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醫(yī)源性輸尿管損傷后狹窄的放射治療及其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5 14:10
目的:探究X射線減輕輸尿管損傷后狹窄的機制。方法:通過手術損傷成功建立家兔左側輸尿管狹窄模型。將40只模型兔隨機分為對照組、L-dose組(8Gy)/4f、M-dose組(12Gy)/6f、H-dose組(16Gy)/8f;對照組不予照射,照射組采用6MV-X射線單劑量2Gy照射。分別于術前、術后7天、21天、49天采用靜脈腎盂造影評估腎盂積水、輸尿管狹窄程度;腎動態(tài)顯像計算腎小球濾過率(GFR)、分腎攝取率(Ut)、達高峰時間(Tp)和半排時間(T1/2);采用Masson、HE染色觀察輸尿管膠原纖維增殖、腎臟病理變化;運用免疫組化、Realtime-PCR、Western-blot觀察I型、III型膠原、TGF-β1、α-SMA表達水平。結果:對照組、L-dose組左側腎盂、輸尿管積水并逐漸加重,與M-dose組、H-dose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腎動態(tài)顯像術后49天,對照組、L-dose組左側腎臟僅見皮質顯影,且GFR、攝取率明顯減低(P<0.01),達峰時間明顯延長,與M-dose組、H-dose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L-dose組成纖維細胞存在,且輸尿管狹窄...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為手術過程中造模圖片,黑色箭頭所指是照射
山西醫(yī)科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4圖1為手術過程中造模圖片,黑色箭頭所指是為損傷輸尿管長度為1cm.1.3照射所有兔模型經隨機分為4組后,除對照組不再行X射線照射外,其余三組均在24h內完成第一次照射,照射前,地西泮注射液1mg/kg,耳緣靜脈推注,將動物放置特定的動物固定盒內,放在治療床上,雙光子直線加速器(美國瓦里安)機架旋轉至機架角度為90°/0°,射野25*25cm,1MU照射劑量,拍攝正側位驗證,在電子射野影像系統(tǒng)(EPID)圖像引導設備下尋找模型體內鉛點位置,測量鉛點到體表距離(每只動物每日1次持續(xù)3天,并計算3次測量深度的平均值),來計算照射劑量。直線加速器(美國瓦里安)射野25*25cm,機架0°,準直器0°,1MU照射,在EPID下尋找鉛點,并移床,使鉛點位置與照射中心一致,調整源皮距(SSD)100cm,縮小照射野至2.0*2.0cm,進行X線照射,每次2Gy,每周5次(每次照射時均重復該過程)。利用熱釋光劑量測定法對輻射場的劑量和均勻性進行驗證。如(圖2)。圖2.為X-Ray照射時進行EPID驗證圖片,A為正位圖片,紅色線條是指以鉛點為中心進行照射,B為側位圖片,紅色箭頭為鉛點位置。1.4靜脈腎盂造影分別在造模前和在造模完成后7天、21天、49天行靜脈腎盂造影檢查,在檢查前給與動物禁食12小時,禁水4小時,實驗前半小時給與開塞露灌腸行腸道準
山西醫(yī)科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10圖4.A為腎盂積水程度xs,術后21天對照組與M-does組、H-does組相比*p<0.05,在術后49天對照組、L-does組腎盂積水程度與M-does組、H-does組相比**p<0.0001.B為相應的點線.2.2核素腎動態(tài)顯象采用單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方法,判斷在四種不同干預下方法隨時間變化GFR、Ut、TP、T1/2的影響,對照組、L-dose照射組隨著時間的延長左側腎臟僅見皮質顯影,左腎GFR、攝取率(Ut)逐漸減低,達峰(TP)時間、半排時間(T1/2)逐漸延長,而M-dose照射組、H-dose照射組GFR、Ut無明顯變化。組別和時點的交互作用對GFR變化有統(tǒng)計學意義,F(xiàn)(3,9)=39.63,p<0.0001。因此對四個研究對象內因素組別和時點行單獨效用檢驗。術前四組GFR分別為(40.678.85)ml/min/1.73m2、(42.015.33)ml/min/1.73m2、(37.858.73)ml/min/1.73m2、(40.619.06)ml/min/1.73m2及術后7天四組GFR分別為(23.439.09)ml/min/1.73m2、(29.6310.61)ml/min/1.73m2、(35.349.96)ml/min/1.73m2、(32.099.96)ml/min/1.73m2,p>0.05;在術后21天對照組GFR(21.789.22)ml/min/1.73m2、L-does組(21.529.18)ml/min/1.73m2與M-does組(35.1212.39)ml/min/1.73m2、H-does組(35.828.51)ml/min/1.73m2相比p<0.05,與L-does組比較p>0.05;M-does組與H-does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49天對照組(14.164.05)ml/min/1.73m2、L-does組(14.484.85)ml/min/1.73m2GFR與M-does組(34.517.94)ml/min/1.73m2、H-does組(31.0314.21)ml/min/1.73m2相比p<0.0001,M-does組與H-does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圖5,a、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離輻射對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J]. 王立,張力元,冀勝軍,季江,冷紅,蘇玉華.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6(01)
[2]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對兔急性上尿路梗阻不同時相腎功能變化的觀察[J]. 閆君,李險峰,王進,武志峰,李思進.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02)
[3]X射線對大鼠皮膚傷口愈合過程中成纖維細胞、膠原纖維影響的電鏡超微結構研究[J]. 王志剛,徐少駿,鮑衛(wèi)漢. 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 2001(05)
本文編號:3590753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為手術過程中造模圖片,黑色箭頭所指是照射
山西醫(yī)科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4圖1為手術過程中造模圖片,黑色箭頭所指是為損傷輸尿管長度為1cm.1.3照射所有兔模型經隨機分為4組后,除對照組不再行X射線照射外,其余三組均在24h內完成第一次照射,照射前,地西泮注射液1mg/kg,耳緣靜脈推注,將動物放置特定的動物固定盒內,放在治療床上,雙光子直線加速器(美國瓦里安)機架旋轉至機架角度為90°/0°,射野25*25cm,1MU照射劑量,拍攝正側位驗證,在電子射野影像系統(tǒng)(EPID)圖像引導設備下尋找模型體內鉛點位置,測量鉛點到體表距離(每只動物每日1次持續(xù)3天,并計算3次測量深度的平均值),來計算照射劑量。直線加速器(美國瓦里安)射野25*25cm,機架0°,準直器0°,1MU照射,在EPID下尋找鉛點,并移床,使鉛點位置與照射中心一致,調整源皮距(SSD)100cm,縮小照射野至2.0*2.0cm,進行X線照射,每次2Gy,每周5次(每次照射時均重復該過程)。利用熱釋光劑量測定法對輻射場的劑量和均勻性進行驗證。如(圖2)。圖2.為X-Ray照射時進行EPID驗證圖片,A為正位圖片,紅色線條是指以鉛點為中心進行照射,B為側位圖片,紅色箭頭為鉛點位置。1.4靜脈腎盂造影分別在造模前和在造模完成后7天、21天、49天行靜脈腎盂造影檢查,在檢查前給與動物禁食12小時,禁水4小時,實驗前半小時給與開塞露灌腸行腸道準
山西醫(yī)科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10圖4.A為腎盂積水程度xs,術后21天對照組與M-does組、H-does組相比*p<0.05,在術后49天對照組、L-does組腎盂積水程度與M-does組、H-does組相比**p<0.0001.B為相應的點線.2.2核素腎動態(tài)顯象采用單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方法,判斷在四種不同干預下方法隨時間變化GFR、Ut、TP、T1/2的影響,對照組、L-dose照射組隨著時間的延長左側腎臟僅見皮質顯影,左腎GFR、攝取率(Ut)逐漸減低,達峰(TP)時間、半排時間(T1/2)逐漸延長,而M-dose照射組、H-dose照射組GFR、Ut無明顯變化。組別和時點的交互作用對GFR變化有統(tǒng)計學意義,F(xiàn)(3,9)=39.63,p<0.0001。因此對四個研究對象內因素組別和時點行單獨效用檢驗。術前四組GFR分別為(40.678.85)ml/min/1.73m2、(42.015.33)ml/min/1.73m2、(37.858.73)ml/min/1.73m2、(40.619.06)ml/min/1.73m2及術后7天四組GFR分別為(23.439.09)ml/min/1.73m2、(29.6310.61)ml/min/1.73m2、(35.349.96)ml/min/1.73m2、(32.099.96)ml/min/1.73m2,p>0.05;在術后21天對照組GFR(21.789.22)ml/min/1.73m2、L-does組(21.529.18)ml/min/1.73m2與M-does組(35.1212.39)ml/min/1.73m2、H-does組(35.828.51)ml/min/1.73m2相比p<0.05,與L-does組比較p>0.05;M-does組與H-does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49天對照組(14.164.05)ml/min/1.73m2、L-does組(14.484.85)ml/min/1.73m2GFR與M-does組(34.517.94)ml/min/1.73m2、H-does組(31.0314.21)ml/min/1.73m2相比p<0.0001,M-does組與H-does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圖5,a、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離輻射對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J]. 王立,張力元,冀勝軍,季江,冷紅,蘇玉華.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6(01)
[2]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對兔急性上尿路梗阻不同時相腎功能變化的觀察[J]. 閆君,李險峰,王進,武志峰,李思進.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02)
[3]X射線對大鼠皮膚傷口愈合過程中成纖維細胞、膠原纖維影響的電鏡超微結構研究[J]. 王志剛,徐少駿,鮑衛(wèi)漢. 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 2001(05)
本文編號:3590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5907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