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分析及對策
本文選題:離退休干部 切入點:公共參與 出處:《浙江工商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為應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浙江省順應“積極老齡化”理念,充分發(fā)揮離退休干部的優(yōu)勢和作用,積極引導和激勵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著許多掣肘因素,制約了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的進一步擴大和發(fā)展。本研究以問題為導向,以浙江省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和統(tǒng)計分析等方式,對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的意愿情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由此試圖對如何提升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提出對策建議。經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1)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總體情況較好,但有參與意愿的離退休干部意愿程度不高。(2)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頻率和參與意愿有顯著相關性;絕大多數離退休干部是主動性公共參與,以社會參與、文化參與、政治參與為主;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活動的組織集中在對他們有服務管理職責的黨政機關單位、部門,且對這些組織主體有較強的依賴性(3)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與他們的身心狀態(tài)、政治面貌、人力資源特征有顯著相關性,與性別和月收入無顯著關聯(lián)。同時也分析得出目前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提升的內在動力和外在支持不足,具體表現在:公共參與主體意識不強烈、公共參與能力有待提高、公共參與組織引領作用仍需發(fā)揮、公共參與平臺形式單一、公共參與渠道不暢通。新形勢下,進一步提升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的對策是:強化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建設、加強對老年教育發(fā)展力度、加大宣傳引導和典型帶動作用、探索分類化公共參與組織模式、豐富公共參與平臺形式和發(fā)揮網絡新渠道的助推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Zhejiang Province complies with the concept of "active aging", fully exerts the advantages and functions of retired cadres, actively guides and encourages retired cadr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ublic,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evitably, there are many constraints, which restrict the further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of retired cadres. By means of in-depth interview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illingness of retired cadr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ublic secto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refore,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hanc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of retired cadre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tired cadres' public participation will be better. However, the degree of willingness of retired cadres with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s not high.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of retired cadre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the majority of retired cadres are ac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cultural participation, The organiz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of retired cadres is concentrated i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departments that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erving and managing them.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of retired cadre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political outlook and human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gender and monthly incom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external support for the promotion of retired cadre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are insufficient,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not strong, and the abilit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leading rol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organizations still needs to be brought into play, the for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platform is single, and the channel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re not smooth.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will of retired cadres a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tired cadres' party organization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guide and typical driving role, explore the organization mode of classified public participation, enrich the for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platform and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new network channels.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63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福營;不同類型村莊村民公共參與之差異——以浙江省的三個村莊為例[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陳利軍;;論村民自治進程中主體公共參與的實現[J];求索;2007年11期
3 高景芳;;農民公共參與權的理論探索與路徑選擇[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鐘廣宏;;當前村民公共參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理論月刊;2009年08期
5 鐘廣宏;;完善村民公共參與的對策思考[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6 吳慶;;青年公共參與的興起和參與原因探析[J];青年探索;2012年01期
7 周薇;;青年網絡公共參與意識及形態(tài)分析[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8 盧福營;論村民自治運作中的公共參與[J];政治學研究;2004年01期
9 楊善華,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與農村婦女的公共參與——以寧夏Y市郊區(qū)巴村為例[J];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10 楊善華 ,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與農村婦女的公共參與——以寧夏Y市郊區(qū)巴村為例(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慶;;中國青年網絡公共參與的歷史發(fā)展、本質及啟示[A];網絡時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六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2 賈寶云;程成;班理;;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婦女公共參與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基于西安市三個城郊村的調查[A];道路 創(chuàng)新 發(fā)展——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2009)學術年會暨陜西省社會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社會保障與就業(yè)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楊宜音;陳滿琪;;自我構念及對公共參與的影響——以奧運會關注與卷入為例[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冉文偉;;我國大學生公共參與的實踐模式、問題及對策[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叢(2011年)[C];2011年
5 郎[琳;;綜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管理視角下環(huán)境決策中公共參與法律制度的構建(英文)[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11年
6 康盈;桑東升;;轉型時期的我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公共參與機制建設探討[A];2014(第九屆)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S01新型城鎮(zhèn)化與中國生態(tài)城市建設[C];2014年
7 沈開舉;程雪陽;;民主、政府信息公開與國家治理模式的變遷[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王南征;;論公共參與對服務型政府行政能力建設的影響[A];政府改革與行政能力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戴烽;;家文化慣習與公共文明參與[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10 方世信;;老干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為——關于咸陽市離退休干部“老有所為”情況的調查[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盧福營;不同類型村莊村民公共參與之差異[N];中國社會報;2004年
2 山東省昌邑市委黨校 王保坤;擴大農民公共參與應提上日程[N];農民日報;2008年
3 張鐵;世博排隊與公共參與[N];人民日報;2010年
4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王傳軍;美國:法治和公共參與是重點[N];光明日報;2013年
5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院長 徐文新;公共參與中的“專家失靈”[N];北京日報;2013年
6 深圳報業(yè)集團駐京記者 李萍;推動公共參與 促進社會公益[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7 江濱分公司總經理 王向平;用新視角科學謀略綠色農墾城建設[N];北大荒日報;2011年
8 記者 馨蘭;北大教授貴陽解讀社會熱點問題[N];法制生活報;2011年
9 浙江省溫州市決策咨詢辦公室 倪考夢;推進網絡時代的信息公開與公共參與[N];學習時報;2011年
10 孫連宇;不掃門前雪是可恥的 干啥不排隊是可憎的[N];沈陽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俊峰;網絡時代大學生公共參與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2 胡廣偉;電子公共服務戰(zhàn)略管理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屹;浙江省離退休干部公共參與意愿分析及對策[D];浙江工商大學;2017年
2 石紹成;村民公共參與中民主與效率的整合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祁寶生;網絡公共參與的社會功能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盧倩楠;基于利益視角下的村民公共參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5 徐衛(wèi)良;基于思想政治課程培養(yǎng)中學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彩云;市民化進程中流動人口的公共參與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6年
7 徐曉燕;大學生網絡公共參與的教育引導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7年
8 王導q;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的公共藝術可能性發(fā)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
9 翟永軍;青年網絡公共參與的基本歷程與發(fā)展趨勢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3年
10 楊書房;公民網絡公共參與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56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55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