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女性與佛教
發(fā)布時間:2022-01-04 23:19
北朝是社會大動蕩、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在統(tǒng)治者兼收并蓄的政策下,出現(xiàn)了儒釋道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佛教在北朝社會盛行傳播,北魏孝文帝時期佛教義學興起,儒家思想和佛教相互會通融合。由于北朝對佛教的利用政策和佛教對政權(quán)的依附,北朝翻譯的佛教經(jīng)典多出于為現(xiàn)實服務(wù)的目的,所以在女主政治的背景下,對女性成佛持肯定態(tài)度的大乘經(jīng)典廣泛流行,這對女性信仰佛教具有鼓勵意義。本文試圖從北朝女性群體內(nèi)部階層差異的角度,分析皇后妃嬪、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等不同女性群體與佛教的關(guān)系,并對其中的典型現(xiàn)象給予符合歷史時代背景的詮釋,以此探究佛教對北朝女性生活和北朝社會的影響。北朝后妃出家現(xiàn)象頗為引人注目,據(jù)統(tǒng)計有17位皇后出家為尼,如果再算上其他妃嬪,數(shù)量更多。這些出家的后妃有“守貞”之意,也有由“受罰”、“失勢”所致,還有“委曲求全”和“明哲保身”之計摻雜其中,幾乎沒有一個是為了探究佛理而出家的。比丘尼戒的粗食、節(jié)食、禁食美食,素樸無華的形象要求,嚴格防范情欲的男女之限,減少睡眠等斷欲苦修的規(guī)范塑造出了自我克制、貞節(jié)高尚的新的女性形象,因而出家成為守貞皇后的選擇。出家為尼是一個從世俗社會到神圣的宗教世界的過程,修持戒律...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2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義
二、研究綜述
(一) 佛教經(jīng)典中的女性觀研究
(二)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
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所用材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界定
(三) 所用材料
第一章 佛教的傳播與北朝女性
第一節(jié) 北朝女性信仰佛教的社會背景
一、戰(zhàn)亂災(zāi)害與佛教的盛行傳播
二、北朝佛教與政權(quán)
三、北朝佛教戒律與儒家禮制的融合
第二節(jié) 北朝佛教女性觀與儒家婦德觀
一、北朝女性的面貌
二、北朝佛教女性觀
三、佛教女性觀與儒家婦德觀的交融
小結(jié)
第二章 禮制與戒律約束下的北朝后妃出家
第一節(jié) 北朝后妃出家現(xiàn)象及原因
一、北朝后妃出家現(xiàn)象
二、北朝后妃出家原因
三、北朝后妃出家的家庭及社會背景
第二節(jié) 斷欲苦修的比丘尼戒與后妃出家
一、佛教戒律的制定及其在北朝的流行
二、比丘尼戒的內(nèi)容
三、比丘尼戒與儒家禮制的融合
四、北朝比丘尼的社會形象
五、斷欲苦修的比丘尼戒與后妃出家
六、后妃為何出家為尼而不做女冠
小結(jié)
第三章 北朝士族女性與佛教
第一節(jié) 北朝士族女性信仰佛教的原因
一、士族家學門風傳統(tǒng)的影響
二、士族女性的個人追求
三、寡居女性的精神寄托
第二節(jié) 佛教視角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形象
一、佛教影響之前的女性理想形象
二、加入佛教元素的女性理想形象
三、佛教元素在塑造女性理想形象中的意義
第三節(jié) 喪禮的宗教性導(dǎo)向與北朝寡居女性奉佛
一、三年喪制與北朝民眾的居喪盡禮
二、北朝時期的居喪禮儀與佛教
三、士族女性的寡居生活與佛教
小結(jié)
第四章 北朝平民女性與佛教
第一節(jié) 佛教影響下的女性日常生活
一、佛教影響下的民眾日常生活
二、戒律影響下的女性生活
三、女身污穢觀與女性奉佛
第二節(jié) 平民女性的造像活動
一、造像方式
二、造像目的
第三節(jié) 平民女性實現(xiàn)造像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及意義
一、北朝平民女性造像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二、北朝平民女性信仰佛教的時代意義
小結(jié)
第五章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點及影響
第一節(jié)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點
一、信仰群體的差異性與信仰世俗性的結(jié)合
二、崇佛活動中倫理道德與情感的交織
三、崇佛活動與修持成就的性別化差異
第二節(jié) 北朝內(nèi)尼制的后世影響
一、內(nèi)道場的出現(xiàn)及職能
二、內(nèi)道場內(nèi)尼制對后世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寡居女性的宗教選擇
一、逐漸加強的貞節(jié)觀念
二、寡居女性的佛教選擇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錯位的歷史:文本來源與敘述差異——以唐代婦女史研究為例[J]. 焦杰,劉薇.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2]失焦:歷史分期論爭與中文世界的士族研究[J]. 仇鹿鳴. 文史哲. 2018(06)
[3]家事與廟事:九至十四世紀二仙信仰中的女性活動[J]. 易素梅. 歷史研究. 2017(05)
[4]中國古代夫妻權(quán)力關(guān)系與家庭暴力——兼論清代婦女的以暴制暴犯罪[J]. 焦杰.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5]南朝、北朝與南北朝——兼論中國古代史學科術(shù)語的時空界定問題[J]. 李憑.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6]造像記所見北朝婦女的佛教信仰[J]. 邵正坤.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6)
[7]論魏晉南北朝“禮”與“法”的結(jié)合[J]. 梁滿倉. 求是學刊. 2016(06)
[8]“立塔寫經(jīng)”與“內(nèi)外之際”:唐代婦女的佛教功德活動[J]. 李志生.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2016(00)
[9]漢代后妃問題研究綜述[J]. 白坤. 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 2016(01)
[10]墓志所見中古士族社會女性之治家及其“母教”與“女教”——從一個側(cè)面看中古士族文化之傳承[J]. 王永平.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6(01)
博士論文
[1]六朝時期比丘尼研究[D]. 石少欣.南開大學 2013
[2]性別;信仰;權(quán)力[D]. 陳開穎.鄭州大學 2012
[3]佛教女性觀源流源流辨析[D]. 楊孝容.四川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69248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2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義
二、研究綜述
(一) 佛教經(jīng)典中的女性觀研究
(二)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
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所用材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界定
(三) 所用材料
第一章 佛教的傳播與北朝女性
第一節(jié) 北朝女性信仰佛教的社會背景
一、戰(zhàn)亂災(zāi)害與佛教的盛行傳播
二、北朝佛教與政權(quán)
三、北朝佛教戒律與儒家禮制的融合
第二節(jié) 北朝佛教女性觀與儒家婦德觀
一、北朝女性的面貌
二、北朝佛教女性觀
三、佛教女性觀與儒家婦德觀的交融
小結(jié)
第二章 禮制與戒律約束下的北朝后妃出家
第一節(jié) 北朝后妃出家現(xiàn)象及原因
一、北朝后妃出家現(xiàn)象
二、北朝后妃出家原因
三、北朝后妃出家的家庭及社會背景
第二節(jié) 斷欲苦修的比丘尼戒與后妃出家
一、佛教戒律的制定及其在北朝的流行
二、比丘尼戒的內(nèi)容
三、比丘尼戒與儒家禮制的融合
四、北朝比丘尼的社會形象
五、斷欲苦修的比丘尼戒與后妃出家
六、后妃為何出家為尼而不做女冠
小結(jié)
第三章 北朝士族女性與佛教
第一節(jié) 北朝士族女性信仰佛教的原因
一、士族家學門風傳統(tǒng)的影響
二、士族女性的個人追求
三、寡居女性的精神寄托
第二節(jié) 佛教視角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形象
一、佛教影響之前的女性理想形象
二、加入佛教元素的女性理想形象
三、佛教元素在塑造女性理想形象中的意義
第三節(jié) 喪禮的宗教性導(dǎo)向與北朝寡居女性奉佛
一、三年喪制與北朝民眾的居喪盡禮
二、北朝時期的居喪禮儀與佛教
三、士族女性的寡居生活與佛教
小結(jié)
第四章 北朝平民女性與佛教
第一節(jié) 佛教影響下的女性日常生活
一、佛教影響下的民眾日常生活
二、戒律影響下的女性生活
三、女身污穢觀與女性奉佛
第二節(jié) 平民女性的造像活動
一、造像方式
二、造像目的
第三節(jié) 平民女性實現(xiàn)造像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及意義
一、北朝平民女性造像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二、北朝平民女性信仰佛教的時代意義
小結(jié)
第五章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點及影響
第一節(jié)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點
一、信仰群體的差異性與信仰世俗性的結(jié)合
二、崇佛活動中倫理道德與情感的交織
三、崇佛活動與修持成就的性別化差異
第二節(jié) 北朝內(nèi)尼制的后世影響
一、內(nèi)道場的出現(xiàn)及職能
二、內(nèi)道場內(nèi)尼制對后世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寡居女性的宗教選擇
一、逐漸加強的貞節(jié)觀念
二、寡居女性的佛教選擇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錯位的歷史:文本來源與敘述差異——以唐代婦女史研究為例[J]. 焦杰,劉薇.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2]失焦:歷史分期論爭與中文世界的士族研究[J]. 仇鹿鳴. 文史哲. 2018(06)
[3]家事與廟事:九至十四世紀二仙信仰中的女性活動[J]. 易素梅. 歷史研究. 2017(05)
[4]中國古代夫妻權(quán)力關(guān)系與家庭暴力——兼論清代婦女的以暴制暴犯罪[J]. 焦杰.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5]南朝、北朝與南北朝——兼論中國古代史學科術(shù)語的時空界定問題[J]. 李憑.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6]造像記所見北朝婦女的佛教信仰[J]. 邵正坤.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6)
[7]論魏晉南北朝“禮”與“法”的結(jié)合[J]. 梁滿倉. 求是學刊. 2016(06)
[8]“立塔寫經(jīng)”與“內(nèi)外之際”:唐代婦女的佛教功德活動[J]. 李志生.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2016(00)
[9]漢代后妃問題研究綜述[J]. 白坤. 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 2016(01)
[10]墓志所見中古士族社會女性之治家及其“母教”與“女教”——從一個側(cè)面看中古士族文化之傳承[J]. 王永平.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6(01)
博士論文
[1]六朝時期比丘尼研究[D]. 石少欣.南開大學 2013
[2]性別;信仰;權(quán)力[D]. 陳開穎.鄭州大學 2012
[3]佛教女性觀源流源流辨析[D]. 楊孝容.四川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692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5692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