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肥胖青少年頸動脈彈性功能
本文關鍵詞: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肥胖青少年頸動脈彈性功能,,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應用血管回聲跟蹤(echo tracking,ET)技術評價肥胖對青少年頸動脈血管彈性功能的影響,為臨床篩查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選擇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來大連市友誼醫(yī)院體檢的青少年7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齡16-20歲,平均(18.18±1.18)歲。記錄受檢者的腰圍(WC)和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根據(jù)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的肥胖診斷標準,分為肥胖組和正常對照組各38例。受檢者仰臥位休息10 min后,測量受檢者左上肢血壓,然后使用ALOKA公司的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配有ET分析軟件,使用5-13MHz線陣探頭測量受檢者左側(cè)頸總動脈竇部近心端2cm處內(nèi)-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應用ET技術獲得相關彈性參數(shù):僵硬度指數(shù)(β)、壓力-應變彈性系數(shù)(Ep)、順應性(AC)、增大指數(shù)(AI)和脈搏波傳導速度(PWVβ)。再使用2.5-5MHz凸陣探頭掃查受檢者肝臟,根據(jù)肝臟大小、形態(tài)、回聲情況判斷受檢者是否存在脂肪肝。結(jié)果:①與正常對照組比較,肥胖組的IMT、β、Ep、AI、PWVβ值均增高,AC值減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②肥胖組男性和女性比較,男性的β、Ep、PWVβ高于女性,AC低于女性,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間AI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③WC、BMI、脂肪肝與Ep、β、PWVβ呈正相關,與AC呈負相關,與AI無明顯相關性。結(jié)論:ET技術可以更加敏感、準確地反映早期動脈血管彈性功能變化;肥胖青少年頸動脈彈性減低,但是未出現(xiàn)形態(tài)學結(jié)構變化。
【關鍵詞】:血管回聲跟蹤技術 動脈彈性 肥胖 青少年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445.1;R589.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
- 材料和方法9-11
- 1. 研究對象9
- 2. 儀器與方法9-11
- 3. 統(tǒng)計學方法11
- 結(jié)果11-12
- 1.兩組WC、BMI均值及各組脂肪肝例數(shù)11
- 2.兩組頸總動脈IMT及彈性參數(shù)的比較11
- 3.肥胖組男性和女性頸總動脈彈性參數(shù)的比較11
- 4.WC、BMI及脂肪肝與頸總動脈彈性參數(shù)的相關性分析11-12
- 討論12-15
- 參考文獻15-16
- 綜述16-24
- 參考文獻21-24
- 致謝24-2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宏;胡向東;錢林學;;血管回聲跟蹤技術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0年12期
2 張智慧;楊夢玲;王雷;;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正常晚期妊娠婦女頸動脈彈性的改變[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朱曉丹;王志遠;趙君康;;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內(nèi)皮功能[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年06期
4 雪梅;哈斯;;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外周動脈彈性的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09年03期
5 王軍;張翠明;韓月婷;;血管回聲跟蹤技術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頸動脈彈性改變的臨床研究[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年16期
6 王建華,王岳恒,吳春玲,杜昕,張莉,尹洪寧,毛天杰;血管回聲跟蹤技術定量評價正常人頸動脈彈性[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5年04期
7 黃葵;李治安;楊婭;勇強;;血管回聲跟蹤技術檢測兔早期動脈硬化的實驗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年08期
8 何東方;;血管回聲跟蹤技術對早期高血壓患者頸動脈彈性功能檢測[J];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9 李世樟;傅建群;;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吸煙者動脈血管彈性功能[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2年09期
10 費正東;孫滿紅;;新版血管回聲跟蹤技術對2型糖尿病患者頸總動脈彈性功能的測定[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麗娟;;血管回聲跟蹤評估血流介導的血管內(nèi)皮舒張功能:與手動法對比[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端學軍;林禮務;薛恩生;何以敉;高上達;俞麗云;;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診斷動脈血管彈性變化的機理探討[A];2008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朱曉丹;;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內(nèi)皮功能[A];2007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朱曉丹;;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A];2007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郭艷琴;雷成功;;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頸動脈彈性功能的臨床研究[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八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張海平;黃品同;孫海燕;;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單純腦梗死患者頸動脈彈性[A];第二屆長三角超聲醫(yī)學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胡莉君;呂清;謝明星;王新房;馬紅;王靜;盧曉芳;李燕;王蕾;黃君紅;;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與血流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檢測方法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對比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王建華;杜昕;張莉;王岳恒;尹洪寧;毛天杰;;血管回聲跟蹤技術定量評價頸動脈彈性的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超聲醫(yī)學新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9 景柏華;郭瑞君;;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慢性腎病1期患者頸總動脈彈性的初步研究[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10 黃葵;李治安;楊婭;勇強;;血管回聲跟蹤技術檢測兔早期動脈硬化的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洋;H型高血壓患者頸動脈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2 趙嵐;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肥胖青少年頸動脈彈性功能[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孫歡;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D];吉林大學;2008年
4 董傳鑫;應用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灑精對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9年
5 程超;血管回聲跟蹤技術定量評價正常人頸動脈及肱動脈血管內(nèi)皮功能[D];吉林大學;2008年
6 董彩虹;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頸動脈彈性與冠心病的相關性[D];復旦大學;2009年
7 張智慧;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晚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頸動脈彈性的改變[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郭艷琴;超聲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頸動脈結(jié)構與功能的臨床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劉悅;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張開寧;血管回聲跟蹤技術檢測頭頸部放療后患者頸動脈彈性功能的應用價值[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肥胖青少年頸動脈彈性功能,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59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8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