,讓青少年耳熟能詳,使之成為新一代公民文化素養(yǎng)的基礎。
【關鍵詞】:公民 公民教育 新加坡青少年 儒家倫理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D433.39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緒論6-11
  • 一.論文的選題背景與意義6-7
  • 二.有關研究狀況及最新動態(tài)7-9
  • 三.論文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本文的探索9-11
  • 第一章 公民和公民教育11-21
  • 第一節(jié) 公民概念的產(chǎn)生和演進11-13
  • 第二節(jié) 幾組與公民教育相關概念的辨析13-16
  • 第三節(jié) 國外公民教育的歷史演變與模式16-18
  • 一、民族國家視角——同化或排斥公民教育模式16
  • 二、多元文化視角——多元公民教育模式16-17
  • 三、全球化視角——"世界公民"教育模式17-18
  • 第五節(jié) 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價值的取向與比較18-21
  • 第二章 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發(fā)展階段21-25
  • 第一節(jié) 建國初期的青少年公民教育21-22
  • 第二節(jié) 亞洲"四小龍"時期的青少年公民教育22-23
  • 第三節(jié) 新世紀之交的青少年公民教育23-25
  • 第三章 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內容體系25-31
  • 第一節(jié) 愛國教育25-26
  • 第二節(jié) 法制教育26-27
  • 第三節(jié) 社會和諧教育27-28
  • 第四節(jié) 傳統(tǒng)倫理教育28-30
  • 第五節(jié) 全球教育30-31
  • 第四章 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實施途徑31-34
  • 第一節(jié) 學校課堂教學是傳授公民意識的主渠道31-32
  • 第二節(jié) 課外組織活動是培養(yǎng)公民意識的有效途徑32-33
  • 第三節(jié) 社區(qū)服務是培養(yǎng)公民技能的實踐環(huán)節(jié)33-34
  • 第五章 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特點34-42
  • 第一節(jié) 在公民意識層面,注重滲透儒家倫理教育34-37
  • 一、前期,《儒家倫理》課的開設34-35
  • 二、后期,儒家倫理在共同價值觀中的體現(xiàn)35-37
  • 第二節(jié) 在公民教育的實踐層面,做到"三結合"37-42
  • 一、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結合37-38
  • 二、學生自律與他律教育的相結合38-39
  • 三、社會法治與德治相結合39-42
  • 第六章 借鑒與思考—建立本國特色的青少年公民教育體系42-50
  • 第一節(jié) 大力宣傳和普及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公民"概念42-47
  • 一、大膽吸收西方公民教育理念,培養(yǎng)一代"世界"的中國公民42-45
  • 二、推陳出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培養(yǎng)一代"中國"的世界公民45-47
  • 第二節(jié) 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營造良好的公民文化氛圍47-48
  • 第三節(jié) 重視實踐訓練,強化公民意識,完善社區(qū)服務和志愿者行動48-50
  • 參考文獻50-5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3-55
  • 致謝55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建寶;;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信仰教育——淺論“主流·傳統(tǒng)·現(xiàn)代”的完整構筑[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年03期

2 蔣西艷;;澳大利亞的中小學公民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群文天地;2012年16期

3 李罡;;新時期我國公民教育的內容體系和實施途徑[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植薇;初中思想品德教科書中道德教育內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梁影;《歷史與社會》課程實施公民教育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王芳;當代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比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4 郜影;新加坡學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5 王劍;論當代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麗;民族性視閾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曾廣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鑒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李林;新加坡公民教育研究與啟示[D];太原科技大學;2010年

9 盧文潔;新加坡中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研究與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王曉;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65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765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5e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