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治療肝血管瘤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1 23:14
目的:評估微波消融治療肝血管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索PubMed、Embase、Cochrane圖書館、中國知網(wǎng)、萬方醫(yī)學網(wǎng)、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服務系統(tǒng)等數(shù)據(jù)庫,查找微波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治療肝血管瘤的對照實驗,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19年12月。由2位研究人員按照納入及排除標準篩選文獻、提取數(shù)據(jù)并對納入的文獻進行質量評價。使用Review Manager5.3及STATA12.0軟件對納入文獻進行Meta分析。結果:通過檢索,納入9篇文獻,4篇非隨機對照試驗,5篇隨機對照試驗,共納入1108例患者,其中微波消融組594例,外科切除組514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腹腔鏡下肝切除組相比,微波消融組住院時間(SMD=-0.19,95%CI:-0.34-0.04,P=0.01)、手術時間(SMD=-2.50,95%CI:-2.96-2.03,P<0.00001)、術中出血量(SMD=-3.18,95%CI:-4.02-2.33,P<0.00001)、術后疼痛VAS評分(12h:SMD=-1.34,95%CI:...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住院時間對比森林圖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8除組(SMD=-0.19,95%CI:-0.34~-0.04,P=0.01),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3。圖3住院時間對比森林圖2.2.2手術時間9篇文獻報道了手術時間,經(jīng)異質性檢測結果為:P<0.05,I2=84%>50%,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微波消融組手術時間低于腹腔鏡下肝切除組(SMD=-2.50,95%CI:-2.96~-2.03,P<0.00001),見圖4。圖4手術時間對比森林圖2.2.3術中出血量9篇文獻報道了兩組治療方式的術中出血量,經(jīng)異質性檢測結果為:P<0.00001,I2=94%>50%,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微波消融組術中出血量低于腹腔鏡下切除組(SMD=-3.18,95%CI:-4.02~-2.33,P<0.00001),見圖5。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圖5術中出血量對比森林圖2.2.4術后12h、24h、48h疼痛VAS評分7篇文獻報道了術后12h、24h、48h疼痛VAS評分情況,經(jīng)異質性檢測結果分別為:P=0.6>0.05,I2=0%<50%,:P=0.88>0.05,I2=0%<50%,P=0.03<0.05,I2=58%>50%。對于術后12h、24h疼痛VAS評分情況,所納入文獻同質性較好,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表明術后12h、24h疼痛VAS評分微波消融組低于腹腔鏡下肝切除組(SMD=-1.34,95%CI:-1.51~-1.17,P<0.00001;SMD=-0.89,95%CI:-1.05~-0.73,P<0.00001),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6、圖7。對于術后48小時疼痛VAS評分情況,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表明術后48h疼痛VAS評分微波消融組低于腹腔鏡下肝切除組(SMD=-0.77,95%CI:-1.02~-0.52,P<0.00001),見圖8。圖6術后12h疼痛VAS評分森林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微波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肝血管瘤臨床研究[J]. 李薇.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11)
[2]微波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肝血管瘤臨床療效及對肝功能影響的對比分析[J]. 劉鋒.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8(12)
[3]微波消融治療肝血管瘤的臨床療效[J]. 陳瀾,陶丹,夏丹. 肝臟. 2018(09)
[4]巨大肝血管瘤119例外科治療經(jīng)驗[J]. 徐力,譚海東,劉笑雷,劉立國,黃笳,司爽,孫永亮,周文穎,楊志英.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8 (04)
[5]腹腔鏡下微波消融治療肝血管瘤的效果研究[J]. 劉磊.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8(03)
[6]微波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術對肝血管瘤患者VAS及肝功能的影響[J]. 肖莉.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8(08)
[7]肝癌患者肝臟部分切除術后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 李輝,于淼,劉成科,石合現(xiàn),孔杰.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7(24)
[8]腹腔鏡技術治療肝血管瘤的療效分析[J]. 紀思淇,趙沖,方友發(fā),劉鵬,鄧川,郭俊強,韓濤,韓磊. 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 2017(5)
[9]經(jīng)皮B超引導下微波消融術治療肝臟巨大血管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療效分析[J]. 戚星星,湯曉寅,王智,王濤,崔丹,翟博. 肝臟. 2017(08)
[10]肝臟巨大血管瘤術中大出血的危險因素[J]. 劉笑雷,楊志英,譚海東,徐力,劉立國,司爽,孫永亮,周文穎,黃笳.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7 (07)
本文編號:3621110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住院時間對比森林圖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8除組(SMD=-0.19,95%CI:-0.34~-0.04,P=0.01),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3。圖3住院時間對比森林圖2.2.2手術時間9篇文獻報道了手術時間,經(jīng)異質性檢測結果為:P<0.05,I2=84%>50%,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微波消融組手術時間低于腹腔鏡下肝切除組(SMD=-2.50,95%CI:-2.96~-2.03,P<0.00001),見圖4。圖4手術時間對比森林圖2.2.3術中出血量9篇文獻報道了兩組治療方式的術中出血量,經(jīng)異質性檢測結果為:P<0.00001,I2=94%>50%,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微波消融組術中出血量低于腹腔鏡下切除組(SMD=-3.18,95%CI:-4.02~-2.33,P<0.00001),見圖5。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圖5術中出血量對比森林圖2.2.4術后12h、24h、48h疼痛VAS評分7篇文獻報道了術后12h、24h、48h疼痛VAS評分情況,經(jīng)異質性檢測結果分別為:P=0.6>0.05,I2=0%<50%,:P=0.88>0.05,I2=0%<50%,P=0.03<0.05,I2=58%>50%。對于術后12h、24h疼痛VAS評分情況,所納入文獻同質性較好,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表明術后12h、24h疼痛VAS評分微波消融組低于腹腔鏡下肝切除組(SMD=-1.34,95%CI:-1.51~-1.17,P<0.00001;SMD=-0.89,95%CI:-1.05~-0.73,P<0.00001),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6、圖7。對于術后48小時疼痛VAS評分情況,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表明術后48h疼痛VAS評分微波消融組低于腹腔鏡下肝切除組(SMD=-0.77,95%CI:-1.02~-0.52,P<0.00001),見圖8。圖6術后12h疼痛VAS評分森林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微波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肝血管瘤臨床研究[J]. 李薇.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11)
[2]微波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肝血管瘤臨床療效及對肝功能影響的對比分析[J]. 劉鋒.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8(12)
[3]微波消融治療肝血管瘤的臨床療效[J]. 陳瀾,陶丹,夏丹. 肝臟. 2018(09)
[4]巨大肝血管瘤119例外科治療經(jīng)驗[J]. 徐力,譚海東,劉笑雷,劉立國,黃笳,司爽,孫永亮,周文穎,楊志英.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8 (04)
[5]腹腔鏡下微波消融治療肝血管瘤的效果研究[J]. 劉磊.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8(03)
[6]微波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術對肝血管瘤患者VAS及肝功能的影響[J]. 肖莉.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8(08)
[7]肝癌患者肝臟部分切除術后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 李輝,于淼,劉成科,石合現(xiàn),孔杰.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7(24)
[8]腹腔鏡技術治療肝血管瘤的療效分析[J]. 紀思淇,趙沖,方友發(fā),劉鵬,鄧川,郭俊強,韓濤,韓磊. 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 2017(5)
[9]經(jīng)皮B超引導下微波消融術治療肝臟巨大血管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療效分析[J]. 戚星星,湯曉寅,王智,王濤,崔丹,翟博. 肝臟. 2017(08)
[10]肝臟巨大血管瘤術中大出血的危險因素[J]. 劉笑雷,楊志英,譚海東,徐力,劉立國,司爽,孫永亮,周文穎,黃笳.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7 (07)
本文編號:3621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6211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