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硒蛋白抗氧化活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01:22
硒是人體和動植物體內(nèi)的重要元素,其有益和毒害的作用都依賴著硒的劑量、形態(tài)和生物的有效性。目前有許多的富硒產(chǎn)品都是通過外源施硒的途徑來提高硒的含量,但硒的有效吸收利用的效果遠遠不及富硒的材料。本文以富硒水稻為研究材料,通過研究富硒水稻與非富硒水稻中硒與蛋白之間的關系、蛋白質組與代謝組之間的差異表達水平,并通過動物建模試驗,系統(tǒng)地研究富硒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硒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旨在為硒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安全使用和水稻硒蛋白的開發(fā)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1.通過水稻籽粒中不同部位的硒含量與蛋白質的含量測定,結果表明富硒水稻(Z3057B)中胚的硒含量最高,其他部分中的硒從外部穎殼向內(nèi)胚乳呈逐漸遞減規(guī)律。富硒水稻Z3057B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于13.6122.6 kDa,各分子量的蛋白質均與硒結合,硒的結合量與蛋白質分子量呈負相關關系,分子量為13.6 kDa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占總蛋白含量的38.7%,67.5%的硒含量結合于分子量不高于38.8 kDa的蛋白質中。2.采用iTRAQ技術的水稻定量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找出富硒水稻(Z3057B)與非...
【文章來源】: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代謝組學的分析流程
技術路線圖
不同水稻籽粒部位的蛋白質含量
本文編號:3510646
【文章來源】: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代謝組學的分析流程
技術路線圖
不同水稻籽粒部位的蛋白質含量
本文編號:35106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35106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