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PV1調控小膠質細胞激活狀態(tài)與對小鼠抑郁樣行為影響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4 21:06
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細胞,小膠質細胞的過度激活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炎癥因子水平失衡并損壞中樞神經環(huán)路,這與抑郁癥的發(fā)病相關。瞬態(tài)受體電位類香草素1型受體(TRPV1)是一種主要介導Ca2+內流的陽離子通道,而Ca2+內流可能推動小膠質細胞過度激活。已有的研究表明TRPV1與動物抑郁樣行為相關,然而其具體機制尚不明確。因此本實驗旨在闡明TRPV1與小膠質細胞激活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性以及其在抑郁樣行為發(fā)生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本實驗分為三個部分:1)為了探究TRPV1在介導小鼠應激抵抗性中扮演的角色,本研究采用LPS注射到野生型小鼠與TRPV1基因缺陷(TRPV1-/-)小鼠并檢測其抑郁樣行為表現(xiàn)。結果顯示,相比于野生型鼠,TRPV1-/-鼠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均表現(xiàn)出更長的潛伏時間與更短的不動時間,展示出對應激的抵抗性。2)為了確定TRPV1在小膠質細胞過度激活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本研究采用免疫熒光染色技術分析小膠質細胞TRPV1的表達,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在生理狀態(tài)下,同星形...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RPV1參與LPS誘導小膠質細胞NLRP3炎癥小體激活機制示意圖
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中,生理狀態(tài)下對照組的小鼠在空間探索與運動能力方面的表現(xiàn)均顯著優(yōu)于給予LPS的應激小鼠,表明LPS會影響小鼠運動能力。進一步地,在2-1(b)圖中,我們統(tǒng)計得出,實驗組小鼠在曠場中心停留時間占比顯著低于對照組小鼠,表明LPS應激也引發(fā)了小鼠的焦慮樣行為。而相對于WT+LPS組,TRPV1基因缺陷的TRPV1-/-+LPS組小鼠在曠場中心停留時間占比顯著增高,表明TRPV1的缺失可能涉及到對LPS引發(fā)的焦慮行為的耐受。在(c)圖所示的運動路程方面,生理狀態(tài)下,WT+Saline組與TRPV1-/-+Saline組在曠場中的運動路程方面并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表明生理狀態(tài)下TRPV1離子通道對小鼠運動能力不會有影響。實驗組小鼠在遭受LPS應激之后運動能力顯著下降,但TRPV1-/-+LPS組與WT+LPS組相比,并沒有在運動路程方面產生顯著性差異,揭示了無論是在生理狀態(tài)還是LPS應激狀態(tài)下,TRPV1離子通道的缺失不會對小鼠的運動能力產生改變。綜上結論,TRPV1離子通道的缺失并不會顯著影響小鼠的運動能力,因此我們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進行的行為測試是具有客觀性的。(a)(b)(c)圖2-1TRPV1離子通道對于實驗小鼠在曠場測試中的影響(a)野生型(WT)鼠與TRPV1缺陷(TRPV1-/-)鼠分別在生理狀態(tài)與LPS應激下于開放場地中的運動軌跡熱度示意圖;(b)各組實驗小鼠在開放場地的中心區(qū)域停留時間占總測試時間的比例;(c)各組實驗小鼠在開放場地中運動總路程統(tǒng)計。Mean±SEM,*P<0.05,****P<0.0001,n=8。在圖2-2中,同給予生理鹽水的對照組小鼠相比,經過LPS處理的實驗小鼠在
第二章TRPV1對于小鼠抑郁樣行為的影響13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均表現(xiàn)出較短的逃避潛伏時間與較長的不動時間。如圖(a)、(c),在LPS處理的實驗組內,相對于WT+LPS組的野生實驗小鼠,TRPV1-/-+LPS組的基因缺陷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則表現(xiàn)出逃避潛伏時間增加,但無顯著性差異。在圖(b)、(d)中,相對于WT+LPS組的野生實驗小鼠,TRPV1-/-+LPS組的基因缺陷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則表現(xiàn)出不動時間顯著降低。以上結果表明TRPV1-/-鼠在生理狀態(tài)下,與野生型小鼠在抑郁樣行為方面并無差異,而當面對應激的時候,TRPV1-/-鼠則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應激抵抗性,有較高的求生欲望,更不容易產生抑郁樣行為。(a)(b)(c)(d)圖2-2TRPV1離子通道參與對小鼠抑郁樣行為調控(a)、(c)分別為實驗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和懸尾測試中的逃避潛伏時間記錄;(b)、(d)分別為實驗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和懸尾測試中的不動時間記錄。Mean±SEM,*P<0.05,***P<0.001,****P<0.0001,n=8。逃避潛伏時間(latencytime)指實驗動物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從開始實驗計時到第一次停止掙扎逃生所用的時間。不動時間(immobilitytime)指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停止掙扎、靜止不動的時間總和。2.5討論抑郁癥是異質性、多因素誘發(fā)的疾病,在心理、生理和行為上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癥狀表現(xiàn)。人類的很多抑郁癥狀在小鼠中是難以模擬的,比如我們無法在動物中觀察到悲傷的面部表情,也無法了解動物是否有想要自殺的念頭,因此即使
本文編號:3284895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RPV1參與LPS誘導小膠質細胞NLRP3炎癥小體激活機制示意圖
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中,生理狀態(tài)下對照組的小鼠在空間探索與運動能力方面的表現(xiàn)均顯著優(yōu)于給予LPS的應激小鼠,表明LPS會影響小鼠運動能力。進一步地,在2-1(b)圖中,我們統(tǒng)計得出,實驗組小鼠在曠場中心停留時間占比顯著低于對照組小鼠,表明LPS應激也引發(fā)了小鼠的焦慮樣行為。而相對于WT+LPS組,TRPV1基因缺陷的TRPV1-/-+LPS組小鼠在曠場中心停留時間占比顯著增高,表明TRPV1的缺失可能涉及到對LPS引發(fā)的焦慮行為的耐受。在(c)圖所示的運動路程方面,生理狀態(tài)下,WT+Saline組與TRPV1-/-+Saline組在曠場中的運動路程方面并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表明生理狀態(tài)下TRPV1離子通道對小鼠運動能力不會有影響。實驗組小鼠在遭受LPS應激之后運動能力顯著下降,但TRPV1-/-+LPS組與WT+LPS組相比,并沒有在運動路程方面產生顯著性差異,揭示了無論是在生理狀態(tài)還是LPS應激狀態(tài)下,TRPV1離子通道的缺失不會對小鼠的運動能力產生改變。綜上結論,TRPV1離子通道的缺失并不會顯著影響小鼠的運動能力,因此我們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進行的行為測試是具有客觀性的。(a)(b)(c)圖2-1TRPV1離子通道對于實驗小鼠在曠場測試中的影響(a)野生型(WT)鼠與TRPV1缺陷(TRPV1-/-)鼠分別在生理狀態(tài)與LPS應激下于開放場地中的運動軌跡熱度示意圖;(b)各組實驗小鼠在開放場地的中心區(qū)域停留時間占總測試時間的比例;(c)各組實驗小鼠在開放場地中運動總路程統(tǒng)計。Mean±SEM,*P<0.05,****P<0.0001,n=8。在圖2-2中,同給予生理鹽水的對照組小鼠相比,經過LPS處理的實驗小鼠在
第二章TRPV1對于小鼠抑郁樣行為的影響13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均表現(xiàn)出較短的逃避潛伏時間與較長的不動時間。如圖(a)、(c),在LPS處理的實驗組內,相對于WT+LPS組的野生實驗小鼠,TRPV1-/-+LPS組的基因缺陷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則表現(xiàn)出逃避潛伏時間增加,但無顯著性差異。在圖(b)、(d)中,相對于WT+LPS組的野生實驗小鼠,TRPV1-/-+LPS組的基因缺陷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則表現(xiàn)出不動時間顯著降低。以上結果表明TRPV1-/-鼠在生理狀態(tài)下,與野生型小鼠在抑郁樣行為方面并無差異,而當面對應激的時候,TRPV1-/-鼠則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應激抵抗性,有較高的求生欲望,更不容易產生抑郁樣行為。(a)(b)(c)(d)圖2-2TRPV1離子通道參與對小鼠抑郁樣行為調控(a)、(c)分別為實驗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和懸尾測試中的逃避潛伏時間記錄;(b)、(d)分別為實驗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和懸尾測試中的不動時間記錄。Mean±SEM,*P<0.05,***P<0.001,****P<0.0001,n=8。逃避潛伏時間(latencytime)指實驗動物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從開始實驗計時到第一次停止掙扎逃生所用的時間。不動時間(immobilitytime)指小鼠在強迫游泳試驗與懸尾測試中停止掙扎、靜止不動的時間總和。2.5討論抑郁癥是異質性、多因素誘發(fā)的疾病,在心理、生理和行為上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癥狀表現(xiàn)。人類的很多抑郁癥狀在小鼠中是難以模擬的,比如我們無法在動物中觀察到悲傷的面部表情,也無法了解動物是否有想要自殺的念頭,因此即使
本文編號:3284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2848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