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對山雞椒花芽分化及花期調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6:33
山雞椒(Litsea cubeba(Lour.)Pers.)是樟科木姜子屬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我國南方各省。其果皮中含有揮發(fā)油,可作為香精香料,廣泛用于食品、煙草、牙膏、肥皂、香水、化妝品、殺菌劑等多個領域。隨著人們對天然綠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山雞椒精油市場表現(xiàn)出蓬勃的生命力,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我國是山雞椒精油的主產國,生產的精油不僅內銷強勁,出口量也年年攀升。然而,目前山雞椒以野生資源為主,產量有限,精油含量良莠不齊,極大地限制了山雞椒精油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迫切需要選育出果實產量高、精油含量高的良種供栽培推廣。我們在前期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評價過程中,發(fā)現(xiàn)精油含量較高的優(yōu)良雌株表現(xiàn)出果實產量較低(主要由冠幅較小導致)且開花較早的問題,而冠幅較大等生長性狀優(yōu)異的雄株開花較晚,兩者花期不遇,雜交困難。為得到產量和精油含量雙高的遺傳改良后代,迫切需要對山雞椒的花芽分化及花期調控進行探索,為開展山雞椒優(yōu)良種質間的雜交育種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保障。另外,花芽分化的數(shù)量和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果實的產量和質量,從而影響精油的產量和質量,通過對山雞椒花芽分化生理及分子機理的研究,也為今后...
【文章來源】: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2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山雞椒花芽分化不同時期花芽解剖結構特征
第一章緒論14圖1-2山雞椒花芽分化不同時期花芽表型Fig.1-2FlowerBudPhenotypeofL.cubebaindifferentstagesofflowerbuddifferentiation每個時期最少制作15個花芽切片,其中將1個芽進入某一分化期定為該時期始期,15個芽不再進入某一分化期定為該時期末期。根據(jù)切片統(tǒng)計的結果(見表1-3),6個不同時期的具體時間如下:未分化期(4月14日-5月30日)、花序原基分化期(5月10日-7月2日)、苞片原基分化期(5月30日-7月29日)、花原基分化期(7月2日-8月23日)、花器官分化前期(7月29日-10月10日)、花器官分化后期(9月29日-10月23日)。山雞椒花芽分化時期從4月中旬到10月下旬,共跨度6個多月。
第二章山雞椒花芽分化過程中生理性狀變化規(guī)律24圖2-1山雞椒雌花芽不同分化時期葉片可溶性糖及組分含量Fig.2-1ThecontentofsolublesugaranditscomponentsinleavesofL.cubebainfemaleflowerbuddifferentiation注:A:未分化期;B:花序原基分化期;C:苞片原基分化期;D:花原基分化期;E:花器官分化前期;F:花器官分化后期。下同。Note:A:Undifferentiationphase;B:Inflorescenceprimordiumdifferentiationphase;C:Bractprimordiumdifferentiationphase;D:Flowerprimordiumdifferentiationphase;E:Earlystageofflowerorgandifferentiation;F:Latestageoffloralorgandifferentiation.Samebelow.圖2-2山雞椒雌花芽不同分化時期葉片可溶性糖組分比例Fig.2-2TheproportionofsolublesugarcomponentsinleavesofL.cubebainfemaleflowerbuddifferentiat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源生長激素對水稻T-DNA插入突變體褐飛虱抗性的影響及其農藝性狀測定[J]. 舒宛,王心怡,李志華,李洋,何勇,邱永福,田志宏.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9(02)
[2]植物中Gibberellin 2-oxidases基因研究進展[J]. 李艷冰,朱美玉,楊曉茹,李悅,赫易,齊明芳,李天來. 園藝學報. 2018(09)
[3]山雞椒LcGPPS表達模式及其與LcGGPPS蛋白互作分析[J]. 曹佩,陳益存,高暝,郭浩波,汪陽東.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7(06)
[4]基于CRISPR/Cas9技術的月季TCP9基因轉化擬南芥[J]. 謝磊,王姍珊,胡博文,熊興耀,陳己任. 分子植物育種. 2017(03)
[5]萜類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學研究進展[J]. 孫麗超,李淑英,王鳳忠,辛鳳姣. 生物技術通報. 2017(01)
[6]普通油茶花芽分化過程春梢生理生化變化[J]. 胡玉玲,姚小華,任華東,王開良,張山. 揚州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6(02)
[7]澳洲堅果花芽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變化動態(tài)[J]. 曾輝,杜麗清,鄒明宏,陸超忠,羅煉芳,張漢周. 經濟林研究. 2013(02)
[8]香料紫羅蘭酮的合成研究[J]. 孫青,舒學軍,陳茹冰,殷旭光,王波. 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2(01)
[9]油茶花芽分化的形態(tài)解剖學特征觀測[J]. 王湘南,蔣麗娟,陳永忠,王瑞,彭邵鋒,陳隆升,馬力.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1(08)
[10]植物矮化相關基因研究進展[J]. 廖嬌,黃春輝,辜青青,徐小彪. 生物技術通訊. 2011(04)
博士論文
[1]CBF信號途徑在低溫下對植物生長的調控及其育種應用[D]. 周明琦.復旦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過表達BdAGL6轉基因擬南芥和過表達BdFUL轉基因水稻的表型分析[D]. 蘇亞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7
[2]山雞椒花發(fā)育形態(tài)學觀察研究[D]. 許自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7
[3]中藥材菘藍花芽分化進程中生理代謝特性的研究[D]. 劉琳琳.齊魯工業(yè)大學 2015
[4]外源赤霉素對油茶成花調控機理的研究[D]. 陳顯.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3
[5]什錦丁香花芽分化及其生理基礎的研究[D]. 那光宇.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0
[6]觀賞鳳梨花芽分化形態(tài)發(fā)育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D]. 石蘭蓉.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 2005
[7]蘋果花芽發(fā)育過程及其內源激素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 曹尚銀.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237006
【文章來源】: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2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山雞椒花芽分化不同時期花芽解剖結構特征
第一章緒論14圖1-2山雞椒花芽分化不同時期花芽表型Fig.1-2FlowerBudPhenotypeofL.cubebaindifferentstagesofflowerbuddifferentiation每個時期最少制作15個花芽切片,其中將1個芽進入某一分化期定為該時期始期,15個芽不再進入某一分化期定為該時期末期。根據(jù)切片統(tǒng)計的結果(見表1-3),6個不同時期的具體時間如下:未分化期(4月14日-5月30日)、花序原基分化期(5月10日-7月2日)、苞片原基分化期(5月30日-7月29日)、花原基分化期(7月2日-8月23日)、花器官分化前期(7月29日-10月10日)、花器官分化后期(9月29日-10月23日)。山雞椒花芽分化時期從4月中旬到10月下旬,共跨度6個多月。
第二章山雞椒花芽分化過程中生理性狀變化規(guī)律24圖2-1山雞椒雌花芽不同分化時期葉片可溶性糖及組分含量Fig.2-1ThecontentofsolublesugaranditscomponentsinleavesofL.cubebainfemaleflowerbuddifferentiation注:A:未分化期;B:花序原基分化期;C:苞片原基分化期;D:花原基分化期;E:花器官分化前期;F:花器官分化后期。下同。Note:A:Undifferentiationphase;B:Inflorescenceprimordiumdifferentiationphase;C:Bractprimordiumdifferentiationphase;D:Flowerprimordiumdifferentiationphase;E:Earlystageofflowerorgandifferentiation;F:Latestageoffloralorgandifferentiation.Samebelow.圖2-2山雞椒雌花芽不同分化時期葉片可溶性糖組分比例Fig.2-2TheproportionofsolublesugarcomponentsinleavesofL.cubebainfemaleflowerbuddifferentiat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源生長激素對水稻T-DNA插入突變體褐飛虱抗性的影響及其農藝性狀測定[J]. 舒宛,王心怡,李志華,李洋,何勇,邱永福,田志宏.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9(02)
[2]植物中Gibberellin 2-oxidases基因研究進展[J]. 李艷冰,朱美玉,楊曉茹,李悅,赫易,齊明芳,李天來. 園藝學報. 2018(09)
[3]山雞椒LcGPPS表達模式及其與LcGGPPS蛋白互作分析[J]. 曹佩,陳益存,高暝,郭浩波,汪陽東.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7(06)
[4]基于CRISPR/Cas9技術的月季TCP9基因轉化擬南芥[J]. 謝磊,王姍珊,胡博文,熊興耀,陳己任. 分子植物育種. 2017(03)
[5]萜類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學研究進展[J]. 孫麗超,李淑英,王鳳忠,辛鳳姣. 生物技術通報. 2017(01)
[6]普通油茶花芽分化過程春梢生理生化變化[J]. 胡玉玲,姚小華,任華東,王開良,張山. 揚州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6(02)
[7]澳洲堅果花芽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變化動態(tài)[J]. 曾輝,杜麗清,鄒明宏,陸超忠,羅煉芳,張漢周. 經濟林研究. 2013(02)
[8]香料紫羅蘭酮的合成研究[J]. 孫青,舒學軍,陳茹冰,殷旭光,王波. 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2(01)
[9]油茶花芽分化的形態(tài)解剖學特征觀測[J]. 王湘南,蔣麗娟,陳永忠,王瑞,彭邵鋒,陳隆升,馬力.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1(08)
[10]植物矮化相關基因研究進展[J]. 廖嬌,黃春輝,辜青青,徐小彪. 生物技術通訊. 2011(04)
博士論文
[1]CBF信號途徑在低溫下對植物生長的調控及其育種應用[D]. 周明琦.復旦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過表達BdAGL6轉基因擬南芥和過表達BdFUL轉基因水稻的表型分析[D]. 蘇亞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7
[2]山雞椒花發(fā)育形態(tài)學觀察研究[D]. 許自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7
[3]中藥材菘藍花芽分化進程中生理代謝特性的研究[D]. 劉琳琳.齊魯工業(yè)大學 2015
[4]外源赤霉素對油茶成花調控機理的研究[D]. 陳顯.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3
[5]什錦丁香花芽分化及其生理基礎的研究[D]. 那光宇.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0
[6]觀賞鳳梨花芽分化形態(tài)發(fā)育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D]. 石蘭蓉.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 2005
[7]蘋果花芽發(fā)育過程及其內源激素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 曹尚銀.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2370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32370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