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非平衡等離子體射流中種子電荷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氣壓非平衡等離子體射流中種子電荷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大氣壓非平衡等離子體射流(APNP-Js)中種子電荷實驗研究一直是困擾高電壓氣體放電領域或等離子體科學領域的難題。無論是傳統(tǒng)的流注理論還是熱門的電離波理論,都認為APNP-Js推進過程中種子電荷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種子電荷密度低、衰減快、干擾因素多,導致種子電荷實驗研究還停留在空白階段,嚴重制約了流注理論和電離波理論的突破和完善。為了克服這一難題,本論文采用具有μm級空間分辨率和ns級時間分辨率的光譜診斷和高速拍攝技術,自主設計基于帶電粒子漂移和擴散原理的種子電荷測量系統(tǒng),深入研究種子電荷的產生機理,探索種子電荷與APNP-Js推進高重復性現象的關聯(lián)機制,發(fā)現APNP-Js'‘蛇形”推進和背景電荷誘導第三次放電(外加電壓為零)的新現象。 一、針對種子電荷產生機制長期處于理論假設階段的研究現狀,采用新型診斷系統(tǒng),對兩種主要的種子電荷產生機制(光電離與背景電離)展開了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1)光電離研究。首先,排除放電電荷和電磁干擾,設計fA級光電流檢測裝置,首次成功證實了APNP-Js中存在光電離。其次,為了檢測光電離過程中高能輻射光子,結合光譜診斷和高速拍攝技術,大幅度提高信噪比,第一次檢測到95nm和101nm附近的兩個氮分子真空紫外譜帶。再者,通過二維數值計算APNP-Js中光電離過程,獲得光電離產生的種子電荷密度為~108cm-3。最后,研究光電離對APNP-Js的影響,發(fā)現光電離能夠大幅度加快APNP-Js的產生。(2)背景電離研究。采用自主設計的種子電荷測量系統(tǒng),定量診斷APNP-Js中背景種子電荷密度。發(fā)現背景種子電荷密度與脈沖重復頻率成線性關系。當脈沖重復頻率為8kHz時,背景種子電荷密度等于或大于3.4×10-cm-3。當脈沖重復頻率降低至0.2kHz或更低時,背景種子電荷密度接近光電離產生的種子電荷密度。據此預測:當脈沖重復頻率降低至0.2kHz左右時,APNP-Js推進現象將出現明顯變化。 二、APNP-Js推進具備高重復性是區(qū)別于開放空間內流注放電的關鍵特征之一,但人們對蘊含在該現象中的物理機制知之甚少。針對這個問題,根據種子電荷的產生和衰減機制,本文從脈沖重復頻率、氣體成分和脈沖放電個數三個方面來探究APNP-Js推進重復性的內在本質。(1)與人們普遍認為APNP-Js推進具有高重復性的觀念相反,首次發(fā)現在脈沖重復頻率降低至0.2kHz或更低時,APNP-Js推進具有明顯的隨機性。該實驗結果與種子電荷密度預測現象十分吻合。據此,首次提出背景種子電荷密度在APNP-Js推進重復性中起關鍵作用。鑒于氣體成分與放電脈沖個數是影響背景種子電荷密度的關鍵參數,本文研究氣體成分和放電脈沖個數對APNP-Js推進重復性的影響。(2)調控氣體成分比例,觀測APNP-Js推進重復性變化。結果表明:APNP-Js推進重復性嚴重依賴于氮氣含量,而與氧氣含量沒有明顯關聯(lián)。(3)發(fā)現隨著脈沖放電個數從1增加至100以上,背景種子電荷密度從自然輻射密度(102~104cm-3)逐漸升高,APNP-Js推進從具有明顯的隨機性過渡到具備高重復性。診斷和分析認為:當背景種子電荷密度為109cm-3或更高時,APNP-Js推進具備高重復性;當背景種子電荷密度降低至等于或小于108cm-3時,則APNP-Js推進具有明顯隨機性。 三、基于種子電荷的APNP-Js推進機制,研制了雙APNP-Js正對推進的新型裝置。通過控制氣流狀態(tài)和外加脈沖電壓參數,發(fā)現了APNP-Js"蛇形”推進和背景電荷誘導第三次放電(外加電壓為零)的新現象。(1)調節(jié)管內氣流狀態(tài),發(fā)現湍流狀態(tài)下APNP-Js是呈“蛇形”彎曲推進,而不是人們通常認識的"APNP-Js呈子彈形狀、直線推進”。分析認為:該現象是因為層流轉為湍流時,管內背景種子電荷密度分布變得不均勻導致的。(2)調節(jié)外加脈沖電壓參數,發(fā)現當兩個APNP-Js的外加電壓幅值不相同時,在兩個APNP-Js中間出現的是第三個APNP-J,而不是暗區(qū)(外加脈沖電壓幅值相同)。高速拍攝結果表明第三個APNP-J是產生在脈沖電壓降為零后300ns,與外加脈沖電壓無直接關聯(lián)。進一步分析認為:高密度上下游背景電荷是誘導第三個APNP-J產生(對應第三次放電)的主要因素。 簡而言之,本工作深入研究了種子電荷產生機制、種子電荷在APNP-Js推進重復性中的關鍵作用、以及發(fā)現APNP-Js推進的兩個新現象,為理論、模擬和實驗診斷提供了可靠的實驗依據。
【關鍵詞】:大氣壓等離子體射流 種子電荷 光電離 背景電離 重復性 “蛇形推進”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O5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36
- 1.1 大氣壓非平衡等離子體射流(-APNP-Js)概述11-14
- 1.2 APNP-Js物理機制研究意義14-16
- 1.3 NP-Js物理機制研究現狀16-32
- 1.4 亟待解決的APNP-Js物理機制問題32-34
- 1.5 本論文主要內容與創(chuàng)新點34-36
- 2 光電離與背景電離實驗研究36-55
- 2.1 第一個APNP-J實驗研究37-41
- 2.2 真空紫外光譜診斷41-45
- 2.3 實驗證明光電離存在性45-47
- 2.4 數值計算光電離產生的種子電荷密度47-50
- 2.5 定量診斷背景種子電荷密度50-52
- 2.6 比較光電離與背景電離52-53
- 2.7 本章小結53-55
- 3 APNP-Js推進重復性研究55-73
- 3.1 脈沖重復頻率影響APNP-Js推進重復性55-58
- 3.2 N_2/O_2影響APNP-Js推進重復性58-62
- 3.3 APNP-Js推進重復性的自然過渡機制研究62-71
- 3.4 本章小結71-73
- 4 APNP-Js“蛇形”推進與背景電荷誘導第三次放電73-94
- 4.1 APNP-Js“蛇形”推進73-82
- 4.2 背景電荷誘導第三次放電(外加電壓為零)82-92
- 4.3 本章小結92-94
- 5 結論94-96
- 6 附錄-本論文所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96-100
- 致謝100-101
- 參考文獻101-114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獲得專利114-11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孝恢,楊頻,溫元凱;電荷分布與物性規(guī)律[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9年01期
2 邱立崇;多原子水分子的電荷分布[J];上海第二醫(yī)學院學報;1982年01期
3 曲成寬;電荷受電場作用力的兩面場觀[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4 肖學雷;線、面模型的電荷“體分布”函數[J];宜春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5 王保祥;;非均勻閉合電路導體內部電荷分布規(guī)律及其應用[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6 黃永順;李子軍;;軸對稱電荷分布非靜態(tài)軸外場的一種計算方法[J];大學物理;2008年05期
7 孫可平;王樹友;王麗芳;;管道輸送粉體粒子起電電荷分布實驗[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8 楊頻;有效鍵電荷及其應用——1.有效鍵電荷[J];科學通報;1977年09期
9 王正行;;裂變電荷分布的準熱力學理論[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1982年04期
10 羅明道;焦庚辛;陳瓊;周光耀;;B_(11)H_(14)~-陰離子電荷分布的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格非;孫可平;李學文;;絕緣液體在管道內流動時管道內壁一側空間電荷分布理論模型研究[A];中國物理學會靜電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湯道坦;柳青;李得天;秦曉剛;楊生勝;;等離子體輻照下的介質表面電荷分布測量研究[A];中國真空學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仇釬;劉宇;任軍學;鐘凌偉;;離子發(fā)動機交換電荷離子分布數值模擬[A];第十四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五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09年
4 孟令一;李啟楷;帥志剛;;尺寸限制及電荷分布對碳納米管水分子填充過程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理論化學方法和應用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5 段曉溪;歐陽吉庭;;表面電荷分布對介質阻擋放電特性的影響[A];第十四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五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09年
6 劉俊;陳希明;劉宇;董會寧;粟俊科;;摻雜對C_(12)H_8N_2電荷分布和成鍵特性的影響[A];2006年全國功能材料學術年會專輯[C];2006年
7 張芝濤;谷建龍;毛程奇;孫健;劉程;;電荷沉積對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特性的影響[A];中國物理學會靜電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楊忠志;趙東霞;宮利東;劉翠;王芳芳;;發(fā)展新一代極化分子力場[A];第十屆全國計算(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茹;張正選;俞文杰;田浩;畢大煒;張帥;陳明;;注硅工藝對埋氧層中陷阱電荷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抗輻射電子學與電磁脈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楊垂柏;王世金;梁金寶;;一類衛(wèi)星深層充電時絕緣材料內部電荷的測量方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八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記者張孟軍;中子其實有電荷[N];科技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國梁;大分子體系從頭算多體展開方法(Many-Body)研究與改進[D];復旦大學;2014年
2 徐良韜;云內反極性電荷結構形成的模擬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5年
3 吳淑群;大氣壓非平衡等離子體射流中種子電荷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4 周春林;高電荷態(tài)離子在玻璃微管中的輸運過程[D];蘭州大學;2012年
5 袁曉娟;導電聚合物無序效應對電荷輸運動力學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2年
6 張亮;均相體系中游離電荷的從頭算動力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張紅強;高電荷態(tài)重離子與金屬固體及其表面相互作用[D];蘭州大學;2010年
8 趙揚鋒;煤巖變形破裂電荷感應規(guī)律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9 崔瑩;高電荷態(tài)離子與固體表面相互作用過程中x-ray發(fā)射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10 楊春燕;同電荷物質促進蛋白質復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曉華;考慮殘余電荷分布非均勻性特快速暫態(tài)精細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2 毛勇;原子電荷對分子間相互作用計算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丁晶潔;高電荷態(tài)離子在固體表面產生納米點以及類金剛石結構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王笑楠;應用ABEEMσπ模型研究氨基酸以及致癌性胺離子相關反應的電荷[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5 徐燕;應用ABEEM/MM浮動電荷分子力場探討Urea(H_2O)_n團簇的性質[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嬌;應用ABEEMσπ模型計算蛋白質電荷分布及并行程序實現[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7 謝克鋒;分子導線的設計及其電荷輸運性質的理論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8 鄭小宏;一維介觀結鏈中的電荷孤子及其控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高文;可視化模擬電荷法應用平臺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3年
10 馬艷偉;應用ABEEM/MM浮動電荷分子力場探討GLY(H_2O)_n(n=1-8)團簇的性質[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大氣壓非平衡等離子體射流中種子電荷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9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jckxbs/25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