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規(guī)模豬場偽狂犬病的感染調查及防制
發(fā)布時間:2024-01-29 15:43
豬偽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奧耶斯基病(Aujeszky’s,AD),是由偽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種急性、多種動物共患、高度接觸性的傳染性疾病,可感染多種家畜和野生動物,臨床主要表現(xiàn)有發(fā)熱、奇癢和腦脊髓炎等。豬是PRV唯一的儲存宿主,成年豬多呈隱性感染,但是會長期帶毒并排毒,成為主要的傳染源;妊娠母豬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流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等;仔豬感染癥狀最為嚴重,常出現(xiàn)發(fā)熱、嘔吐以及明顯的神經癥狀等現(xiàn)象,發(fā)病豬呈急性死亡,死亡率可高達100%,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面對豬偽狂犬病疫情,不同的養(yǎng)豬場采取的防控策略不同,防控效果差異也較大,但免疫豬偽狂犬基因缺失疫苗配合檢測淘汰法是當前規(guī)模豬場控制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貴州對該病流行病學的相關報道較為匱乏,本研究通過對貴州規(guī)模豬場豬偽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情況進行調查,旨在了解在規(guī)模豬場中豬偽狂犬病毒野毒感染的情況以及分布特點,掌握不同豬群進行豬偽狂犬病的免疫抗體消長規(guī)律研究,完善生物安全、優(yōu)化免疫程序,研究防制技術模式,提出綜合防控措施,以期為該病的預防控制和全省凈化提供依據...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本文編號:3888419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圖1-1PRV病毒粒子的顯微結構和模式結構圖(引自Pomeranzet.al.,2005)
圖1-2PRV裂解感染的過程(引自Pomeranzetal,2005)
圖1-3PRV噬神經性(引自MettenleiterTC.,2003)
圖2-1樣本采集分布圖
本文編號:3888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38884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