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飲水煎劑的有效成分含量測定和毒性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五生飲水煎劑 + HPLC ; 參考:《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1.探索五生飲水煎劑供試品的最佳制備方法;探索煎煮過程中包煎、離心工藝對烏頭類生物堿含量的影響;對五生飲水煎劑中的三種單酯型烏頭類生物堿的含量測定進行方法學考察;觀察水煎劑中總烏頭類生物堿在煎煮過程中的含量變化情況;觀察低溫防腐儲藏條件對五生飲穩(wěn)定性的影響。2.觀察五生飲水煎劑的急性毒性反應,了解是否出現急性毒性反應及其作用劑量。通過30天亞急性毒性試驗,觀察其對大鼠毒性反應及劑量-反應關系,停藥后是否出現延遲毒性。方法:1.采用HPLC對五生飲水煎劑供試品水提醇沉組、0.01%HCL乙醇溶液沉淀組、蒸干藥典法組、乙醚萃取組進行含量測定,觀察峰面積、波峰及拖尾因子;對水煎劑采用布包煎、離心工藝,觀察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不同時間點7種供試品波峰情況;采用HPLC法測定五生飲水煎劑中三種單酯型烏頭類生物堿的含量,初步建立方法學考察;觀察煎煮過程中Oh、0.5h、1h、1.5h時間點烏頭類生物堿的含量變化情況;測定6個月內水煎劑中單酯型烏頭類生物堿的含量。2.急性毒性試驗:采用最大給藥量法,單次口服五生飲水煎劑,40.5g生藥/kg,相當于臨床患者用量的96.4倍。按30ml/kg體重24h連續(xù)灌胃3次,間隔至少4h,觀察給藥期及給藥后14天SD大鼠的外觀、行為、精神、分泌物及大體臟器解剖病理變化。亞急性毒性試驗:將128只SD大鼠分為空白、低、中、高劑量4組,每組雌雄各16只,雌雄各4籠。予以3.4g生藥.kg~(-1).d~(-1)、6.8g生藥.kg~(-1).d~(-1)、13.5g生藥.kg~(-1).d~(-1)不同劑量五生飲水煎液對SD大鼠進行連續(xù)30天給藥,停藥恢復28天,給藥29天及恢復期結束,對每組每性別前2籠分別進行眼科、尿液檢查,給藥30天及恢復期結束,同樣方法進行血常規(guī)、血生化、凝血、臟器指數及主要臟器病理切片檢查。結果:1.乙醚萃取法制成的供試品與3種對照品相比,在20min、24min、26min左右處峰型對應且峰面積穩(wěn)定;包煎、離心工藝未對水煎劑中生物堿成分產生影響;苯甲酰新烏頭堿、苯甲酰烏頭原堿、苯甲酰次烏頭原堿可以作為五生飲水煎劑的含量測定指標;三種單酯型烏頭類生物堿含量經歷先輕微下降而后逐漸上升,雙酯型烏頭類生物堿含量逐漸下降,至1h時間點完全無法檢測出;五生飲水煎劑在6個月內單酯型烏頭類生物堿含量穩(wěn)定。2.急性毒性試驗中,未見大鼠死亡,受試大鼠3次給藥后的外觀、行為精神、對刺激的反應、分泌物、排泄物未見明顯異常,水煎劑的最大給藥量為40.5g生藥/kg。亞急性毒性試驗中,各給藥組SD大鼠一般形態(tài)良好,體重呈平穩(wěn)上升趨勢,攝食量、眼科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給藥29天高劑量組雄鼠SG值偏高,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恢復期結束,高劑量組雌鼠SG值偏低,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29天,低、中劑量組雌鼠尿pH值偏高,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30天,低劑量組雌鼠血紅蛋白濃度(HGB)和紅細胞容積(HCT)偏低,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恢復期結束,高劑量組雌鼠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偏低,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謴推诮Y束,中劑量組雌鼠凝血酶原時間(PT)縮短,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30天,高劑量組雌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偏高,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P0.05);恢復期結束,低劑量組雌鼠血糖(GLU)偏低,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30天,低劑量組雌鼠血尿素氮(Urea)偏高,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恢復期結束,高劑量組雄鼠甘油三酯(TG)偏低,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謴推诮Y束,高劑量組雄鼠血鉀(K+)偏高,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雌鼠脾臟系數偏高,較溶媒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檢測值與大鼠主要臟器病理切片未見明顯異常。結論:1.選用低溫乙醚萃取方法制備五生飲供試品;初步確定對生半夏、生川烏、生天南星布包煎,對水煎劑進行離心的初步工藝改良;HPLC測定五生飲水煎劑中三種烏頭類生物堿的方法可靠,準確性良好;五生飲水煎劑在低溫防腐條件下6個月內穩(wěn)定性良好。2.急性毒性試驗中,在24h內對SD大鼠予以40.5g生藥/kg連續(xù)灌胃3次,試驗階段未見明顯相關毒性反應。亞急性毒性試驗中,所有個體數據均在背景范圍內或無劑量相關依賴性,五生飲水煎劑對SD大鼠灌胃給藥30天未見有明顯毒性反應,五生飲水煎劑的無可見有害作用水平(NOAEL)為13.5g生藥.kg~(-1).d~(-1)。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6.0;R28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日;于征淼;;五生飲的毒性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年05期
2 肖志彬;賈韓學;劉小雷;;β-谷甾醇藥理活性的研究現狀[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年08期
3 楊坤寶;尹長江;佟繼銘;許柳;張樹峰;;生川烏與生半夏反藥配伍水浸液對大鼠肝毒性的影響[J];中成藥;2015年02期
4 楊坤寶;尹長江;佟繼銘;許柳;張樹峰;;生川烏與生半夏不同比例配伍對大鼠腎臟毒性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2015年02期
5 黃志芳;唐小龍;羅恒;張意涵;劉云華;陳燕;劉玉紅;易進海;;HPLC-Q-TOF-MS分析附子的化學成分及煎煮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年01期
6 王星;池玉梅;康安;;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定性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定量分析天南星中氨基酸成分[J];色譜;2014年12期
7 呂英;宮鳳英;王中華;黃榮鋁;文毓聲;;李可老中醫(yī)從中氣、元陽論治多發(fā)性硬化[J];河南中醫(yī);2014年07期
8 王暉;張艷軍;;半夏和白蘞分別與生川烏合煎過程中淀粉類成分對生川烏生物堿類成分溶出的影響[J];中草藥;2014年11期
9 黃秀曼;劉迎輝;杜鋼軍;;川烏抗腫瘤初步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2期
10 黎興鍵;吳智兵;于征淼;張小梅;;減味五生飲合二陳湯對谷氨酸損傷PC12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雪松;中藥白附子和娑羅子的化學成分研究及白附子腦苷A的全合成[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子渝;基于附子“成分—藥材—飲片—復方”毒性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468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74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