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鑰分發(fā)系統(tǒng)中若干非對稱問題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0 01:42
在21世紀的今天,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當前廣泛使用的經(jīng)典密碼學,其安全性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與安全性基于計算復雜度高的數(shù)論難題的經(jīng)典密碼學不同,量子密鑰分發(fā)(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能夠提供理論上無條件安全的密鑰傳輸,其安全性由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保證,任何竊聽行為都將因引入可觀測的錯誤而暴露。自從QKD的第一個協(xié)議BB84協(xié)議在1984年IEEE計算機科學技術(shù)大會上被提出以來,此后三十余年,QKD備受關注,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驗上都得到了充足的發(fā)展機會。但現(xiàn)實與理論仍然存在巨大的鴻溝需要跨越。QKD實際系統(tǒng)由于各方面的不完美而不斷制約其實用化進程。本論文圍繞量子密鑰分發(fā)實用化這一主題,介紹了作者在博士期間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實驗參數(shù)非對稱問題下的QKD方案及雙場量子密鑰分發(fā)協(xié)議(TF-QKD)的實驗研究。具體的,本文介紹了利用清華大學王向斌理論小組2016年提出的聯(lián)合考慮不同基矢制備測量結(jié)果的四強度誘騙態(tài)方案,設計并實現(xiàn)的第一個基矢探測效率非對稱情況下的高效BB84實驗,該實驗不僅實現(xiàn)了基矢探測效率非對稱情況下成碼率性能的大幅度提升,還剔...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安徽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GLLP?without?decoy方案與GLLP?+?Asymtotic?decoy方案在成碼率及成碼距離上??的比較丨13】??
。可以想見,當光脈沖寬度比探測器的有效門??寬大時,將會額外的引入損耗從而降低最終安全成碼率。結(jié)合多種因素,我們在??這里選擇10?GHz的布拉格光柵,并配合適量的色散補償光纖來抑制光脈沖在長??光纖中的色散效應。??wr..?.?InfSaAs?SPD?PD??m?-=g?^??:爾〇卜|寧??I?二■???\?evoa?|bs?趨??t?▼??嚴w?y?FBG?_??Alice?Bob??Long?Distance??Optical?Fiber??圖2.2實驗裝置圖l1?l?其中DFB?Laser:分布反饋激光器,Att:手動衰減器,BS:分束器,??PBS:偏振分束器,EVOA:電可調(diào)光衰減器,CIR:環(huán)形器,FBG:布拉格光柵,DWDM:??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器,SOA:半導體光放大器,EPC:電偏振控制器,PD:光電二極管??探測器,SPD:單光子探測器。所有器件均為光纖器件。??此外,我們還需要將相隔很遠的Alice和Bob兩套系統(tǒng)同步起來,這里我??們采用的是同步光的同步方式。我們選用波長為1570?nm的同步光激光器,產(chǎn)??生100?kHz的同步光脈沖。為了節(jié)省光纖資源,我們選擇波分復用的方式,利用??100?GHz的密集波分復用器(DWDM)將同步光脈沖與信號光脈沖合束至同一??單模光纖中傳輸給Bob。在Bob端再利用中心波長相同的DWDM將同步光脈沖??與信號光脈沖分離開。??而當傳輸距離大于100?km時,我們需要利用一個半導體光纖放大器(SOA)??對同步光進行放大后再使用光電二極管(PD)進行識別探測。在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同步光脈沖進入SOA后會有少量光脈沖被反
?第2章標準量子密鑰分發(fā)協(xié)議實驗研究???意,若;=?,該方案將與方案一完全相同。??方案三基矢探測效率非對稱條件下的新型四強度方案[16],即??得益于較高的系統(tǒng)頻率,計算一次安全成碼率需要發(fā)送iV個脈沖,而這僅??僅需要大約16秒的時間。每一個距離、每一個方案我們重復進行30次實驗并計??算成碼率的平均值和方差,作為最終的結(jié)果,如圖2.3。??表2.3理論優(yōu)化及實驗的參數(shù)。??■s〇?Ar?td?ed?a?f?e?N??2.50X10-7?l?%?5.00?x?10-7?1.5%?0.2?1.14?10-10?1010??其中sn、Ar與G分別為探測器暗計數(shù)率、后脈沖率、死時間(s),? ̄為光失調(diào)誤??差率,a表示量子信道傳輸損耗系數(shù)(dB/km),/為糾錯效率,e為安全系數(shù),W??為總發(fā)送脈沖數(shù)。??我們的實驗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具體實驗細節(jié)及測量數(shù)據(jù)可參考文獻[17]:??(1)我們將探測效率分別設為=?10%,k?=?5%,即=?2。光纖傳輸距??離分別為87、126、141、150?km。從實驗結(jié)果看,新型四強度方案成碼率較兩種??三強度方案有較大的提升。例如在87?km實驗中,四強度方案成碼率為39?kbps,??是方案一成碼率的3.0倍,是方案二成碼率的4.8倍。且四強度方案的最遠傳輸??距離為150?km,是其余兩種方案均無法實現(xiàn)的。??(2)我們進一步提高效率失配程度至=?10,即=?10%,化=1%。光??纖傳輸距離分別為62、87、107、126?km。四強度方案的優(yōu)勢則更為明顯。比如??在光纖傳輸87?km條件下,四強度方案的成碼率為20?kbps,較三強度的兩種方??案分別提高3
本文編號:3618018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安徽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GLLP?without?decoy方案與GLLP?+?Asymtotic?decoy方案在成碼率及成碼距離上??的比較丨13】??
。可以想見,當光脈沖寬度比探測器的有效門??寬大時,將會額外的引入損耗從而降低最終安全成碼率。結(jié)合多種因素,我們在??這里選擇10?GHz的布拉格光柵,并配合適量的色散補償光纖來抑制光脈沖在長??光纖中的色散效應。??wr..?.?InfSaAs?SPD?PD??m?-=g?^??:爾〇卜|寧??I?二■???\?evoa?|bs?趨??t?▼??嚴w?y?FBG?_??Alice?Bob??Long?Distance??Optical?Fiber??圖2.2實驗裝置圖l1?l?其中DFB?Laser:分布反饋激光器,Att:手動衰減器,BS:分束器,??PBS:偏振分束器,EVOA:電可調(diào)光衰減器,CIR:環(huán)形器,FBG:布拉格光柵,DWDM:??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器,SOA:半導體光放大器,EPC:電偏振控制器,PD:光電二極管??探測器,SPD:單光子探測器。所有器件均為光纖器件。??此外,我們還需要將相隔很遠的Alice和Bob兩套系統(tǒng)同步起來,這里我??們采用的是同步光的同步方式。我們選用波長為1570?nm的同步光激光器,產(chǎn)??生100?kHz的同步光脈沖。為了節(jié)省光纖資源,我們選擇波分復用的方式,利用??100?GHz的密集波分復用器(DWDM)將同步光脈沖與信號光脈沖合束至同一??單模光纖中傳輸給Bob。在Bob端再利用中心波長相同的DWDM將同步光脈沖??與信號光脈沖分離開。??而當傳輸距離大于100?km時,我們需要利用一個半導體光纖放大器(SOA)??對同步光進行放大后再使用光電二極管(PD)進行識別探測。在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同步光脈沖進入SOA后會有少量光脈沖被反
?第2章標準量子密鑰分發(fā)協(xié)議實驗研究???意,若;=?,該方案將與方案一完全相同。??方案三基矢探測效率非對稱條件下的新型四強度方案[16],即??得益于較高的系統(tǒng)頻率,計算一次安全成碼率需要發(fā)送iV個脈沖,而這僅??僅需要大約16秒的時間。每一個距離、每一個方案我們重復進行30次實驗并計??算成碼率的平均值和方差,作為最終的結(jié)果,如圖2.3。??表2.3理論優(yōu)化及實驗的參數(shù)。??■s〇?Ar?td?ed?a?f?e?N??2.50X10-7?l?%?5.00?x?10-7?1.5%?0.2?1.14?10-10?1010??其中sn、Ar與G分別為探測器暗計數(shù)率、后脈沖率、死時間(s),? ̄為光失調(diào)誤??差率,a表示量子信道傳輸損耗系數(shù)(dB/km),/為糾錯效率,e為安全系數(shù),W??為總發(fā)送脈沖數(shù)。??我們的實驗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具體實驗細節(jié)及測量數(shù)據(jù)可參考文獻[17]:??(1)我們將探測效率分別設為=?10%,k?=?5%,即=?2。光纖傳輸距??離分別為87、126、141、150?km。從實驗結(jié)果看,新型四強度方案成碼率較兩種??三強度方案有較大的提升。例如在87?km實驗中,四強度方案成碼率為39?kbps,??是方案一成碼率的3.0倍,是方案二成碼率的4.8倍。且四強度方案的最遠傳輸??距離為150?km,是其余兩種方案均無法實現(xiàn)的。??(2)我們進一步提高效率失配程度至=?10,即=?10%,化=1%。光??纖傳輸距離分別為62、87、107、126?km。四強度方案的優(yōu)勢則更為明顯。比如??在光纖傳輸87?km條件下,四強度方案的成碼率為20?kbps,較三強度的兩種方??案分別提高3
本文編號:3618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jckxbs/36180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