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X射線掠入射集光系統(tǒng)設計及加工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軟X射線掠入射集光系統(tǒng)設計及加工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X射線光學系統(tǒng) 掠入射 嵌套結構 玻璃熱彎成形 面形檢測
【摘要】:在地球同步衛(wèi)星軌道以外的深空領域,GPS導航不能發(fā)揮有效作用,X射線脈沖星導航技術是深空定位和導航的主要發(fā)展方向,通過探測三個以上脈沖星的X射線輻射到達航天器的時間,可以實現(xiàn)航天器自主定位和導航。X射線探測裝置所需的光學系統(tǒng)主要用于收集和會聚脈沖星發(fā)出的X射線輻射,從而提高X射線探測系統(tǒng)的探測能力,是脈沖星導航的關鍵技術之一。由于X射線波段特殊的光學特性,光學系統(tǒng)采用基于全反射理論的掠入射反射結構。本文主要研究高靈敏度的掠入射X射線集光系統(tǒng),圍繞該系統(tǒng)的設計優(yōu)化、反射面加工和面形檢測等展開工作。1.在Wolter-I型掠入射系統(tǒng)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根據(jù)應用需求,對單次反射的拋物反射面嵌套結構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詳細分析了各項結構參數(shù)對光學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從而優(yōu)化了結構參數(shù);并對該系統(tǒng)進行了工程應用計算,包括輻條支架結構和反射面面形誤差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2.分析計算了雙錐面嵌套結構和微通道板光學結構的集光性能,分別從有效面積、反射效率、相對光強增益等方面與單次反射的拋物面嵌套系統(tǒng)進行了對比,確定了單次反射的拋物面嵌套系統(tǒng)作為X射線集光系統(tǒng)的優(yōu)勢。3.使用MSC Marc有限元軟件對玻璃反射面在凹面模具中的熱彎成形工藝進行了有限元建模和仿真,模擬了不同升溫速率、成形溫度、冷卻速率對反射面成形結果的影響,優(yōu)化了加工工藝參數(shù);推導了所需反射面面形和模具面形之間的關系,計算出模具的面形補償量;在模具設計和加工的基礎上,使用熱彎成形工藝加工了四分之一圓周的拋物反射面。4.對加工出的拋物反射面進行了表面粗糙度檢測和面形檢測。表面粗糙度RMS值為0.38nm;將面形檢測結果與模具的表面形貌進行對比,得出加工誤差PV值4.7μm,RMS值2.3μm。面形誤差分析表明:模具面形是影響反射面面形精度的主要因素。5.對四分之一圓周的反射面進行了成像實驗,得到成像分辨率為1.48arcmin,結果表明:使用熱彎成形方法加工的超薄基底反射面可以用于脈沖星導航集光系統(tǒng)。反射面面形誤差來源分析及成像實驗為進一步提高反射面面形精度、加工出符合要求的掠入射集光系統(tǒng)奠定了基礎。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434.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平;張覃鑫;鄭無敵;;掠入射低功率密度驅(qū)動Ni-like AgX射線激光的理論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5年12期
2 李順;鞏巖;;掠入射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學學報;2009年08期
3 胡家升,張景和,,王寶林,孫可煦,馬洪良,徐和平;X光掠入射平面反射鏡系統(tǒng)的制備[J];中國激光;1995年04期
4 張國平;張覃鑫;鄭無敵;;掠入射較高功率密度驅(qū)動Ni-like AgX射線激光的理論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6年02期
5 吳小山;張維;林濤;;掠入射X射線散射方法與應用[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童創(chuàng)明;黃澤貴;胡國平;王積勤;;低掠入射時分形粗糙面散射的高階微擾解[J];電波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7 馬軍林;黃澤貴;童創(chuàng)明;;分形粗糙表面掠入射時的全極化指數(shù)計算[J];上海航天;2006年06期
8 崔樹范;掠入射X射線衍射在表面、界面和薄膜材料結構研究中的應用[J];物理;1993年02期
9 何紹堂,陳淵,淳于書泰,彭翰生;一臺高分辨袖珍式掠入射光柵譜儀[J];強激光與粒子束;1990年04期
10 李軍;段書超;黃顯賓;李晶;周少彤;張思群;;六通道掠入射軟X射線針孔照相技術[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徐清;邵涵如;魏向軍;;掠入射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平臺[A];全國第六屆X射線熒光光譜學術報告會與X射線光譜分析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梁永日;楊晶晶;韓志超;;利用同步輻射二維掠入射廣角x-射線散射方法研究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薄膜的結晶取向和結構[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黃澤貴;童創(chuàng)明;王積勤;;高階微擾法求解粗糙表面的低掠入射效應[A];2005'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6年
4 李紅日;王廣甫;梁琨;楊茹;韓德俊;;掠入射質(zhì)子熒光分析技術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2)[C];2008年
5 張吉東;陳劉然;王鵬月;莫志深;謝志元;王利祥;;用掠入射X射線衍射表征共軛聚合物薄膜的真實微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5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6 張吉東;田洪坤;莫志深;;掠入射X射線方法研究退火對聚己基噻吩(P3HT)薄膜的影響[A];中國晶體學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魏向軍;徐清;;鈦/鎳周期性多層膜低溫互擴散的掠入射X射線熒光光譜研究[A];全國第六屆X射線熒光光譜學術報告會與X射線光譜分析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大春;軟X射線掠入射集光系統(tǒng)設計及加工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王永剛;Wolter-I型反射鏡的加工及表面粗糙度檢測[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麗麗;多層嵌套X射線掠入射光學系統(tǒng)設計[D];蘇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86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jckxbs/1286082.html